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76185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166655.5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的能够提高乘坐舒适度的电梯减振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本发明的电梯减振装置是用于抑制电梯(E)的轿厢(1)的振动的电梯减振装置(E1),其具备:旋转式的致动器(10a)、(10b);在该致动(10a)、(10b)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并设置在从其旋转轴偏心的位置的锤(12a)、(12b);检测轿厢(1)的振动的振动检测机构(16a)、(16b);根据振动检测机构(16a)、(16b)检测出的轿厢(1)的振动信息、对致动器(10a)、(10b)进行旋转驱动控制的控制机构(C)。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185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910166655.5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的能够提高乘坐舒适度的电梯减振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本发明的电梯减振装置是用于抑制电梯(E)的轿厢(1)的振动的电梯减振装置(E1),其具备:旋转式的致动器(10a)、(10b);在该致动(10a)、(10b)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并设置在从其旋转轴偏心的位置的锤(12a)、(12b);检测轿厢(1)的振动的振动检测机构(16a)、(16b);根据振动检测机构(16a)、(16b)检测出的轿厢(1)的振动信息、对致动器(10a)、(10b)进行旋转驱动控制的控制机构(C)。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930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280070629.2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12 , B60T8/172 , B60T2210/12 , G01L17/00 , G01M17/02 , G01N19/02 , G01N27/221 , G01N27/60 , G01R29/24
Abstract: 利用检测单元(10)来检测由于轮胎(2B)和路面(3)之间的接触、分离和摩擦而分布在车体(2A)上的带电电位,并且利用数据处理单元(20)来监视检测单元(10)所检测到的带电电位的振幅,由此使得不仅可以精确地识别行驶中的路面的状态,而且还可以精确地识别轮胎的内压状态和轮胎的磨损状态等,其中该检测单元(10)配备有:感测电极(11),其配置在车体(2A)的外侧表面上;参比电极(12),其以与车体(2A)的外侧表面间隔开空间的方式配置;以及传感器放大器(13),用于将感测电极(11)和参比电极(12)之间的电位检测作为信号并放大该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93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80070629.2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12 , B60T8/172 , B60T2210/12 , G01L17/00 , G01M17/02 , G01N19/02 , G01N27/221 , G01N27/60 , G01R29/24
Abstract: 利用检测单元(10)来检测由于轮胎(2B)和路面(3)之间的接触、分离和摩擦而分布在车体(2A)上的带电电位,并且利用数据处理单元(20)来监视检测单元(10)所检测到的带电电位的振幅,由此使得不仅可以精确地识别行驶中的路面的状态,而且还可以精确地识别轮胎的内压状态和轮胎的磨损状态等,其中该检测单元(10)配备有:感测电极(11),其配置在车体(2A)的外侧表面上;参比电极(12),其以与车体(2A)的外侧表面间隔开空间的方式配置;以及传感器放大器(13),用于将感测电极(11)和参比电极(12)之间的电位检测作为信号并放大该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229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80009523.5
申请日:2008-03-26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C11/00 , B60G17/016 , B60T8/00 , B60T8/17 , B62D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7/00 , B60C3/06 , B60C19/001 , B60G7/006 , B60G17/0164 , B60T8/00 , B60T8/172 , B60T8/17616 , B60T2210/12 , B60T22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高抓地性和低燃费、并且具有优良的行驶安全特性的车辆用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控制装置,摩擦系数算出机构计算车轮与行驶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并且外倾角算出机构基于该摩擦系数算出机构算出的摩擦系数,算出车轮的外倾角的指令值,另一方面,对象车轮选择机构基于制动检测机构所检测的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状态,选择使外倾角控制装置动作的车轮。并且,由于第一外倾角变更机构基于外倾角算出机构算出的外倾角的指令值,调节对象车轮选择机构所选择的车轮的外倾角,因此可以提高节约燃费性能,并且可以可靠地使车轮发挥抑制车轮打滑所必需的摩擦系数,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加速性能、制动性能或转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0257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780003247.0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株式会社爱考斯研究
IPC: B62K5/10 , B60L15/20 , B60W30/04 , B60W40/105 , B60W40/112
Abstract: 一种车辆,其构成为在车速为0以上的第一速度以上且比第一速度大的第二速度以下的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以如下状态行驶,即,车身与向操作输入部的输入相对应地利用倾斜机构进行倾斜,并且转动轮的车轮角追随车身的倾斜而变化。车身的摇摆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为比转动轮的车轮角的振动相对于车身的宽度方向的摇摆振动的相位的延迟成为90度的振动频率亦即基准振动频率小的范围、和比上述基准振动频率大的范围中的任意一个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10595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280069182.7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Abstract: 车辆异常检测装置(1)具备:轮荷传感器(11),其安装在构成轨道的左右的路轨(R)上,用于测量车辆(2)所具有的车轮(3)的轮荷;以及运算部(12),其与轮荷传感器(11)连接。在运算部(12)中预先存储有用于检测车辆异常的指标,该指标由至少一个台车(4)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左右车轮(3)的轮荷表示,是根据车辆异常的类型来决定的。运算部(12)根据由轮荷传感器(11)测量并从轮荷传感器(11)发送的轮荷来计算所存储的上述指标的值,根据计算出的该指标的值来检测正在行驶的车辆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0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186147.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IPC: B60N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4 , B60N2/01 , B60N2/0244 , B60N2/0292
Abstract: 在车辆座椅设备(10)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所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所述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从而,这些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9681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40222.X
申请日:2006-10-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3 , B60G17/06 , B60G2202/42 , B60G2400/102 , B60G2400/104 , B60G2400/106 , B60G2400/204 , B60G2400/252 , B60G2400/41 , B60G2500/10 , B60G2800/012 , B60G2800/014
Abstract: 在配备有四个电磁减振器(30)的系统中,四个电磁减振器(30)与前/后和左/右车轮相关联设置,连接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电磁减振器中的电动机(16)的线圈以形成包括这两个线圈的闭环。结果,所产生的阻尼力的大小随着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车轮相对于车身的操作在相同方向或者相对的方向上而不同。每个电磁减振器具有电阻器,其设置成与线圈一起形成闭环,并且选择性实现其中连接任何一个线圈和任何其它线圈以形成闭环的状态或者其中将任何一个线圈不与其它三个线圈中的任何一者连接的状态。结果,选择性实现对关联运动具有适合阻尼作用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04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6147.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IPC: B60N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4 , B60N2/01 , B60N2/0244 , B60N2/0292
Abstract: 在车辆座椅设备(10)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所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所述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从而,这些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