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79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581146.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列车牵引设备的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中,冷媒工质通过冷却管路进入变压器、电机和变流器,从变压器、电机和变流器流出的冷媒工质通过减压阀调节压力控制冷媒工质的饱和温度至预设值之后流入列车供热设备进行换热,从列车供热设备流出的冷媒工质进入变流器、变压器和电机。本发明提供的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基于工质相变吸热和放热的循环特性,将三大牵引设备的冷却系统及列车供热系统结合,利用三大牵引设备产生的余热供给乘客需要的热水和空气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换热器采用内循环空气或高效储热材料作为冷源,减少对新风的依赖,减少风冷换热器滤网的维护,不完全依赖直接从车体外吸风进行散热以减小系统风机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4885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141517.7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管路,与待冷却件连通,循环冷却管路能够对待冷却件进行循环冷却;冷凝器,设置在循环冷却管路上,用于冷却与待冷却件换热后的冷却介质;可调散热装置,与冷凝器对应设置,可调散热装置能够调节冷凝器内的冷却介质的散热量。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可调散热装置能够调节冷凝器内的散热量,这样使得冷却系统能够根据待冷却件当前的实际发热量调节其散热能力。从而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冷却系统采用固定的散热量冷却待冷却件所导致的冷却系统的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节约了成本,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8422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49442.3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驱模块和冷凝器,其中,电驱模块布置在电机本体的其中一侧,冷凝器布置在电机本体的上方,电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道,电驱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两端均分别与冷凝器的进口和出口连接形成封闭的回路用于冷媒循环。本发明的一体化电机,散热系统与一体化电机本机集成,电机本体及其电驱模块集成在一块,共用一套散热系统,在电机定子与蒙皮之间及电驱模块冷板内部流道内充注有饱和太冷媒,采用无泵驱相变技术,利用走行风冷散热,结构更紧凑,无外部连接管路,重量轻,单位重量散热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3351.5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多支路流量测试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快速接插部件、连接管和流量测量装置,其中,快速接插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连接管的两端,流量测量装置布置在连接管上。本申请装置简便,易于安装测试,并配合通过总路进出口压力值的修正算法得到支路的真实流量,避免了因接入该流量测试装置而造成的支路流阻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的流量测试误差,实现无需在多支路冷却系统的支路上设计安装流量计也可通过试验得知在运行过程中的各支路的真实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799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581146.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列车牵引设备的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中,冷媒工质通过冷却管路进入变压器、电机和变流器,从变压器、电机和变流器流出的冷媒工质通过减压阀调节压力控制冷媒工质的饱和温度至预设值之后流入列车供热设备进行换热,从列车供热设备流出的冷媒工质进入变流器、变压器和电机。本发明提供的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基于工质相变吸热和放热的循环特性,将三大牵引设备的冷却系统及列车供热系统结合,利用三大牵引设备产生的余热供给乘客需要的热水和空气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换热器采用内循环空气或高效储热材料作为冷源,减少对新风的依赖,减少风冷换热器滤网的维护,不完全依赖直接从车体外吸风进行散热以减小系统风机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2292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63992.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驱两相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该系统的储液罐上设有加热装置,储液罐的汽相区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储液罐的液相区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蒸发器分别与循环泵的出口和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循环泵分别与储液罐和蒸发器之间以及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均设有温度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和控制阀门,循环泵与蒸发器之间互相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储液罐的气相区设有压力测量装置,储液罐内设有液位测量装置。处理单元分别与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测量装置和控制阀门电性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简化系统控制方法,提高被冷却设备和泵以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2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49579.9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体化电驱装置,包括电机、变流装置和冷凝器,其中,变流装置设置在电机上靠近车轴的一侧,变流装置与电机电性连接,冷凝器布置在电机和变流装置顶部,电机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变流装置内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两端均分别与冷凝器的出口和入口连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本发明的一体化电驱装置,将变流装置、电机及所需的冷却装置一体化集成设计,通过无泵自循环和走行风冷的方式为电机及变流装置同时散热,免去外配泵或风机,且省去了原牵引电机同轴风扇,降低系统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2930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162836.1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冷却管路互相连接的散热装置和冷凝器、冷媒释放阀门和处理单元。冷媒释放阀门布置在冷却管路上,处理单元与散热装置、冷凝器和冷媒释放阀门电性连接。冷却管路内有流动的冷媒,处理单元控制散热装置出口处的干度小于预设值从而确保位于散热装置出口与冷凝器入口之间的冷却管路内的冷媒处于汽液两相态且汽态的质量分数低于预设比例。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冷媒释放阀门释放冷媒,实现散热降温和灭火,可以均匀设置冷媒释放阀门释放冷媒,极大程度上减小散热和灭火盲区。并且,不会造成电气电子器件或其他物品的损坏,灭火所需要的冷媒量相比于水雾或惰性气体等形式要小得多。
-
公开(公告)号:CN1129300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62836.1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冷却管路互相连接的散热装置和冷凝器、冷媒释放阀门和处理单元。冷媒释放阀门布置在冷却管路上,处理单元与散热装置、冷凝器和冷媒释放阀门电性连接。冷却管路内有流动的冷媒,处理单元控制散热装置出口处的干度小于预设值从而确保位于散热装置出口与冷凝器入口之间的冷却管路内的冷媒处于汽液两相态且汽态的质量分数低于预设比例。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冷媒释放阀门释放冷媒,实现散热降温和灭火,可以均匀设置冷媒释放阀门释放冷媒,极大程度上减小散热和灭火盲区。并且,不会造成电气电子器件或其他物品的损坏,灭火所需要的冷媒量相比于水雾或惰性气体等形式要小得多。
-
公开(公告)号:CN112292004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1163992.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驱两相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该系统的储液罐上设有加热装置,储液罐的汽相区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储液罐的液相区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蒸发器分别与循环泵的出口和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循环泵分别与储液罐和蒸发器之间以及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均设有温度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和控制阀门,循环泵与蒸发器之间互相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储液罐的气相区设有压力测量装置,储液罐内设有液位测量装置。处理单元分别与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测量装置和控制阀门电性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简化系统控制方法,提高被冷却设备和泵以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