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8739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459820.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帮接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模型箱;模型箱内设置有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和光纤检测设备;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包括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新建地铁车站上设置有通道拆除组件;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均包括多层新建地铁车站板;既有车站内的新建地铁车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既有车站侧墙。本发明通过设置于模型箱内的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实现了新旧车站一体化,同时在实验数据监测方面采用光纤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其测量值贴近于实际施工情况,偏差较小,能够有效的评估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的帮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59820.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帮接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模型箱;模型箱内设置有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和光纤检测设备;新旧车站一体模型包括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新建地铁车站上设置有通道拆除组件;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均包括多层新建地铁车站板;既有车站内的新建地铁车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既有车站侧墙。本发明通过设置于模型箱内的新建地铁车站和既有车站接触相连,实现了新旧车站一体化,同时在实验数据监测方面采用光纤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其测量值贴近于实际施工情况,偏差较小,能够有效的评估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车站的帮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7205811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20328106.4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防尘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车站接驳隔音防尘围挡幕墙,包括:隔音防尘板、横向伸缩架、竖向伸缩架、滑轨、顶升装置、滚轮、喷头、水管、蓄水池;隔音防尘板通过滑轨设置在竖向伸缩架上,竖向伸缩架的底部与横向伸缩架连接,横向伸缩架与竖向伸缩架上设有水管,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池连通,水管上设有喷头进行喷雾降尘;在横向伸缩架底部设有滚轮与顶升装置,便于整个隔音防尘幕墙的移动和位置调整。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可以调节高度的隔音防尘板阻断施工噪音的传播,通过喷雾降尘降低扬尘的扩散范围,通过伸缩式钢架减小了装置的体积,便于收纳和携带,通过滚轮和顶升装置实现幕墙的移动,可以应用于不同施工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19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82647.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包括初期支护、防水层、风冷除热层、持力层和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初期支护包括若干根锚杆和喷射的混凝土;初期支护上敷设防水层,位于所述防水层上设置风冷除热层;风冷除热层上设置持力层;在隧道衬砌内部每间隔100m埋设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可实现对衬砌内部温度的监测与控制,具有散热效果好、工艺简单、可操作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1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882647.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包括初期支护、防水层、风冷除热层、持力层和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初期支护包括若干根锚杆和喷射的混凝土;初期支护上敷设防水层,位于所述防水层上设置风冷除热层;风冷除热层上设置持力层;在隧道衬砌内部每间隔100m埋设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可实现对衬砌内部温度的监测与控制,具有散热效果好、工艺简单、可操作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277878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3231364.5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补救盾尾刷失效的避险装置,其包括盾尾和管片,盾尾与管片之间的盾尾空隙内设置有沿纵向依次安装在盾尾的至少两个盾尾刷,且相邻盾尾刷之间形成油脂密封腔,位于盾尾空隙内盾尾刷的一侧安装有封堵板,封堵板与邻近的盾尾刷形成应急密封腔,封堵板与用于向应急密封腔输送油脂以分担外部水土压力的油脂输送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施工方便,依靠应急密封腔内油脂的柔性缓冲与密封作用以及后方刚性封堵板的有力阻挡,建设多层防线,及时、高效的应对盾尾刷失效后涌水涌泥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