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09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1993.2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B25J9/16 , G01C21/20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运动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运动规划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地图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编码;根据机器人运动模型和编码后的点云数据构建并训练运动规划网络;对运动规划网络进行前向传播,生成知情样本,将知情样本基于采样的RRT规划器中,得到优化后的机器人运动路径;本发明中的方法,机器人将能够更快速地找到安全、高效的路径来完成配送任务,进而加速配送场景下的机器人运动规划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552336.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泊车场景的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轨迹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全局泊车路径;根据车辆状态参数构建整车运动学模型;根据整车运动学模型和全局泊车路径,以泊车所耗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以自动泊车起始点位姿、目标点位姿、行驶车速、整车运动学以及避障安全距离为基本约束参数,构建行驶轨迹优化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方法对行驶轨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局部行驶轨迹;根据优化的局部行驶轨迹实现泊车场景下的完整车辆行驶轨迹优化;本发明提高了在泊车场景下,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23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36326.5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B60T7/12 , B60T8/174 , B60T8/1755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制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DPG深度强化学习的AEB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基于策略网络和值网络构建动作‑评价网络,根据策略网络选择在当前行驶状态下的动作,值网络对选择的动作进行评价;构建基于目标策略网络和目标值网络的目标网络,使用经验回放机制从样本值中随机获取训练样本对策略网络和值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和更新;目标网络根据在当前行驶状态下执行动作‑评价网络选择的动作后状态的评价值和系统的奖励函数更新策略网络;将当前行驶状态输入,通过基于策略网络和值网络构建动作‑评价网络选择最优的动作;本发明采用优化后的制动策略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降低无效油耗,减缓车辆零件老化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56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14120.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B60W30/165 , B60W60/00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自适应巡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考虑感知过程与驾驶员行为的自适应驾驶人跟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数据,以及当前车辆跟驰车辆的运动轨迹数据;基于外界感知扰动,根据当前驾驶员的历史运动轨迹数据估计跟驰车辆的速度以及当前车辆与跟驰车辆间的距离;对当前车辆与跟驰车辆间的距离以及当前车辆行车速度中识别得到驾驶员特征参数;建立基于感知过程和驾驶员行为特征的跟车行为模型,将驾驶员特征参数以及当前车辆的速度作为输入,计算得到跟车距离离散值;本发明在描述个体驾驶人跟驰行为上表现出良好性能,与经典FVD模型预测结果对比的计算平均误差绝对值小于80%,与驾驶人实际跟驰行为的吻合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3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754815.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F18/2433 , F03D17/00 , G06Q50/06 , G06F18/22 , G06F18/27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状态参数重构误差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正常运行的风电机组数据设置监测指标阈值和连续越限时间阈值;将待检测数据经过滑动窗口处理获得增广状态数据矩阵,并对待检测数据进行重构;计算重构误差和监测指标;将计算出的重构误差和监测指标分别与设置的监测指标阈值和连续越限时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数据检测结果;本发明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进行重构,通过重构误差,以及连续越限数,便可通过辨识模型判断运行数据异常状态,计算方便快捷,能够获得较高异常辨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53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42127.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多种泊车场景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搭建整车运动学模型并设计多阶段非线性预测控制模型;设计多阶段非线性预测控制器和设计以车辆起始点位姿、目标点位姿、泊车车速、泊车转向角度、非完整运动学约束以及最小避障安全距离为基本约束的约束函数;将泊车系统约束整合为一个满足多阶段非线性预测控制模型和泊车系统约束的优化控制问题;采用内点法求解优化控制问题,得到最优控制序列,将该序列中的第一列元素应用于车辆底层控制;本发明可以保证泊车时的可控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提高泊车过程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大大优化了自动泊车控制系统的架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54815.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7/1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状态参数重构误差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正常运行的风电机组数据设置监测指标阈值和连续越限时间阈值;将待检测数据经过滑动窗口处理获得增广状态数据矩阵,并对待检测数据进行重构;计算重构误差和监测指标;将计算出的重构误差和监测指标分别与设置的监测指标阈值和连续越限时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数据检测结果;本发明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进行重构,通过重构误差,以及连续越限数,便可通过辨识模型判断运行数据异常状态,计算方便快捷,能够获得较高异常辨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2110.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Q50/06 , G06Q10/04 , G06F8/38 , G06F16/26 , G06F16/28 , G06V40/16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ySide2和MySQL的冷链仓储智能节能平台的实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Modbus协议与机组主控板、温湿度传感器、电能采集模块采集数据,并将其传输至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存储到阿里云RDS MySQL数据库;S2.平台界面设计,使用QT组件规划界面布局,利用PySide2实现UI显示;S3.预测模型构建,基于LSTM和CNN神经网络模型,通过SQL语句远程连接数据库,读取数据并进行未来特征预测,结合融霜决策智能执行;S4.人脸识别功能,通过嵌入YOLOv8n模型实现用户人脸识别,并保存新用户数据。该平台通过自动化管理冷链仓储数据,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未来数据,提高决策准确性,降低风险与成本,达到节能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83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71197.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抵抗恶意数据攻击的V2V通信车辆队列行驶的方法,包括构建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传输的V2V通信模型;基于V2V通信模型接收来自其他车辆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并通过攻击检测模型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检测;若攻击检测模型检测当前车辆未被攻击,则当前车辆基于队列行驶控制器进行控制;若攻击检测模型检测当前车辆被攻击,则当前车辆切换备用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器进行控制。本发明使用卡尔曼滤波进行车辆状态估计和数据检测,在提高精度、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同时,保证了计算效率和系统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0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877508.9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缓冲层烧蚀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箱、烧蚀组件和用于安装铜箔的可调节支撑板,可调节支撑板可转动的安装于试验箱内;多个可调节挡板,用于安装电极,可调节挡板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安装于试验箱内;多个压力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电极对缓冲层试样的压力大小;湿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电极与缓冲层试样相接处的湿度。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拟装置中试样水平铺设的,仅能模拟电缆水平设置时的情况,无法模拟电缆非水平敷设的情况,影响模拟试验数据的参考价值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