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7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877887.2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其包括模型箱、设置在模型箱中的隧道模拟组件和桩基托换模拟组件、以及设置在桩基托换模拟组件上的检测组件;桩基托换模拟组件包括横梁结构、两根第一桩基和第二桩基;横梁结构包括混凝土横梁和设置在混凝土横梁的两端为铁块;第一桩基包括设置在模型箱中的第一混凝土桩基和设置在第一混凝土桩基上且与铁块垂向方向配合的第一电磁铁;第二桩基包括设置在模型箱中的第二混凝土桩基和设置在第二混凝土桩基上且与铁块水平方向配合的第二电磁铁。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77887.2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试验装置,其包括模型箱、设置在模型箱中的隧道模拟组件和桩基托换模拟组件、以及设置在桩基托换模拟组件上的检测组件;桩基托换模拟组件包括横梁结构、两根第一桩基和第二桩基;横梁结构包括混凝土横梁和设置在混凝土横梁的两端为铁块;第一桩基包括设置在模型箱中的第一混凝土桩基和设置在第一混凝土桩基上且与铁块垂向方向配合的第一电磁铁;第二桩基包括设置在模型箱中的第二混凝土桩基和设置在第二混凝土桩基上且与铁块水平方向配合的第二电磁铁。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4027.3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15/02 , E04G2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建地铁站与既有地铁站零距离垂直帮接的施工方法,施工的具体步骤如下:一种新建地铁站与既有地铁站零距离垂直帮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的具体步骤如下:S1,施工前准备;S2,既有地铁站顶板的围护桩破除,用手风钻在围护桩上进行打孔,通过膨胀剂将砼进行静态涨裂,最后用风镐进行凿除;S3,既有地铁站和新建地铁站顶板部位植筋,在顶板部位安装模板,将需要植入顶板的钢筋加工,在模板上布置钢筋,用钢筋支撑器将钢筋固定在模板上。该方法不仅确保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既有车站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最小化了施工对车站运营和乘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4393.4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断层非一致激励作用的高地应力地震边坡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振动台主台、移动台、第一主动箱、第二主动箱、断层活动模拟箱、反力架、应力加载组件和多角度顶推机构,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分别固定于振动台主台和移动台上,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之间通过断层活动模拟箱连接,第一主动箱顶部和第二主动箱顶部均设有反力架,反力架上设有竖直土压加载组件,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上均设有水平土压加载组件,第一主动箱上设有边坡土压加载组件,多角度顶推机构设于振动台主台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模拟边坡在受到三维高地应力场、断层错动和模拟地震产生的非一致激励三者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失稳和变形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07347.7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不同净距隧道施工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第一隧道孔、第二隧道调节孔,每处第二隧道调节孔上设置有第二隧道平移块,两处第二隧道平移块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隧道孔;第二隧道平移块底部设置有齿条部,齿条部下方设置有平移驱动机构,第二隧道调节孔的上下侧均设置有轴杆滑动槽,每处轴杆滑动槽内设置有两处滑动轴杆。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可以通过试验模拟得到近接隧道最优净距,能够实现近接隧道施工期或运营期长期研究。本发明可以试验第一隧道、第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规律,为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43640.X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应力智能加载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施加地应力场的执行件和控制系统,施加地应力场的执行件包括试验模型箱内部四周的水平土压加载油缸,以及加载板顶部的竖向土压加载油缸;施加地应力场的控制系统为连接所有油缸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验加载时,根据实际工程条件计算与勘探获得的地应力数据,操作计算机控制系统独立控制水平土压加载油缸与竖向土压加载油缸对加载板施加力,实现水平土压与竖向土压的加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现场使用方便的地应力智能加载控制技术,实验者可灵活调整控制系统,达到在室内模型试验施加准确地应力的工程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1719.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量扩挖间隙的盾构卡机监测及预防装置,包括设置在盾构盾壳内部且用于监测扩挖间隙变化对的监测机构以及设置在盾构盾壳内部且用于预防盾构发生卡机的预防机构;监测机构包括壳体以及通过滚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的监测组件,监测组件的金属探头伸出盾构盾壳外侧并与围岩接触。该装置根据弹簧压缩量来反映扩挖间隙变化的监测设备,还可通过自带的土压力传感器对盾壳表面的土压力进行测量,当测量数据达到规范规定的阈值时,可通过盾构机盾尾处的支撑组件人为暂停盾构的掘进并保持隧道周边的扩挖间隙尺寸,保证开仓换刀作业具有足够的时间,操作可靠,使用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62172.8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层隧道衬砌结构,涉及高铁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于拱顶上的一次初期支护拱,一次初期支护拱朝向地层的一侧均匀间隔固定有呈辐射状分布的锚杆,一次初期支护拱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平行于拱墙的导坑填充墙延伸到拱墙根,导坑填充墙的底部通过桩基础固定于基岩上;一次初期支护拱与导坑填充墙的内侧固定有两端延伸到拱墙根的二次初期支护拱,二次初期支护拱与仰拱的内侧固定有二次衬砌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深厚软弱地层中修建的隧道支护困难、容易产生沉降和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40645.7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区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隧道结构安全评价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隧道结构的安全评价指标;根据安全评价指标在预设的安全等级内随机生成若干个样本,得到构造样本集;将各安全评价指标在安全等级下的最不利基准值进行组合,得到极限样本集;基于群体决策、AHP算法、基于熵权法、CRITIC法和博弈论计算各安全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基于TOPSIS决策方法和组合权重判断各第二接近度数值所在量化区间,得到训练样本集;根据训练样本集训练预设的极限学习机,得到安全评价模型,将待评价的隧道结构的样本数据输入安全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得到安全评价结果。本发明提高了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662172.8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层隧道衬砌结构,涉及高铁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于拱顶上的一次初期支护拱,一次初期支护拱朝向地层的一侧均匀间隔固定有呈辐射状分布的锚杆,一次初期支护拱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平行于拱墙的导坑填充墙延伸到拱墙根,导坑填充墙的底部通过桩基础固定于基岩上;一次初期支护拱与导坑填充墙的内侧固定有两端延伸到拱墙根的二次初期支护拱,二次初期支护拱与仰拱的内侧固定有二次衬砌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深厚软弱地层中修建的隧道支护困难、容易产生沉降和变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