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高强钢残余应力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4162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10162933.2

    申请日:2010-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热轧高强钢残余应力消除方法,生产流程包括:(1)对厚度≥8mm的钢卷入缓冷坑缓冷处理;(2)对于厚度<8mm的钢卷进行空冷,钢卷冷却到室温后,进行平整轧制,重新卷取成卷。采用辊式矫直机组对上述进行过处理的高强钢卷进行矫直开平、定尺、横切成钢板。采用辊底式热处理炉对开平的钢板进行去应力退火,消除钢板内应力,出炉后采用堆垛冷却方式进行缓冷,最后用矫直机组进行钢板的矫直,使得高强钢板获得良好的板形稳定性,能够满足用户对高强钢板的平坦度小于等于2mm/m的严格要求。可以利用现有的热处理炉和辊式矫直设备,降低了投资成本和加工成本,缩短了退火处理时间,并可以达到罩式退火的板形改善效果,对于高强钢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种热轧高强钢残余应力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4162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62933.2

    申请日:2010-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热轧高强钢残余应力消除方法,生产流程包括(1)对厚度≥8mm的钢卷入缓冷坑缓冷处理;(2)对于厚度<8mm的钢卷进行空冷,钢卷冷却到室温后,进行平整轧制,重新卷取成卷。采用辊式矫直机组对上述进行过处理的高强钢卷进行矫直开平、定尺、横切成钢板。采用辊底式热处理炉对开平的钢板进行去应力退火,消除钢板内应力,出炉后采用堆垛冷却方式进行缓冷,最后用矫直机组进行钢板的矫直,使得高强钢板获得良好的板形稳定性,能够满足用户对高强钢板的平坦度小于等于2mm/m的严格要求。可以利用现有的热处理炉和辊式矫直设备,降低了投资成本和加工成本,缩短了退火处理时间,并可以达到罩式退火的板形改善效果,对于高强钢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种淬透性预报及生产窄淬透性带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397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87677.X

    申请日:2010-09-19

    Abstract: 一种淬透性预报及生产窄淬透性带钢的方法,主要针对有淬透性要求且以Jominy值评价末端淬火硬度的钢种,包括齿轮钢、调质钢、弹簧钢和轴承钢。本发明将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增量算法结合,以化学成分对参考炉次的成分增量作为输入,以Jominy末端淬火硬度对参考炉次的端淬值增量作为输出,建立基于增量神经网络的淬透性预报模型;根据增量神经网络模型的端淬预测值与端淬目标值的差值,由成分规则库给出各元素成分调整量,并按合金加料模型计算的合金加入量进行加料,实现钢水精炼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在线微调和窄淬透性带控制。应用本发明,可生产出淬透性带宽为4HRC的端淬钢。

    一种齿轮钢的生产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6435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710099353.1

    申请日:2007-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齿轮钢的生产方法,钢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碳0.10~0.35%、硅0.15~0.45%、锰0.60~1.50%、磷≤0.03%、硫≤0.045%、铬0.80~1.50%、钛0.03~0.12%、铝0.01~0.10%、镍0~0.30%、钼0~0.20%、铜0~0.20%、氮0.004~0.015%、铁余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流程包括,转炉初炼→钢包精炼炉精炼或真空脱气炉精炼→连铸→连轧。该方法用转炉替代电炉生产齿轮钢,生产周期短、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并能满足大批量、高质量齿轮钢用户的需求。

    一种多辊矫直机辊缝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865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05712.8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辊矫直机辊缝,属于钢板矫直技术领域,第三矫直辊的辊缝方程如下: k=1+p-p2/2;R=E·t·(1-p)/σs;式中,E为所述带钢的弹性模量,t为所述带钢的厚度、σs为所述带钢的屈服强度,p为所述带钢厚度截面上的塑性变形区比例,本发明适用于在线控制模型开发用,模型简单实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带钢内部残余应力,使得带钢板形质量得到改善,同时降低设备的承载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适合生产现场的热轧钢板残余应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8763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267219.9

    申请日:2012-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生产现场的热轧钢板残余应力计算方法,属于热轧钢板残余应力计算方法技术领域。该计算方法是以对热轧带钢矫直后取样并对所述取样进行切割,使其成为带钢窄条为基础实现的,计算公式为该计算方法中所选用的参数△x、d1和L的测量操作方法简便、技术要求低,E则是由带钢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该计算方法数学模型简单,计算结果直观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