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07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81507.3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C12N11/02 , C12N11/04 , C12N9/16 , C12N9/04 , C12N9/08 , C08J3/075 , C08L89/00 , C08K5/13 , C08K5/0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定化酶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制成多种形态的生物酶固定介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酶的介质,包括丝素蛋白和原儿茶醛;所述丝素蛋白和原儿茶醛的质量比为(10~30):(0.06906~172.65)。本发明的生物酶固定介质成分简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而且能够较好的解决现有固定介质导致酶活降低的问题,可以固定不同种类的酶,提高酶的循环稳定性和温度耐受能力,并且该固定介质可制成多种形态,如涂层、薄膜、水凝胶和微球等,能在不同材料表面稳定结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另外,本发明的生物酶固定介质的生物相容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783.3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荧光传感器蛋白设计方法及其产品和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荧光传感器蛋白设计方法的特征是,蛋白的变构结构域两端的氨基酸距离在10Å以下,距离变化在2Å以上。基于该设计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荧光传感器蛋白及其基因、重组表达载体、转化体和荧光传感器及高通量实时检测胞内代谢产物的方法,荧光传感器蛋白包括变构后的甾醇O‑酰基转移酶和循环荧光蛋白cpEGFP;变构后的甾醇O‑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循环荧光蛋白cpEGFP具有如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荧光传感器蛋白应用于胞内固醇类物质的浓度检测,检测更为实时,为相关代谢流的解析提供更为精准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19380.1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上海泓博尚奕药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N9/04 , C12N15/53 , C12N15/70 , C12N15/81 , C12N1/21 , C12N1/19 , C12P7/22 , C12P41/00 , C12R1/19 , C12R1/865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酮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合成(R)‑1‑(2,6‑二氯苯基)乙醇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酮还原酶突变体,所述酮还原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是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发生突变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突变至少包括如下突变位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第147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亮氨酸,第190位的酪氨酸突变为脯氨酸,第196位的缬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该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的酶在催化2’,6’‑二氯苯乙酮转化为(R)‑1‑(2,6‑二氯苯基)乙醇的过程中活性和选择性均有提高,使得整个过程效率高,成本低,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7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381316.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菜心BrAK3基因的互作蛋白BrHIS4,其受高温胁迫显著诱导表达,在酵母中超表达BrHIS4单基因或BrAK3和BrHIS4双基因均增强了酵母细胞耐高温的能力。在高温下沉默菜心BrHIS4单基因或BrAK3和BrHIS4双基因,沉默植株萎蔫程度加重,细胞膜稳定性降低,抗氧化能力减弱,表明BrHIS4可单独或通过与BrAK3互作形成模块增强菜心的高温抗性。本发明结果对于研究应答高温信号的机制积累基础理论,也为培育耐热菜心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43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091123.0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AD(H)辅因子循环系统合成D‑木糖醇的方法及其专用工程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用于合成D‑木糖醇的工程菌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受体菌同时表达NAD(H)依赖型的D‑木糖还原酶和NAD(H)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得到用于合成D‑木糖醇的工程菌株。本发明对于D‑木糖醇的生产来说,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4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073991.6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苏州仁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酮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S1.将乳酸乙酯和乳酸脱氢酶混合,加入磷酸缓冲液,振荡,灭酶,即得混合溶液;S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乙醇脱氢酶粗酶液,振荡,灭酶,精馏,即得丙酮酸乙酯。通过乳酸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两步法脱氢制备的丙酮酸乙酯,得率与纯度均有所提升,为工业化生产丙酮酸乙酯提供了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0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938078.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普伐他汀的橘青霉菌株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橘青霉进行代谢工程改造,异源表达P450酶催化模块,构建一步发酵产普伐他汀的橘青霉菌株,并且为了解除还原力供应不足,过表达NADPH相关基因,强化胞内还原力供应,进一步提高普伐他汀的产量。橘青霉作为美伐他汀工业生产菌株,发酵工艺成熟,产量更高,产物成分单一、杂质少且信息明确,有利于产业化应用,因此以橘青霉为底盘细胞构建的一步发酵产普伐他汀的细胞工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5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436499.1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酶利用率的蛋白质囊泡聚集体的构建方法,包括:通过在蛋白质囊泡构筑基元中引入葡聚糖,完成蛋白质囊泡的糖基功能化;采用经典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硅烷偶联剂与4‑甲酰基苯硼酸顺序进行氨基与苯硼酸基团修饰,得到苯硼酸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基于利用苯硼酸与多糖的生物正交反应,使得苯硼酸接枝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充当连接剂从而形成蛋白质囊泡聚集体;通过这种结构阻碍负载酶的蛋白质囊泡通过小孔径毛细管,使其留在重力流空柱中并进行多次酶催化反应。本发明酶催化反应高效专一,灵活可控,并且采用蛋白质膜包覆的方式负载酶,在极大保证酶的可逆催化活性前提下,酶的利用率提升高达3倍。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7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81901.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河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R)‑4‑氯‑3‑羟基丁酸乙酯生产能力提高的醇脱氢酶突变体,通过对醇脱氢酶的活性中心、底物通道及远端热点进行半理性设计改造后,将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的第151、215、167位进行组合突变得到突变体W151F/F215Y/S167A,获得一种(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合成能力进一步增强的突变酶。最优突变体W151F/F215Y/S167A的比酶活是野生型的4.55倍,本发明醇脱氢酶突变体的应用对于绿色高效制备(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7919.0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烯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催化制备布瓦西坦合成中间体的用途。本发明烯还原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突变体与羰基还原酶K1、葡萄糖脱氢酶组成的复合酶,能够以化合物5‑羟基‑4‑正丙基‑2‑呋喃酮为底物,还原双键与脱除羟基,得到化合物(R)‑4‑丙基二氢呋喃‑2(3H)‑酮,催化所得(R)‑4‑丙基二氢呋喃‑2(3H)‑酮的ee值达93.0%,并能进一步通过非对映异构体结晶得到ee值>99.8%的(R)‑4‑丙基二氢呋喃‑2(3H)‑酮,可用于布瓦西坦关键中间体(R)‑4‑丙基二氢呋喃‑2(3H)‑酮的高效、绿色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