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悬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142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280352.1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所述动力总成悬置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具有安装空腔;减振部,所述减振部以浮动方式配置在所述安装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减振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空腔的内壁面间隔开。由此,通过将减振部以浮动方式配置在安装空腔中,在常规工况下,减振部与悬置支架不接触或轻微接触,几乎不增加悬置的刚度,而且在冲击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100可以表现出较高的Z向刚度,同时不增加X向和Y向刚度,即动力总成悬置100刚度的调校不受X、Y和Z三个方向的刚度比影响,从而在提高车辆冲击平顺性的同时有效地保证车辆的NVH性能。

    动力总成悬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14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80352.1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所述动力总成悬置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具有安装空腔;减振部,所述减振部以浮动方式配置在所述安装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减振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空腔的内壁面间隔开。由此,通过将减振部以浮动方式配置在安装空腔中,在常规工况下,减振部与悬置支架不接触或轻微接触,几乎不增加悬置的刚度,而且在冲击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100可以表现出较高的Z向刚度,同时不增加X向和Y向刚度,即动力总成悬置100刚度的调校不受X、Y和Z三个方向的刚度比影响,从而在提高车辆冲击平顺性的同时有效地保证车辆的NVH性能。

    进气消声器组件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6158895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72473.0

    申请日:2016-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消声器组件以及车辆,进气消声器组件包括:进气管;至少两个支管,所述至少两个支管分别连接在所述进气管上且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共振器,所述共振器连接在所述进气管上且所述至少两个支管分别选择性地连通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共振器。通过合理设置至少两个支管和共振器,使得进气消声器组件可以消除车辆在不同模式下产生的不同频率的噪声,可以提升车辆的NVH性能,可以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

    制件安装结构与燃料电池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9795210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257513.9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件安装结构与燃料电池汽车,本实用新型的制件安装结构用于以构成制件于制件载体上的安装,其包括结构主体和弹性减震部,于结构主体上构造有以与制件载体连接的连接部;而弹性减震部固设于结构主体上,于弹性减震部上设有贯通布置的容纳孔,并于容纳孔中嵌装固定有硬质的制件安装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件安装结构,通过在结构主体上固设弹性减震部,并将制件安装部嵌装固定于弹性减震部的容纳孔中,从而能够有效隔离减弱制件与制件载体之间振动噪声的传递,而能够提高制件的安装效果,进而可有效保证制件的工作性能。

    进气消声装置和结构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4755141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48685.6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进气消声装置和结构以及车辆。所述进气消声装置包括共振腔和与所述共振腔连通的颈部管,所述颈部管设置有截面调整装置,所述截面调整装置能够在所述颈部管的通道内展开和缩回以调整所述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由于颈部管上设置的截面调整装置能够在颈部管的通道内展开减少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以及能够在颈部管的通道内缩回增大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根据Helmholtz共振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声波频率来相应地调节截面调整装置,以改变通道的横截面大小,从而实现较宽频率范围的噪声调节消声,而并不增大进气消声装置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良好地满足同车型不同动力总成的进气消声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