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连接堆叠式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域的互连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06607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457257.2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堆叠式晶体管结构在上晶体管和下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域之间具有导电互连。在一些实施例中,互连至少部分地由沉积在上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域中的高掺杂外延材料提供。在这种情况下,从上晶体管的沟道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的暴露部分或与上晶体管的沟道区域相邻的半导体材料的暴露部分施加外延材料,并且该外延材料向下延伸到凹陷部中,该凹陷部暴露下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接触部结构。外延源极/漏极材料直接接触下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接触部结构,以提供互连。在其他实施例中,仍然从沟道区域的暴露半导体材料或邻近沟道区域的暴露半导体材料施加外延材料且该外延材料向下延伸到凹陷部中,但无需接触下接触部结构。相反,含金属的接触部结构穿过上源极/漏极区域的外延材料并接触下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接触部结构。

    具有超薄金属硫族元素阻挡材料的集成电路互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446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150122.5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集成电路互连结构包括具有阻挡材料的互连金属化特征,该阻挡材料包括金属和硫族元素。硫族元素的引入可以在给定的阻挡材料层厚度下随着阻挡层厚度的增大而改善扩散阻挡特性。可以以最小厚度沉积阻挡材料,诸如TaN,并且在一种或多种填充材料沉积在阻挡材料之上之前或之后以硫族元素对阻挡材料进行掺杂。在热处理期间,移动的硫族元素杂质可在阻挡材料内的区域内聚集至足够高的浓度以使阻挡材料的至少一部分转换为金属硫族化物层。金属硫族化物层可以比阻挡层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大的结晶度。

    用于集成电路中低电阻过孔的具有区域选择性粘附或阻挡材料的互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446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170788.7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集成电路互连结构包括具有衬垫材料的互连金属化特征,所述衬垫材料在填充金属和介电材料之间具有较大的厚度,并且在填充金属和下级互连金属化特征之间具有较小的厚度。衬垫材料可实质上不存在于填充金属与下级互连金属化特征之间的界面。在过孔底部处的厚度减小的衬垫材料可以减小过孔电阻和/或便于使用可以增强互连结构的可缩放性的高阻抗衬垫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区域选择性原子层沉积工艺将衬垫材料沉积在介电表面上。对于单镶嵌实施方式,过孔和金属线两者都可以包括选择性沉积的衬垫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