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角互联油气悬架结构、系统、起重机及姿态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2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28417.7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角互联油气悬架结构、系统、起重机及姿态优化方法,包括右前悬架阀、第一蓄能器、一轴右悬架缸、右后悬架阀、第二蓄能器、二轴右悬架缸、二轴左悬架缸、第三蓄能器、左后悬架阀、一轴左悬架缸、第四蓄能器和左前悬架阀;一轴右悬架缸的有杆腔与左后悬架阀连接,该一轴右悬架缸的无杆腔与右前悬架阀连接;二轴右悬架缸的有杆腔与与左前悬架阀连接;该二轴右悬架缸的无杆腔与右后悬架阀连接;二轴左悬架缸的有杆腔与右前悬架阀连接,该二轴左悬架缸的无杆腔与左后悬架阀连接;一轴左悬架缸的有杆腔与右后悬架阀连接,该一轴左悬架缸的无杆腔与左前悬架阀连接。

    一种起重机及其悬架装置、悬挂油缸

    公开(公告)号:CN10341080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389833.7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及其悬架装置、悬挂油缸,该悬挂油缸包括缸体和套装于所述缸体外的套筒,以及设于所述套筒上、用于检测所述悬挂油缸是否处于中位调平状态的至少两个检测开关;所述套筒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轨,至少两个所述检测开关可选择地连接于导轨的不同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对起重机进行调平之前,可以先确定该起重机为中位状态时缸体内端面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该位置调整检测开关的位置使其与中位时缸体内端面对应设置,以使整机中位调平时缸体内端面在检测开关的检测范围内。因此,该悬挂油缸的检测开关的位置可以改变,能够适用于多种中位调平位置不同的整机,增强了其通用性。

    轮式起重机及其支撑腿自拆卸、自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4485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57535.3

    申请日:2014-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23/78 B66C23/344 B66C23/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支撑腿自拆卸、自安装方法,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方便地实现轮式起重机上支腿的拆卸、安装。轮式起重机,包括车架和支撑腿,还包括:辅助支撑;支撑腿与车架可拆卸式连接,辅助支撑与车架连接,且辅助支撑位于支撑腿附近。支撑腿为轮式起重机上的待安装支腿和待拆卸支腿。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轮式起重机,由于具有辅助支撑,在拆卸或安装支撑腿时,辅助支撑能起到支腿的作用,从而使得可以利用轮式起重机自身的作业部分安装以及拆卸支撑腿,不再需要再使用辅助起重机,实现了轮式起重机支腿的自安装和自拆卸。

    储液油缸及油路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42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67921.2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液油缸及其油路控制方法,储液油缸包括无杆腔、储液腔和油箱,所述无杆腔的回油支路通过所述储液腔的补油支和所述储液腔的回油支路连接,所述储液腔回油支路与所述油箱的回油油路连接,所述储液腔连接有检测腔内压力的传感器,所述油箱的回油油路设有控制油路压力的比例背压阀,所述比例背压阀的控制端与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实时检测储液腔内部油液压力,传递给比例背压阀信号,比例背压阀根据储液腔内部压力调整其溢流压力,无论是无杆腔处于何种作业情况、何种回油速度,都可以适时调整油液回油箱的压力,保证储液腔优先充满油。

    液压系统以及起重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04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744296.0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以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优化液压系统的性能。液压系统包括泵、多个执行元件、压力比较阀以及控制阀组。泵包括泵出油口、泵回油口以及泵负载反馈油口。压力比较阀与泵负载反馈油口和执行元件均连接,压力比较阀被构造为能够在下述两种状态中切换:向泵反馈各所述执行元件最大的负载压力、向泵负载反馈油口输入恒定压力。控制阀组设置于泵和执行元件之间的油路上,且用于控制执行元件的动作。泵被构造为根据压力比较阀输入的压力控制输出的油液压力。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压系统,泵的出口压力既可以恒定也可以随着负载工作压力变化,所以更能够满足千吨级工程机械的使用需求。

    液压散热系统、工程起重机及液压散热能力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3384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159151.1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散热系统、工程起重机及液压散热能力调节方法,该系统包括变量泵总成、由所述变量泵总成供油的风扇马达、风冷散热结构、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在所述变量泵总成与所述风扇马达之间还设有比例换向机构,所述比例换向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进入所述风扇马达的液压油流量的比例换向阀。本发明通过控制变量泵总成与风扇马达之间的比例换向机构中的比例换向阀开口的大小,调整进入风扇马达的液压油流量,来实现风扇马达转速的改变,控制过程更简单;在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控制比例换向阀开口大小来调整转速,无需对比例溢流阀的压力和变量泵的排量的匹配关系进行调试试验,因此能够节省马达转速的控制调试时间,缩短系统设计周期。

    保护装置及起重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0331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56494.X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装置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传感器自身安装松动带来的安全问题。该保护装置包括液压双向锁、方向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液压双向锁的第一出油口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出油口与液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方向控制阀的第一油口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方向控制阀的第二油口与压力传感器连通;其中,当方向控制阀与压力传感器处于密封连接状态,方向控制阀的第一油口和方向控制阀的第二油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当方向控制阀与压力传感器处于非密封连接状态,方向控制阀的第一油口和方向控制阀的第二油口之间的油路截止。上述保护装置可以在压力传感器安装出现松动时起到闭锁保护作用。

    多流量控制阀、底盘支腿液控系统及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3940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0861.8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流量控制阀、底盘支腿液控系统及起重机,其中多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和至少一个开关量控制阀,阀体包括阀体进油口和至少两个与不同流量需求的负载对应的阀体工作油口,至少一个开关量控制阀的进油口与阀体进油口相通,至少一个开关量控制阀的工作油口与阀体的至少两个阀体工作油口相通,形成至少两条与不同流量需求的负载对应的工作油道,在每条工作油道上还设有通径与流量需求对应的节流口。相比于现有的比例换向阀的控制方式,本发明由于流量主要由阀体的节流口通径决定,对开关量控制阀本身的要求精度比较低,因此成本较低,而且开关量控制阀对油液污染敏感度较低,抗污染能力强,因此可靠性更高。

    一种支腿伸缩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466478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8247.9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腿伸缩控制系统及起重机,其包括缸筒、一级活塞、一级活塞杆、二级活塞和二级活塞杆,一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杆均具有中空腔;一级活塞密封设置在缸筒中;一级活塞杆的一端与一级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于缸筒;缸筒、一级活塞和一级活塞杆形成一级油缸;二级活塞密封设置在一级活塞杆的中空腔中;二级活塞杆的一端与二级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于一级活塞杆的中空腔;一级活塞杆、二级活塞和二级活塞杆形成二级油缸;一级油缸的大腔与二级油缸的大腔相连通;一级油缸的小腔与二级油缸的小腔和二级活塞杆的中空腔相连通。本发明实现了液压缸控制两级活动支腿的顺序动作,改善支腿伸缩控制系统的装配强度,节省装配时间。

    一种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3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93770.X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包括换向阀和回转马达,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连接回转马达的A口,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连接回转马达的B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A1与回转马达的A口之间设置第一背压阀,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与回转马达的B口之间设置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和第二背压阀为两个单向阀并联之后再与节流阀并联连接,其中,两个单向阀设置方向相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兼顾重载工况和空载工况,增大回转缓冲的距离和时间,改善回转缓冲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