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15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1217005.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1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69 , H01M10/663 , H01M10/633 , H01M10/617 , H01M10/656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车辆,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电池换热器和膨胀结构,电池换热器包括第一电池子换热器和第二电池子换热器,膨胀结构包括第一膨胀阀,第一电池子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膨胀阀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与进口其中之一连通,第二电池子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膨胀阀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与进口中另外一者连通;其中,第一电池子换热器和第二电池子换热器分别与电池组件的不同区域对应,使得电池组件的其中一区域进行加热,另外一区域进行冷却。该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电池热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匹配电池组件各局部的冷/热负荷需求差异,减小电池组件温差,提升电池性能,保护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841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7005.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1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69 , H01M10/663 , H01M10/633 , H01M10/617 , H01M10/656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车辆,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电池换热器和膨胀结构,电池换热器包括第一电池子换热器和第二电池子换热器,膨胀结构包括第一膨胀阀,第一电池子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膨胀阀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与进口其中之一连通,第二电池子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膨胀阀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与进口中另外一者连通;其中,第一电池子换热器和第二电池子换热器分别与电池组件的不同区域对应,使得电池组件的其中一区域进行加热,另外一区域进行冷却。该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电池热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匹配电池组件各局部的冷/热负荷需求差异,减小电池组件温差,提升电池性能,保护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21176461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2454522.6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33 , H01M50/24 , H01M10/42 , B60L5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一种电池托盘、电池包及电动汽车,电池托盘包括电池托盘本体和除湿膜;除湿膜固定于电池托盘本体的内壁,且与电池托盘本体的底面呈夹角设置;除湿膜远离电池托盘本体的表面具有亲水区和位于亲水区下方的疏水区,在原有的电池托盘内设置除湿膜,结构简单,成本低,除湿膜可适用多种结构的电池托盘;除湿膜设置在电池托盘内,可以加速水蒸气凝结,并引导水离开高压区域,可有效降低电池托盘内湿度,进而能够为放置于电池托盘内的电芯提供低湿度的环境;其中除湿膜中具有亲水性的亲水区作为水凝结的成核点,具有疏水性的疏水区加速水珠的滑落,除湿膜可加速冷凝水的收集,有效减少电池内散落的冷凝水,降低电池内部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00228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1703985.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F3/00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热器的直冷板、换热器及动力电池包,该直冷板包括设于其内部的多个换热流道,每个换热流道包括一个供制冷剂进入的进口和一个供制冷剂流出的出口;其中,至少一个换热流道围设于其他换热流道的周向;每个换热流道于直冷板形成一个换热单元,该换热单元用于电池不同温度区域的换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直冷板能够针对电池不同温度区域的冷却和/或加热需要,通过控制每个换热流道进口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使每个换热流道形成的换热单元具有不同的冷却和/或加热能力,改善电池的整体温差,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7778410U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21852816.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增焓压缩机的出气口、油分离器、第一电磁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电池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换热流道、气液分离器、增焓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在油分离器与第一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连接在第二电子膨胀阀与第一换热流道之间的管路上;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端连接在第二电子膨胀阀与第一换热流道之间的管路上,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端与增焓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动力电池和乘员舱的温升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176368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2643561.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B60L58/26
Abstract: 一种换热板、动力电池包和车辆,换热板包括板体和分隔板;板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区域还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第一入口连通第一导流槽,第二入口连通第二导流槽,第二区域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导流槽连通第一流道,第二导流槽连通第二流道;所述第一入口用于通入第一冷媒,所述第二入口用于通入第二冷媒,所述第一冷媒和所述第二冷媒不同。换热板可以解决动力电池包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472085U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22555083.3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7 , H01M10/653 , H01M10/655 , H01M10/659 , H01M50/10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63 , H01M10/6569 , H01M50/209 , H01M50/249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电芯包括:壳体;电芯本体,电芯本体设于壳体内,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导热件且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壳体的导热系数,或壳体的部分形成为导热部,导热部的导热系数大于壳体的其余部分的导热系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通过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导热件且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壳体的导热系数,或者壳体的部分形成为导热部,导热部的导热系数大于壳体的其余部分的导热系数,导热件或者导热部设置于电芯本体的局部温度较高区域,使得电芯本体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件或者导热部快速散出,有利于电芯本体发热量较大的区域的换热,使得电芯的温度分布更均匀,降低电芯的温差,有利于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8228623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2639465.4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电池和密封组件,密封组件设于车身和电池之间,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板和密封件,密封板与电池固定且密封连接,且密封板的远离电池的表面具有安装平面,密封件设于安装平面,且密封件夹设于车身和密封板之间,其中,所述车身和所述电池共同限定出乘员舱、或所述车身与所述密封组件共同限定出乘员舱。由此,通过在密封件与电池之间设置具有安装平面的密封板,并且将密封件安装于安装平面,密封板与电池固定且密封连接后,可以避免密封件与电池之间存在缝隙,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防止车身和电池之间密封不可靠,进而可以减少车辆的渗水问题,提高了车辆的产品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218827444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112013.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25 , H01M10/6569 , H01M10/613 , F28D15/02 , B60K1/00 , B60L58/26 , B60L50/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板换热器、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所述冷板换热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层叠设置且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限定出冷却流道,第一板体上设有与冷却流道连通的进口和出口,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透明区域,透明区域覆盖至少部分冷却流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板换热器,通过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与冷却流道相对的透明区域,可以透过透明区域观察冷却流道内冷媒的流动状态,更好地探究冷板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