-
公开(公告)号:CN119904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86235.7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奉建军 , 刘志强 , 周斌 , 温晓凯 , 高红兵 , 杨龙强 , 裴涛涛 , 林元铖 , 肖薄 , 廖凯 , 郑波 , 史宪明 , 杜云超 , 周济兵 , 张雨青 , 陈鹏 , 林钰丰 , 杨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轨式隧道结构缺陷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实时获取隧道内的温度信息,基于温度信息计算预定时间间隔内的温差;实时获取隧道内的振动信息,振动信息包括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若温差或振动幅度或振动频率满足预设条件,则采集隧道内的图像信息,基于隧道内的图像信息,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缺陷识别模型判断隧道结构是否存在缺陷;若存在,则确定缺陷所在的位置并测取缺陷特征参数;基于缺陷特征参数确定修复期限,在修复期限内去往缺陷所在的位置修复缺陷。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提高对隧道缺陷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以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系统设备的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6725.5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斌 , 奉建军 , 林元铖 , 温晓凯 , 刘志强 , 高军 , 高红兵 , 杨龙强 , 裴涛涛 , 杜云超 , 史宪明 , 郑波 , 欧小强 , 郭瑞 , 朱建林 , 刘凯 , 许召强 , 陈洋宏 , 曾荔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形变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隧道变形检测为了精简运算量容易忽略有意义特征点、忽略细节形变的问题,方案要点包括:获取多个区间的隧道点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多个区间的隧道点云数据进行配准拼接,得到完整隧道点云数据;对完整隧道点云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多个切片点云数据;基于改进过滤算法对切片点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对过滤处理后的切片点云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包含细节特征和整体特征的拟合断面;基于多个切片点云数据的拟合断面,分析隧道整体和细节的变形情况;通过过滤处理,精简运算量的同时保留有意义特征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49544.5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寒区隧道防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域实测数据的寒区隧道保温层厚度计算方法,包括S1、选择至少一段寒区隧道作为测试隧道,将测试隧道所在寒区作为研究区;S2、在测试隧道洞内沿纵向间隔设定多个监测点,监测计算所有监测点的年平均气温和年温度振幅;S3、通过数值计算法计算每个监测点保温层铺设厚度;S4、对所有监测点的保温层厚度、年平均气温和年温度振幅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研究区内所有隧道的保温层厚度关于年平均气温和年温度振幅的拟合函数;S5、将研究区内拟建隧道洞口或既有隧道洞内的气温参数代入拟合函数计算获得拟建或既有隧道的保温层厚度。本发明方便更准确计算得到研究区寒区隧道的保温层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6714.1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寒区隧道冻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寒区既有富水隧道环向施工缝背后排水系统的冻融调控方法,通过在既有隧道内安装保温层实现使既有隧道环向排水系统在冻结期先上后下冻结,在春融期先下后上融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施工简单、结构可靠、维护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通过移动防火保温层调控寒区既有隧道施工缝环向排水系统冻融顺序,确保衬砌背后作用较小水压力,排水系统处于畅通、依次冻结或完全冻结状态,避免了因排水系统冻结顺序不一致,特别是下部排水系统先冻结导致冻结堵塞产生水压力,进而避免寒区隧道出现衬砌渗水挂冰冻害现象,为寒区隧道冬季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0334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308611.9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隧道施工缝防排水构造排水性能的现场测试方法,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包括步骤如下:首先沿着隧道环向施工缝布设凹凸防排水板和防水板,在隧道两侧分别布设排水管,且伸入凹凸防排水板与防水板之间的缝隙,在两侧矮边墙处预留试验口;然后预留试验口中分别伸入注水管,每根注水管上分别安装有若干渗压计,每个渗压计分别处于同侧的凹凸防排水管与防水板之间,用于测量;随后进行拱顶注水管的布设,再然后进行现场测试试验,观察临近实验断面的衬砌泄水孔水流变化情况和渗水情况,测出自由水的分布情况。该测试方法旨在通过现场测试,得到隧道环向施工缝防排水性能相关指标,科学评价该措施实际工程应用可能性,指导现场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80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049528.4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E21F17/18 , E21F16/02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排水量的衬砌水压力计算及结构安全预警方法,具体为:实测或计算获取隧道排水盲管相关数据,基于能量守恒方程,得出地下水面与泄水口之间的能量方程,计算绘制泄水孔流量和地下水头关系曲线;以泄水孔实际排水量为计算依据,利用得出的泄水孔流量和地下水头关系曲线,得出该段落作用在衬砌上的最大水压力,结合结构允许水压力计算实现对该段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的判定,并进行结构安全预警。本发明通过监测运营期隧道洞内排水量大小来计算衬砌水压力,结合既有隧道结构允许水压力计算即可实现对该段衬砌结构安全状态进行判定并预警,为隧道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本发明的方法构思新颖,经济适用,使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714381.X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倾层状围岩铁路大断面隧道底隆预判方法,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建设领域,能够提前通过地质情况判断缓倾层状围岩下铁路大断面隧道发生底隆的概率大小:包括步骤采集隧道的现场参数并得出i个影响因素,并取其对应的现场权重值并记为S1、S2、...、Si,组成矩阵S=[S1,S2,...,Si];构建三角模糊数(l,m,u)及其内心值I;得出底隆风险得分F及F的最大值Fmax;并以此得出底隆发生的概率P,发出对应风险预警。本发明能够通过地质情况预判隧道发生底隆的概率大小,从而为设计阶段提前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避免因前期未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在运营期间出现隧道底隆的问题,从而保证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和列车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132872.2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北方吉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富含裂隙水硬岩地层的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采用超前排水降压管、透水混凝土层、径向泄水孔、凹凸排水带、自防水混凝土层形成的结构作为隧道衬砌结构,其与常规单层衬砌结构相比的显著特点:通过上述组合措施,可使隧道开挖围岩表面处于低水头、少水或无水状态,成功避开并解决了富水裂隙围岩条件下,单层衬砌喷射混凝土不能在明水或有压力水头条件下形成稳定强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31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389354.8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结构安全预警的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降雨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隧址区的降雨情况,通过结构内力监测系统采集衬砌结构内力(包括衬砌表面应力和衬砌结构应力),再将降雨量监测系统与结构内力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均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平台,利用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建成降雨参数与衬砌结构内力(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库中的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建立衬砌结构内力(与结构安全度的关系曲线,根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的结构内力变化趋势值,结合结构全寿命曲线,对结构安全性进行预警。本发明保证了隧道的结构安全,为给岩溶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53585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183667.5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包含有排水管、侧水沟、泄水孔和中心水沟,在同一横断面或距离排水下游方向一定纵向间距的两侧侧水沟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两个为一组的横向连通孔,每组横向连通孔通过横向协同工作水管连接使得两侧水沟相连通,在中心水沟两侧壁高度的4/5处顺沟安设纵向协同工作水管,至下游一定纵向距离时将纵向协同工作水管折出中心水沟再横向敷设至侧水沟下缘,然后垂直上敷至侧水沟上的纵向连通孔并接通。本发明充分协调、发挥隧道侧水沟、中心水沟的潜在排水功能,避免或减低或延迟单侧沟满溢或中心沟全部或局部满溢而引起水淹轨道水害发生,充分保障隧道的正常安全运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