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724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436607.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活性改造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并通过该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一株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的eMAT突变体。该突变体比酶活从野生型eMAT的1.82U/mg增加至4.15U/mg。与已报道的303位突变进行组合突变,获得的突变体相比于SEQ ID NO.1编码的eMAT催化活性提高,从而能够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使1mM底物完全转化的时间提前5min。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51552.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氨甲酰妥布霉素生产菌株发酵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对产氨甲酰妥布霉素菌株发酵过程的培养基做了改进,改进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有葡萄糖异构化产物,或者使用葡萄糖异构化产物部分替代原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使用本方法后,同一菌株氨甲酰妥布霉素摇瓶发酵产量从原来的3.5g/L提高到3.91g/L,提高了11.7%。本发明在微调发酵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基本不增加额外的发酵成本的同时提高氨甲酰妥布霉素的发酵产量,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06223.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24‑表麦角固醇真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将甾醇Δ24(28)还原酶DWF1基因或其突变体基因重组表达到产麦角固醇的真菌体内,构建得到合成24‑表麦角固醇的菌株;通过DWF1的定向进化提高其在真菌中对非天然底物24(28)‑脱氢麦角固醇的还原能力,结合高密度发酵,24‑表麦角固醇的产量提高至841.2mg/L;采用增强酯化、水解从而提升甾醇平衡的合成生物学策略,提高真菌内向24‑表麦角固醇的代谢流,并优化DWF1、ACC1基因的启动子、过表达ERG5,提高24‑表麦角固醇在甾醇中的比例,结合高密度发酵,使24‑表麦角固醇的产量提高至2.76g/L。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89879.X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2R,23R)‑22,23‑双羟基‑7‑脱氢菜油甾醇及其制备方法,(22R,23R)‑22,23‑双羟基‑7‑脱氢菜油甾醇((22R,23R)‑22,23‑diOH‑Δ7‑campesterol)如结构式(I)所示,(22R,23R)‑22,23‑双羟基‑7‑脱氢菜油甾醇,可作为芸苔素甾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的化学合成前体。本发明还提供了结构式(I)所示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合成该新化合物的菌株。所得菌株可以高产该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058977.4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氨甲酰妥布霉素产量的方法及生产菌株,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通过敲除Streptoalloteichus tenebrarius基因组中妥布霉素合成基因簇区域内编码Lrp/AsnC家族转录调控因子的tobR基因,并且采用组成型强启动子过表达TobR直接作用的TauD/TfdA家族氧化酶的编码基因tobO,获得一株组合突变菌株,其氨甲酰妥布霉素发酵产量明显提高。该组合突变菌株的氨甲酰妥布霉素摇瓶发酵水平达到3.76g/L,比出发菌株的2.64g/L提高了42.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S.tenebrarius中失活tobR基因的同时过表达tobO基因,构建得到氨甲酰妥布霉素高产菌株,用该菌株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培养基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氨甲酰妥布霉素发酵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33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436026.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突变体是将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65位、第104位、第186位进行单点、双点或三点突变而获得。与野生型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相比,该突变体在10mM底物反应体系中SAM最终积累量增加1.06mM。同时,该突变体比酶活相比于野生型eMAT增加3.3倍,为6.02±0.22U/mg。这进一步为SAM的酶法制备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分子改造改善酶的产物抑制现象提供了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172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36607.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活性改造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并通过该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一株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的eMAT突变体。该突变体比酶活从野生型eMAT的1.82U/mg增加至4.15U/mg。与已报道的303位突变进行组合突变,获得的突变体相比于SEQ ID NO.1编码的eMAT催化活性提高,从而能够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使1mM底物完全转化的时间提前5min。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36026.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突变体是将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65位、第104位、第186位进行单点、双点或三点突变而获得。与野生型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相比,该突变体在10mM底物反应体系中SAM最终积累量增加1.06mM。同时,该突变体比酶活相比于野生型eMAT增加3.3倍,为6.02±0.22U/mg。这进一步为SAM的酶法制备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分子改造改善酶的产物抑制现象提供了思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