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用起重臂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032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80069057.1

    申请日:2011-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38

    Abstract: 起重臂(11)的左、右腹板(12)在前、后方向的端部沿焊接线(13A~13D)接合第一~第五腹板材料(12A~12E)。上凸缘板(14)在前、后方向的端部沿焊接线(15A、15B)接合后上凸缘材料(14A)、前上凸缘材料(14B)、中间上凸缘材料(14C)。下凸缘板(16)在前、后方向的端部沿焊接线(17A~17E)接合第一~第六下凸缘材料(16A~16F)。将左、右腹板(12)的焊接线(13A~13D)配置在相对于上凸缘板(14)的焊接线(15A、15B)和下凸缘板(16)的焊接线(17A~17E)在前、后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起重臂(11)的弯曲强度、扭曲强度等,并且减轻整体的重量、实现轻型化。

    工程机械用悬臂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477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9190.7

    申请日:2013-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38 E02F9/006

    Abstract: 在由左、右侧板(12、13)、上板(14)、下板(15)、以及后板(16)形成为箱型结构体的工程机械用悬臂中,构成左侧板(12)的左后厚侧板(12A)、构成右侧板(13)的右后厚侧板(13A)、构成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以及构成下板(15)的后厚下板(15A)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而形成。另一方面,构成左侧板(12)的左前薄侧板(12B)、构成右侧板(13)的右前薄侧板(13B)、构成上板(14)的前薄上板(14B)、以及构成下板(15)的前薄下板(15B)使用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而形成。由此,能够实现悬臂(11)整体的轻型化,而且能够提高悬臂(11)的疲劳强度。

    工程机械用悬臂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80024343.0

    申请日:2012-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用悬臂。将液压挖掘机的悬臂形成为由左、右侧板、接合于各侧板的上端侧的上板、接合于各侧板的下端侧的下板、以及接合于各侧板和上板的后端侧的厚后板围成的箱型结构体;左、右侧板接合后厚侧板和前薄侧板这两部件而形成,上板接合后厚上板和前薄上板这两部件而形成,下板接合后厚下板和前薄下板这两部件而形成,起重臂连结轴套接合于后厚下板的后端;在上板的后部侧的外表面,以在左、右方向上包围一对铲斗缸托架与上板的焊接部的方式,设置平板状的辅助焊接部件,辅助焊接部件具有上述铲斗缸托架的前部侧插通的槽部,通过该辅助焊接部件的周围实施填角焊接而形成焊道。

    自行式作业机械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2843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3806669.6

    申请日:2003-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9/07559 B66C23/80 B66F9/0655 E02F9/085

    Abstract: 在车身(2)的机架(3)和稳定器(18)之间,设置在稳定器(18)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下,使车身(2)以左、右后轮(6、7)间的摆动中心(A)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呈圆弧状摆动的车身摆动装置(31)。因此,在用作业装置(12)进行装载作业时,可将稳定器(18)做成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利用车身摆动装置(31)使车身(2)和作业装置(12)在左、右方向上呈圆弧状摆动。因此,在使稳定器(18)与地面接触进行装载作业时,利用作业装置(12)提升起来的货物位置与预定的卸货场所在左、右方向上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作业装置(1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而将提升起来的货物卸下到正确的卸货场所。

    工程机械用悬臂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477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80009190.7

    申请日:2013-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38 E02F9/006

    Abstract: 在由左、右侧板(12、13)、上板(14)、下板(15)、以及后板(16)形成为箱型结构体的工程机械用悬臂中,构成左侧板(12)的左后厚侧板(12A)、构成右侧板(13)的右后厚侧板(13A)、构成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以及构成下板(15)的后厚下板(15A)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而形成。另一方面,构成左侧板(12)的左前薄侧板(12B)、构成右侧板(13)的右前薄侧板(13B)、构成上板(14)的前薄上板(14B)、以及构成下板(15)的前薄下板(15B)使用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而形成。由此,能够实现悬臂(11)整体的轻型化,而且能够提高悬臂(11)的疲劳强度。

    工程机械用悬臂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3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24334.1

    申请日:2012-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38

    Abstract: 将液压挖掘机(1)的悬臂(11)形成为由左、右侧板(12、13)、上板(14)、下板(15)以及厚后板(16)围成的箱型结构体。使厚后板(16)的上端(16A)比上板(14)的外表面(14A3)更向上方突出。将接合于厚后板(16)的外表面(16C)的一对悬臂缸托架(22)的上端(22B)配置为比后厚上板(14A)的外表面(14A3)更高而且比厚后板(16)的上端(16A)更低。由此,各悬臂缸托架(22)确保与厚后板(16)的接合面积较大,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工程机械用悬臂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3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80024343.0

    申请日:2012-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38

    Abstract: 将液压挖掘机(1)的悬臂(11)形成为由左、右侧板(12、13)、接合于各侧板(12、13)的上端侧的上板(14)、接合于各侧板(12、13)的下端侧的下板(15)、以及接合于各侧板(12、13)和上板(14)的后端侧的厚后板(16)围成的箱型结构体。左侧板(12)接合后厚侧板(12A)和前薄侧板(12B)这两部件而形成,右侧板(13)接合后厚侧板(13A)和前薄侧板(13B)这两部件而形成,上板(14)接合后厚上板(14A)和前薄上板(14B)这两部件而形成,下板(15)接合后厚下板(15A)和前薄下板(15B)这两部件而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