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05566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73622.8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及新能源汽车,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用于构成对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防护,并包括由上下扣合固连于一起的上护板与下护板构成的结构本体,于所述结构本体上的一侧构造有多个以与动力电池包总成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于所述结构本体上的另一侧构造有多个以与承载所述动力电池包总成的汽车中的后副车架总成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可形成对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保护,能够减少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受到损坏的几率。

    变速器及其蓄能器组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4802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06345.0

    申请日:201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及其蓄能器组件,该蓄能器组件包括腔体、活塞、阀芯、第一和第二弹性件、限位结构。腔体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开口,腔体上形成有泄油孔。活塞可移动地配合在腔体内,活塞上设有泄油通道。活塞套设在阀芯的外面且阀芯相对活塞可轴向移动,在腔体的底壁与、阀芯和活塞之间限定出分别与泄油孔和泄油通道的另一端相通的泄油腔。第一弹性件设在腔体内且两端分别止抵在底壁与活塞之间。第二弹性件设在腔体内且两端分别止抵在底壁与阀芯之间。限位结构固定在腔体上,限位结构构造成在活塞朝向底壁移动预定距离时止挡活塞。本发明的蓄能器组件集成安全阀与蓄能器的功能于一身,能够在油压力过大时充分蓄能且同时起到泄压作用。

    一种手动换挡机构及挡位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1268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27209.4

    申请日:2014-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动换挡机构及挡位识别装置,涉及手动挡型汽车技术领域,为解决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述手动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手柄,两端分别与换挡手柄和换挡摇臂连接的换挡软轴,两端分别与选挡手柄和选挡摇臂连接的选挡软轴,位于变速器壳体外的挡位识别装置;其中,挡位识别装置包括: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的拉锁支架,拉锁支架具有换挡软轴孔和选挡软轴孔,检测换挡软轴相对拉锁支架位置的第一传感器,检测选挡软轴相对拉锁支架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信号连接的信息处理器。本发明提供的手动换挡机构及挡位识别装置用于手动挡型汽车中。

    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油路

    公开(公告)号:CN10281801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16294.X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油路,用于实现4AT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控制。它包括油底壳、油泵、主调压阀、锁止阀、冷却器、液力变矩器、换挡阀组件和换挡执行元件,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换挡阀组件包括手动阀、第一换档电磁阀、第二换档电磁阀、第三换档电磁阀、第四换档电磁阀和跛行互锁阀,其中第一换档电磁阀、第三换档电磁阀、第四换档电磁阀为常高压阀,第二换档电磁阀为常低压阀。本发明解决了传统4AT控制油路复杂、单一跛行档位所带来的问题,满足了车辆在高、低速两个跛行档位行驶的要求,提高了各档位之间换档的舒适性和移库换档的平顺性,保证了变速器与行车安全,改善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车载空调出风方向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2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39526.0

    申请日:2023-09-25

    Inventor: 刘晓锋 王伟 李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出风方向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确定车辆启动,且车内有人时,获取车内的温度,判断所述车内的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温度区间,当判断所述车内的温度不处于所述预设温度区间时,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并控制车窗关闭,根据车内人员的分布位置控制所述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其中,所述出风模式包括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所述第一出风模式和所述第二出风模式对应的左右出风叶片的摆动方式不同,以实现车内温度均匀分布的同时,避免车载空调出风口直吹用户带来的不舒适感。

    一种肘枕箱通风盖板控制结构、肘枕箱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099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70750.9

    申请日:2023-06-07

    Inventor: 王伟 刘晓锋 李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肘枕箱通风盖板控制结构、肘枕箱和车辆,肘枕箱通风盖板控制结构包括:开关组件,设置在肘枕箱顶部;驱动组件,其一端与开关组件一端连接;通风盖板,其一端与驱动组件另一端连接,其一侧面与肘枕箱底部的通风孔接触,用于控制通风孔的开度;挡板组件,其一侧面与肘枕箱内壁连接,挡板组件与肘枕箱内壁形成容纳腔,驱动组件与通风盖板位于容纳腔中;当开关组件运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通风盖板在容纳腔中运动。本发明的肘枕箱通风盖板控制结构,即使在肘枕箱内放置有物品时,用户也能便利操作打开或关闭通风孔,使得肘枕箱通风孔状态不会受到肘枕箱内存放物品的影响,提高操作便利性。

    一种茶叶冲泡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84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76221.X

    申请日:2022-11-04

    Inventor: 王伟 刘晓锋 李津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的茶叶冲泡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打开茶盘的第一操作指令,打开茶盘;响应于茶叶冲泡的第二操作指令,将茶盘中的第一目标茶叶添加至茶杯中,对预存储在热水壶中的水进行加热;当检测到热水壶中的水的水温达到第一目标茶叶的水温阈值时,将热水壶中的水输出至茶杯中,并对冲泡时间开始计时;当检测到冲泡时间达到第一目标茶叶的冲泡时间阈值时,生成冲泡完成的第一提示信息;展示第一提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用户的第一操作指令和第二操作指令获取茶叶和对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在茶杯装置检测到压力时开始计时,起到泡茶的作用,以解决车辆空间有限无法用特定的器皿进行泡茶的问题。

    车载茶台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84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71916.9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茶台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车载茶台包括茶台主体,茶台主体包括用于放置烧水壶的第一主体,茶台内部设有茶台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加热启动操作,控制茶台主体为初始状态,根据茶台主体当前的加热温度,控制茶台主体上升至预设茶台高度,检测第一主体的重量值,控制第一主体下降并退回茶台内部。本发明实施例中茶台控制器根据用户的加热启动、关闭操作,实现控制茶台主体分级自动升降移动,避免了由于烧水壶位置离用户较近且不可移动,烧水温度升高和水蒸汽造成乘客不舒适的问题,实现控制茶台主体分级自动升降移动,提高用户使用车载茶台品茶的舒适度。

    一种权限的修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92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0223.7

    申请日:2023-11-22

    Inventor: 王伟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权限的修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确定用户权限集合中的目标功能的使用权限被修改时,获取不同车型的车型权限集合的生效状态;其中,该用户权限集合包括不同的用户角色对多种车辆功能的使用权限,每个车型的车型权限集合包括该车型具备的多种车辆功能的使用权限;该生效状态用于表征该车型权限集合当前是否有效;若该车型权限集合的生效状态为有效状态,则根据修改后的该目标功能的使用权限,更新目标车型的车型权限集合;其中,该目标车型的车型权限集合的生效状态为有效状态。该方法能够避免用户权限集合被修改时触发所有车型的车型权限集合进行刷新,有利于节省后台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