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8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42219.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江苏昊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23L33/135 , C12N1/20 , A23L2/385 , A23L2/52 , A23L2/02 , A23K10/18 , A23K50/40 , C12R1/25 , C12R1/225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生元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后生元组合制剂包括植物乳植杆菌HF05、发酵黏液乳杆菌HF06、发酵黏液乳杆菌HF07和乳酸乳球菌HF08,其中,所述植物乳植杆菌HF0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83、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03日,所述发酵黏液乳杆菌HF06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84、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03日,所述发酵黏液乳杆菌HF07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1044、保藏日期为2023年6月19日,所述乳酸乳球菌HF08的保藏标号为CCTCC NO:M20231045、保藏日期为2023年6月19日。本发明提供的后生元组合制剂具有改善慢性结肠炎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79920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40714.4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23L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豆酱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利用生产大豆蛋白时产生的废弃物豆渣为基本原料,再与玉米面混合后作为制备酱曲的原料,再接入发酵菌种制备酱曲,酱曲制成后,加入到蒸煮后的黄豆中,添加适量的食用盐,控制发酵条件,经过一定的时间得到黄豆酱。本发明通过菌种的选择,使用特殊配方及新工艺制备生产豆酱的酱曲,优化制曲条件及豆酱发酵工艺,生产周期比传统豆酱可缩短三分之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食用酱的标准,产品品质与自然发酵法生产的豆酱质量无明显差别。
-
公开(公告)号:CN10387615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47169.X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23L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105 , A23V2002/00 , A23V2200/30 , A23V2200/326 , A23V2200/3262 , A23V2200/308 , A23V2200/322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大豆甾醇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片剂产品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物质:大豆甾醇乙酸酯35-45、番茄提取物10-12、磷脂酰丝胺酸5-8、油菜花粉6-10、南瓜子提取物4-9、DHA微藻粉15-20、灵芝孢子粉3-10。上述片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按配比分别称取上述各种物质;将上述各种物质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粉末状中间品;将均匀的各种物质混合物送到压片机的上料仓中,由压片机直接压片,形成片剂成型产品。长期食用这种甾醇酯片,可以降低胆固醇、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前列腺疾病、改善记忆、抗炎防癌;并且这种产品的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适合产品的推广及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11759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013634.1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23L1/221
Abstract: 一种天然奶味增香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增香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酶解法制备的奶味香精基料容易出现油味和酸败味的问题。方法:首先以原料乳为原料采用奶油分离机分离得到天然稀奶油,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将发酵剂接种于灭菌后天然稀奶油中进行发酵处理,然后将发酵后稀奶油依次经过均质处理和灭菌处理,即得到天然奶味增香剂。优点:一、奶香纯正、富含甲基酮;二、可以代替奶油和人造奶油使用,且应用时不需要添加非天然奶味增香剂,即降低生产成本;三、本发明制备的天然奶味增香剂可作为香精基料,制备天然奶味香精,具有天然,风味纯正,健康的优点。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天然奶味增香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367396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233409.4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酶脱胶法存在温度和pH不易控制而导致大豆油脱胶效果差以及现有的酶脱胶法成本高和自然酶混溶在反应体系中不仅不易分离回收,而且酶的制取一般较困难,且成本高昂,难以反复或连续使用等问题,而提出了一种高碘酸钠氧化法固定磷脂酶A1用于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包括高碘酸钠的氧化活化、磷脂酶A1的固定化、大豆毛油脱胶的过程。本发明将高碘酸钠氧化法固定化的磷脂酶A1应用在大豆毛油脱胶中,温度和pH值得到可控,从而加大了酶的最适反应条件范围,使酶可以在更加宽泛的范围中保持较好的活力,本发明可进行大规模工业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81312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40352.2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CO2体系双酶法生产速溶全脂米糠营养粉的方法,主要涉及一种从全脂米糠中制取米糠营养粉的方法。步骤如下:取新鲜的全脂米糠,加入去离子水,浸泡过夜后送入胶体磨磨浆,将得到的渣液一同移入反应釜内,添加酶系(Ⅰ),进行超临界水解,水解后经灭酶和过滤分离,得到滤液(Ⅰ)和滤渣;取上述滤渣与去离子水混合,再添入酶系(Ⅱ),进行水解,水解后经灭酶和过滤分离,得到滤液(Ⅱ)和滤渣;浓缩和喷雾烘干,制得全脂米糠营养粉。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使得酶的活力得到提高,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米糠的水解效率,保留了传统米糠营提取营养物质中的成分,还使其富含丰富的米糠油脂,增强了产物的营养保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62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521689.4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12P1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维生素E阿魏酸酯的合成方法,它涉及一种阿魏酸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合成维生素E阿魏酸酯的方法存在反应时间长,合成温度高,以及酯交换过程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问题。方法:一、反应釜中加入阿魏酸、维生素E、乙醇和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加搅拌磁珠,置换空气;二、充CO2气体,加热并磁力搅拌,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离心,即完成。本发明以超临界CO2为溶解剂,采用生物酶法定向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维生素E阿魏酸酯,反应时间与常规方法相比,反应时间缩短5h左右,温度低,在整个酯交换过程中没有有害溶剂加入,从而避免了有害溶剂残留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反应过程中的顺反式异构体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48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83390.4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B30/14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工艺中高温高压、大量工业废水,耗能大,进程长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方法,将干淀粉和陶瓷研磨球置于陶瓷球磨罐中,选用特定直径的陶瓷研磨球,陶瓷研磨球与淀粉的质量比为3:1~15:1;以干淀粉体积计量,球磨罐的填料率为10~50%;在球磨机转速为200~550r/min下研磨1.5~7h,即得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本发明所述方法简便易行,无需高温高压,只在常温条件下,使用球磨机机械活化的方式即可制备得到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不会产生工业废水,耗能低,进程短,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158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010191038.3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复合交联高直链玉米淀粉基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玉米淀粉基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高直链淀粉基降解材料及用物理或化学进行改性的淀粉降解材料力学性能低问题。本产品由复合交联高直链玉米淀粉、聚己内酯、碳酸钙、固体石蜡、硬脂酸和甘油制成的,其中的复合交联高直链玉米淀粉是由高直链玉米淀粉、环氧氯丙烷和六偏磷酸钠制成的;方法:将环氧氯丙烷加入碱性高直链玉米淀粉搅拌,再将六偏磷酸钠加入到碱性高直链玉米淀粉搅拌,经洗涤、过滤得到复合交联高直链玉米淀粉;再将复合交联高直链玉米淀粉与碳酸钙、固体石蜡、硬脂酸及甘油经混炼、压延即可。材料拉伸强度28~40MPa,可用作食品包装物及农用地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80812.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7K14/485 , C07K1/14 , C07K1/16 , A61K38/18 , A61P9/10 , A61P25/16 , A61P25/00 , A61P25/28 , A61P31/18 , A61P37/02 , A61P21/00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肽及其在调节过度激活小胶质细胞功能中的应用,所述短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短肽为乳源中的有效成分,为纯天然提取物,可作为食品、保健品或药物,用药较安全,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短肽可调节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引起的各种功能失调,保证其正常的吞噬细胞的功能,但可减少细胞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神经炎性,改善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功能,预防和/或治疗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介导的疾病,例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脑外伤、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艾滋病相关痴呆和疯牛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