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7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4027.3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15/02 , E04G2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建地铁站与既有地铁站零距离垂直帮接的施工方法,施工的具体步骤如下:一种新建地铁站与既有地铁站零距离垂直帮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的具体步骤如下:S1,施工前准备;S2,既有地铁站顶板的围护桩破除,用手风钻在围护桩上进行打孔,通过膨胀剂将砼进行静态涨裂,最后用风镐进行凿除;S3,既有地铁站和新建地铁站顶板部位植筋,在顶板部位安装模板,将需要植入顶板的钢筋加工,在模板上布置钢筋,用钢筋支撑器将钢筋固定在模板上。该方法不仅确保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既有车站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最小化了施工对车站运营和乘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39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459820.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帮接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模型箱;模型箱内设置有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和光纤检测设备;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包括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新建地铁车站上设置有通道拆除组件;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均包括多层新建地铁车站板;既有车站内的新建地铁车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既有车站侧墙。本发明通过设置于模型箱内的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实现了新旧车站一体化,同时在实验数据监测方面采用光纤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其测量值贴近于实际施工情况,偏差较小,能够有效的评估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的帮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59820.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帮接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模型箱;模型箱内设置有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和光纤检测设备;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包括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新建地铁车站上设置有通道拆除组件;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均包括多层新建地铁车站板;既有车站内的新建地铁车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既有车站侧墙。本发明通过设置于模型箱内的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实现了新旧车站一体化,同时在实验数据监测方面采用光纤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其测量值贴近于实际施工情况,偏差较小,能够有效的评估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的帮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7205811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20328106.4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防尘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车站接驳隔音防尘围挡幕墙,包括:隔音防尘板、横向伸缩架、竖向伸缩架、滑轨、顶升装置、滚轮、喷头、水管、蓄水池;隔音防尘板通过滑轨设置在竖向伸缩架上,竖向伸缩架的底部与横向伸缩架连接,横向伸缩架与竖向伸缩架上设有水管,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池连通,水管上设有喷头进行喷雾降尘;在横向伸缩架底部设有滚轮与顶升装置,便于整个隔音防尘幕墙的移动和位置调整。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可以调节高度的隔音防尘板阻断施工噪音的传播,通过喷雾降尘降低扬尘的扩散范围,通过伸缩式钢架减小了装置的体积,便于收纳和携带,通过滚轮和顶升装置实现幕墙的移动,可以应用于不同施工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37832.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环路热管自驱动防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自驱动防冻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环路热管在隧道工程中应用发生部分损坏时,需要强制整个系统停止运行,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环路热管,所述环路热管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隧道的高地温区域的取热段,所述取热段通过输送段连接有设置在隧道低温洞口处的保温防冻段,隧道内高地温区域的二次衬砌层上设置有波纹状取热界面,所述取热段设置在波纹状取热界面上。本发明将高地温取热装置、传输装置和保温防冻装置全部设置在二次衬砌外侧,便于运营期间的检查、维修与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64495.1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寒区高地温隧道自驱动防冻的环路热管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隧道防冻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将环路热管应用到隧道工程中的问题,包括至少一个蒸发装置,蒸发装置外设有高地温模拟机构,蒸发装置内设有液体工质,蒸发装置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长距离管道保温模拟装置,长距离管道保温模拟装置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与蒸发装置的另一端连接,长距离管道保温模拟装置与蒸发装置相连的管道上设有洞口温度模拟装置,管道上均设有压力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洞口温度模拟装置的高度高于蒸发装置的高度。本发明有益于指导大型环路热管系统在寒区高地温隧道洞口自驱动防冻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67996.7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两用式热管降温融雪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道路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对道路进行融雪化冰或散热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连接有散热管路和取热管路,所述取热管路连接有供热装置,所述换热管路、散热管路和取热管路相互连通形成热交换通道,所述热交换通道内设置有换热工质,所述取热管路与换热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散热管路与换热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本发明可实现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完成除雪除冰工作,且可减少沥青材料因温度波动导致沥青材料膨胀或收缩的程度,减少路面裂缝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18372.0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反馈的铁路轨道降温系统及降温方法,属于铁路轨道降温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轨道降温系统需要人工操作,且无法实现自动反馈调节,导致降温效果不佳的问题,根据需降温轨道所处的环境以及降温成本选择降温系统,若具备降温冷源则设置地下冷源降温系统,若不具备降温冷源则设置介质蒸发降温系统;实时监测需降温轨道及与需降温轨道相邻两个机务段轨道的温度;当温度差值大于设定值时自动启动地下冷源降温系统或介质蒸发降温系统;当温度差值小于设定值时自动关闭地下冷源降温系统或介质蒸发降温系统。本发明可实现自动化对需降温轨道进行降温,不需要人工洒水,有效提高了降温效率,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对运行车辆的行车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1607.1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寒区隧道的太阳能与环路热管混合防冻系统及方法,属于隧道防冻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隧道口防冻能源配合不合理,资源利用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太阳能收集装置、太阳能电能储存装置、环路热管系统、全自动反馈温度调控装置和取热防冻装置;所述太阳能电能储存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和取热防冻装置电连接;所述环路热管系统、所述取热防冻装置以及太阳能电能储存装置均与所述全自动反馈温度调控装置电连接。本发明具有供热调控精准,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145523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922848.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属于盾构隧道衬砌浮沉控制结构。一种盾构隧道衬砌浮沉控制结构,包括:多个沿盾构隧道轴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位于隧道衬砌和围岩之间的上垫板和下垫板,上垫板和下垫板的外侧分别与围岩接触,上垫板和下垫板的内侧分别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伸入隧道衬砌内并分别连接有千斤顶。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控制单元共同控制盾构隧道的隧道衬砌上浮和下沉,在安装衬砌管片形成隧道衬砌后,并在注浆前,通过千斤顶的伸缩来控制隧道衬砌的下沉和上浮,确保隧道衬砌的中轴线位于设计中轴线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