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92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60278.7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255/50 , C07C255/54 , C07C255/52 , C07C25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苯甲腈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氧气氛围下,使用铜试剂为媒介,以苯乙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乙腈与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来合成苯甲腈类化合物。该方法的原料苯乙酸及其衍生物廉价易得,反应在绿色环保的氧气氛围下进行,所使用的混合溶剂中的乙腈不仅可以用作溶剂,还可以作为有机氰基化试剂,避免了配体、酸、碱、过氧化物、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的使用;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60292.7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67/08 , C07C69/78 , C07C51/08 , C07C63/06 , C07D307/58 , C07D333/32 , C07C63/70 , C07C201/12 , C07C205/57 , C07C65/21 , C07C69/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08 , C07C51/08 , C07C201/12 , C07D307/58 , C07D333/32 , C07C69/78 , C07C63/06 , C07C63/70 , C07C205/57 , C07C65/21 , C07C69/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苄腈类化合物与醇或酚类化合物为原料,以廉价易得的铜为催化剂,以绿色环保的氧气为氧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高产率和高转化率地合成了苯甲酸酯类化合物。该方法的原料之一不仅可以来源于醇类化合物,而且也可以来源于酚类化合物,大大拓宽了底物的范围,解决了绝大多数方法对官能团的适应性不广,同时需要特定的反应条件,如:借助昂贵的过渡金属做催化剂;使用有毒试剂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35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60340.5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09/42 , C07D47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42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促进的3-氰基取代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铜试剂为媒介,以吲哚类化合物、四甲基乙二胺(TMEDA)和乙腈为原料合成3-氰基取代吲哚化合物。该方法的优点:原料廉价易得,采用四甲基乙二胺和乙腈作为氰基来源,避免了毒性较大的氰化物的使用,不使用配体、酸、碱、过氧化物、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操作简单,条件适中,产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1353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288881.6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01J31/22 , C07F1/08 , C07C33/32 , C07C29/34 , C07C33/48 , C07C205/19 , C07C201/12 , C07C49/248 , C07C45/68 , C07C69/78 , C07C67/343 , C07D2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不对称共轭二炔烃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该催化剂催化两种不同的末端炔烃交叉偶联反应,能够高选择性和高产率地制备不对称共轭二炔烃类化合物。该催化剂的合成具有原料廉价、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易操作等特点。该催化剂能够高效的催化两种不同的末端炔烃交叉偶联反应,使该反应能够在空气下进行,无需贵重金属、无需对炔烃预官能团化、无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适用性广,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02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262112.9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B37/04 , C07C33/30 , C07C33/28 , C07C33/48 , C07C29/32 , C07C215/68 , C07C213/08 , C07D333/16 , C07C69/76 , C07C67/293 , C07F7/08 , C07C13/19 , C07C2/38 , C07C255/50 , C07C253/30 , C07C43/215 , C07C43/23 , C07C41/30 , C07C217/80 , C07C211/44 , C07C209/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两种不同的末端炔烃为原料,以铜为催化剂,合成不对称共轭二炔烃类化合物。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铜为催化剂,反应在空气下进行,无需贵重金属和添加剂、无需对炔烃预官能团化、无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适用性广,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1353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288881.6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01J31/22 , C07F1/08 , C07C33/32 , C07C29/34 , C07C33/48 , C07C205/19 , C07C201/12 , C07C49/248 , C07C45/68 , C07C69/78 , C07C67/343 , C07D2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不对称共轭二炔烃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该催化剂催化两种不同的末端炔烃交叉偶联反应,能够高选择性和高产率地制备不对称共轭二炔烃类化合物。该催化剂的合成具有原料廉价、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易操作等特点。该催化剂能够高效的催化两种不同的末端炔烃交叉偶联反应,使该反应能够在空气下进行,无需贵重金属、无需对炔烃预官能团化、无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适用性广,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87683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59156.9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7C255/54 , C07C255/60 , C07C255/52 , C07C255/34 , C07D20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促进的芳香腈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在氧气氛围下,以芳香甲醛和有机氰化试剂为原料合成芳香腈类化合物。该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铜试剂,反应在氧气下进行,无配体、酸和碱、过氧化物、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34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60379.7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255/50 , C07C255/54 , C07C255/52 , C07C25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芳香甲醇制备芳香腈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氧气氛围下,使用铜试剂,以芳香甲醇和有机氰化试剂为原料,乙腈与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来合成芳香腈类化合物。该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和铜试剂,反应在氧气氛围下进行,不使用配体、酸、碱、过氧化物、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7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6066.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39/90 , C07D401/04 , C07D239/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90 , C07D239/88 , C07D239/91 , C07D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3H)-喹唑啉酮的绿色合成方法。本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磷酸或亚磷酸为催化剂,反应体系使用水或有机溶剂/水为溶剂,以β-二酮酯类化合物和2-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为反应底物合成4(3H)-喹唑啉酮衍生物。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和原料廉价易得,反应在氮气或空气下均可进行,无需氧化剂、金属、无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所得目标产物易分离、产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4758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09725.5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39/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2-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与β-二酮化合物为原料,以磷酸或亚磷酸为催化剂,来合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无机酸为催化剂,反应在氮气或空气下均可进行,无需氧化剂、金属、无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