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7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677668.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与酶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手性中间体的技术领域。醇脱氢酶突变体具有如SEQ ID NO.2‑SEQ ID NO.6任一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醇脱氢酶突变体能够在12h内转化的底物2‑氯‑1‑(3,4‑二氟苯基)乙酮浓度达到500g/L以上,并且产物(S)‑2‑氯‑1‑(3,4‑二氟苯基)乙醇的ee值达到99%以上,同时底物转化率接近100%,极大地提高了在工业应用上使用生物催化法制备(S)‑2‑氯‑1‑(3,4‑二氟苯基)乙醇可转化的底物浓度,并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此外,使用表达该突变体的重组菌催化手性醇的生物还原不需要额外添加NAD+,进一步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7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37210.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分案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脂肪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通过多序列比对和二硫键预测结果,对米根霉脂肪酶ROL进行热稳定性改造,大幅度的提高了米根霉脂肪酶ROL的热稳定性,同时,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热稳定性提高的原理进行了分子层面的解释。本发明提供的脂肪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显著提升,再结合其本身具备的高Sn‑1,3选择性,使其更具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34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89216.8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K14/245 , C12N15/31 , C12P7/18 , C12N1/2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环腺苷酸受体蛋白突变体、基因工程菌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大肠杆菌的环腺苷酸受体蛋白(CRP)112位氨基酸I突变为L、127位T突变为G、144位A突变为T获得CRPG菌株,与ptsG基因敲除的ΔptsG方案组合应用于生产木糖醇的大肠杆菌,菌株彻底消除CCR效应,大幅提高木糖醇浓度和生产效率,同时提高其对水解液原料中毒物和抑制因子的耐受性,直接利用离子交换前的半纤维素水解液高效生产木糖醇,简化原料处理工艺,减少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01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091739.7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糖还原酶突变体、基因工程菌及在生产木糖醇中的应用。所述木糖还原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对木糖还原酶进行了8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降低了其催化阿拉伯糖为阿拉伯糖醇的活性,提高了其转化木糖醇的选择性,生物转化产物中副产物阿拉伯糖醇已经检测不到,本发明可使生物转化生产木糖醇下游的分离步骤简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木糖醇产品的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3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47764.X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8 , C12P13/04 , C12Y403/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苏氨酸脱氨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突变体是将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14位、323位、344位、449位和510位氨基酸进行单点突变或多点突变获得的。与野生型苏氨酸脱氨酶相比,本发明苏氨酸脱氨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可以大大提高工业化生产中苏氨酸脱氨酶的使用寿命。其中,G323D/F510L/T344A突变体应用于L-2-氨基丁酸的生产,可以使L-苏氨酸转化率达到99%,NAD+添加量降为0.04g/L,这为L-2-氨基丁酸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67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4607.5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糖醇基因工程生产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木糖醇基因工程生产菌,由大肠杆菌W3110经基因组改造得到,原始大肠杆菌W3110基因组中的ptsG、xylAB和ptsF均替换成木糖还原酶基因XR;还包括基因组中pfkA、pfkB、pgi、sthA中的至少一个替换成XR。本发明以大肠杆菌W3110为出发菌株,将基因组中的相应基因均替换成XR,木糖还原酶得以高效表达,同时通过阻断木糖的代谢和木糖醇的磷酸化,提高对木糖的利用,并且通过阻断或减少EMP途径葡萄糖代谢通量强化NADPH再生,为木糖还原酶还原木糖生成木糖醇提供必需的辅酶NADPH,极大提高基因工程菌转化木糖生产木糖醇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0220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372718.8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淀粉为原料制备葡萄糖‑1‑磷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编码葡聚糖磷酸化酶的基因经稀有密码子优化后连接到pET‑28a(+)质粒上,构建重组质粒pET‑28a‑GP,再转化到E.coliBL21(DE3)中,构建重组菌,诱导表达所得重组菌;(2)将诱导表达后的重组菌离心、收集菌菌体,制备重组葡聚糖磷酸化酶纯酶液;(3)将所得重组葡聚糖磷酸化酶纯酶液加入淀粉与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中,75‑90℃下反应,得葡萄糖‑1‑磷酸。采用本发明方法,底物转化率可达67.6%。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直接利用普通淀粉,与现有的G‑1‑P生产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普通淀粉为原料,大幅降低G‑1‑P生产的原料成本,为G‑1‑P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0994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32914.9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生物素合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B. subtilis 168中bioW基因序列和S. cerevisiae ZJU001中S‑腺苷‑L‑蛋氨酸(SAM)合成酶(sam2)基因序列来促进两段生物素操纵子基因bioBFHCD和bioA对生物素的合成。通过本发明,获得的基因工程菌具有高效合成生物素的能力,在以庚二酸为底物的培养基中进行补料发酵时生物素产量可以达到417mg/L,是原始大肠杆菌的200倍,产率达到10.4mg/(L·h)。
-
公开(公告)号:CN104817619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98097.6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化合物及其应用,该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JU007 CGMCC NO.4140获得先导化合物Chlorotetaine,并以药物输送过程为理论依据,进行同源建模构建小分子肽转运蛋白的虚拟结构,通过小分子肽转运蛋白的虚拟结构对先导化合物Chlorotetaine的结构进行优化,获得了新的具有抗真菌能力的三肽化合物,该化合物不仅能抗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鲁氏假丝酵母和拟多形假丝酵母等假丝酵母类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达0.81μg/mL;还能抗黑曲霉等曲霉属真菌,最低抑菌浓度达1.63μg/mL。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01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54931.0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环内酯类化合物Macrolactins在抑制假丝酵母中的应用。大环内酯类化合物Macrolactins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星形念珠菌、近平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乳酒念珠菌或解脂念珠菌等假丝酵母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中,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烈。本发明为治疗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