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8735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41315.4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除泡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第一罐体,第一罐体内设有雾化器和壁面引流除泡板,雾化器位于壁面引流除泡板上方,壁面引流除泡板包括若干引流板,壁面引流除泡板呈螺旋阶梯至上而下设置,并连接于第一罐体内壁,待除泡物料经雾化器雾化喷射于第一罐体内壁,并在重力下沿壁面引流除泡板引流至第一罐体底部。本发明通过雾化器的细小孔径挤压以及压力变化除去大泡,然后利用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在壁面引流除泡板流下,在阶梯上反复拍打机械碰撞,将剩余的大部分气泡破碎,能够明显降低物料的含气泡率,该除泡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适用于高粘度流体或半固体等不易除泡的物料,显著提升此类物料的除泡速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1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2867.4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分子力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益生菌晶球生产装置及益生菌晶球,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包括储料罐、滴定泵送模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滴定泵送模组与储料罐连通,第一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滴定泵送模组的出口端穿过进料口延伸到第一罐体内;第一罐体上还设置有补液管;第二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其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进料管与第一罐体的排料口相连;第二罐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螺旋水流的螺旋发生装置,出料管还连接有分离装置;本申请通过第一罐体实现一次硬化,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随后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和第二罐体内的螺旋水流带动半硬化的液滴旋转,将液滴逐步硬化为晶球,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晶球的圆整度和生产效率,保障工艺流程的洁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11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62844.3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分子力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内蒙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酸奶的制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零添加甜醅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以燕麦米和黍米为甜醅发酵原料,并进行比例控制,以及甜醅与生牛乳进行二次发酵,一方面不含任何食品稳定添加剂,充分利用原料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加工工艺形成稳定的体系实现货架期组织状态稳定,标签清洁;另一方面酸奶中无需额外添加白砂糖及人工甜味剂等甜味物质中和产品酸感,制备的酸奶突破传统谷物酸奶后添加工艺,采用双发酵工艺,其质构及组织状态良好,口感及风味丰富且饱满,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64589.2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分子力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5/747 , A61P1/00 , A23L33/135 , C12N1/20 , C12R1/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鼠李糖乳酪杆菌grx10后生元在改善慢性结肠炎产品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鼠李糖乳酪杆菌grx10后生元具有的显著改善改善肠道黏膜屏障的通透性,减弱结肠氧化应激反应,降低促炎因子含量,提高抑炎因子含量,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功能,将鼠李糖乳酪杆菌grx10后生元应用于改善慢性结肠炎的产品中,不仅拓宽了鼠李糖乳酪杆菌grx10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也有利于对慢性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573855.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A23C9/123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鼠李糖乳杆菌HF01及其应用。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HF01,已于2021年10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211319。根据体外实验筛选出具有减肥功能的益生菌菌株,通过对菌株的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耐受性实验,获得具有良好耐受性菌株,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菌株具有预防肥胖功能,菌株及其发酵产物的摄入可以显著增加血清中PYY水平,减少食物摄入量,有效改善肥胖小鼠肝脏中脂肪积累与肥胖引起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异常情况,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经16s rDNA鉴定,本发明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49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53425.1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C19/032 , A23C19/024 , A23C19/05 , A23C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新鲜奶酪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新鲜奶酪,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将牛奶依次进行标准化处理、均质处理、杀菌处理、发酵处理、凝乳热烫处理、排乳清处理和剪切处理等步骤,通过控制发酵菌种的选择、发酵处理后物料的终点pH、凝乳热烫处理的温度、时间和处理后物料含水量以及剪切方式等多种因素,使得制备得到的新鲜奶酪口感顺滑、奶香浓郁,质构柔软和入口即化,符合我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口感和口味的需求,同时,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工艺标准化,制备过程控制性好,能有效保证稳定的新鲜奶酪的产品质量,有利于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71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3176.4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分子力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酸奶是由酶解蛋白基料和发酵乳混合制备得到的,其中,酶解蛋白基料是酪蛋白含量为5.4wt%~6wt%的浓缩牛乳经过凝乳酶在低温条件下酶解制备得到的,发酵乳是利用菌种发酵制备得到的,并在发酵过程中加入了果葡萄糖浆、葡萄糖和食盐。通过对发酵菌种类、发酵原料、发酵工艺、酶解原料和工艺等多种因素的针对性调节,相互作用,使得酸奶的质构更加特殊,且该酸奶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采用普通原料的组合即可达到稳定剂的效果,乳清析出少,组织细腻,表面光滑,体系均匀;同时,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0950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416421.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乳制品含有由变性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肪分子结合形成的油包水构型的网络结构;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总含量为20‑35%,且脂肪和蛋白质的质量之比为1∶0.5‑0.8,水分含量为50‑70%。该乳制品是利用乳制品中全部的变性牛乳清蛋白和部分的变性酪蛋白能够与特定比例的脂肪分子相互缠绕、结合形成的新的具有油包水构型的网络结构的原理,形成的一种新的乳制品质构,从而开发出的一款新的乳制品形式;该新型乳制品具有嫩滑口感,同时奶香浓郁,具有发酵酸香,且可直接或者作为配料搭配其它食材进行再加工后再食用,便于乳制品大规模推广和长期食用,从而既能对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更高追求,又能更好的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8353.4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分子力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1及其应用。该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1的保藏号为CGMCC No.22113。分类命名为: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1,(拉丁文名称为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该菌种已于申请日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1年04月01日。本发明的菌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1的发酵速率快,培养即进入对数生长期,6小时进入稳定期;菌株的后酸化能力极弱,即使脱冷发酵乳的酸度也变化不大。本发明的菌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1的胞外多糖含量较高,为560 mg/L;利用C‑1发酵的发酵乳粘度为6660 cps。
-
公开(公告)号:CN1151046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01559.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复原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应用,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配料罐中,将复原乳粉加入水中,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第一物料;步骤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第一物料在搅拌条件下进行低温热动力扩散处理或高温热动力扩散处理,同时,对所述配料罐进行自由气提处理或真空气提处理,得到复原乳液;其中,搅拌速率不低于200RPM;低温热动力扩散处理的温度不高于25℃;高温热动力扩散处理的温度为40℃~70℃。在热动力作用下,通过控制搅拌速率及温度,乳液中的氧化挥发性物扩散排出,从而移除乳液中造成不良风味的挥发性氧化物质,进而提升复原乳产品的品质,风味和口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