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高铁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准时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9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04271.1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高铁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准时性的方法,通过建立基本数据模块和列车运行仿真模块,设置奖励函数和额外单步奖励,设计神经网络结构,构建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训练模型;确定训练参数执行训练,得到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模型;本发明改进列车准时性奖励函数的设置方式,在保留原有全局奖励方法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在一轮训练过程中的每个单步中都能给予智能体准时性反馈的额外奖励函数,使奖励函数的引导性更强,解决准时性稀疏奖励难以获得的问题,提高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训练效率,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准时性要求。

    一种自适应驾驶员类型的智能车纵向速度跟踪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1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0370185.8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驾驶员类型的智能车纵向速度跟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单元实时采集车速信息;数据处理单元对前一步采集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向逻辑运算单元手动输入驾驶员类型并自动读取系统目标车速;判断车辆是否需要加速或者减速;根据前一步的判断结果进入相应的加速控制模块或者减速控制模块;根据前一步的计算结果作为输出信号输出到相应的线控系统。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为不同特性驾驶员提供接受度极高的智能车纵向速度跟踪控制策略,提高汽车行驶安全以及改善乘坐体验,同时,设计中的加速和制动切换策略避免了纵向动力学系统在不必要时刻的频繁动作,提升了车辆纵向控制时的安全性且降低了能量消耗。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719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346254.7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金立生 冯成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方向原始车道图像,进行图像拼接和视角转换后生成完整前方车道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前方车道图像中各像素分类特征信息,根据各像素分类特征信息确定像素点属于车道线或者非车道线,根据车道偏离分析方法,分析获得的车道线信息,确定发送预警信息的强弱。本发明能够优化目前使用的车道线检测方法,解决目前普遍使用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中采集图像的视角对于实际车道线检测影响以及可能需要计算的车道线曲率的问题,提高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提高驾驶安全程度。

    一种全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驱动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5380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1225441.1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Abstract: 一种全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驱动力控制方法,属于车辆驱动力控制领域,步骤如下:数据采集处理模块采集驾驶员的操纵信息和车辆的运行参数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驾驶员操纵信息和汽车状态参数信息并传递给驱动模式判定模块、驱动轮滑转观测模块及驱动轮转矩协调分配模块;判定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和解析驾驶员驱动踏板获得的目标转矩;根据车辆的运行信息判定车辆行驶工况,根据各工况下驱动控制的目的是安全性还是动力性确定驱动力控制目标,并合理地利用限制目标转矩、调节前后轴驱动力分配、驱动防滑控制等驱动力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轮毂电机无法达到很好的协调控制导致实用性降低的问题,提高现有基于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6722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07255.X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装置,包括检测部和预警部,其中检测部与预警部相互之间通过无线形式连接,其中预警部还包括一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包括强度依次递增的第一预警单元和第二预警单元,从而实现分级预警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方法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疲劳等级判定和实施预警动作四个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检测方便,准确性高,同时设备存在感低,对驾驶员影响小。

    一种可实现多种转向模式切换的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8435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7154.1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 B62D5/043 G05D1/0061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多种转向模式切换的转向系统,属于电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包括左转向轮、转向器、右转向轮、角度和扭矩传感器Ⅰ、动力传输齿轮组、离合器、EPS电机、EPS控制器、角度和扭矩传感器Ⅱ、角度和扭矩传感器Ⅲ、转向盘、伺服电机、转向管柱、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车辆控制系统。本发明经过对无人驾驶车辆转向系统功能的需求的深入分析,将线控转向技术与EPS技术相结合,不但实现了自动/手动转向功能,而且保证了自动驾驶时转向角度的控制精度;还可以在手动转向模式下,根据驾驶员的需要,可以选择基于线控转向或机械转向的手动转向模式。

    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672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07255.X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装置,包括检测部和预警部,其中检测部与预警部相互之间通过无线形式连接,其中预警部还包括一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包括强度依次递增的第一预警单元和第二预警单元,从而实现分级预警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方法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疲劳等级判定和实施预警动作四个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检测方便,准确性高,同时设备存在感低,对驾驶员影响小。

    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901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42805.7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道路曲率因素会影响基于驾驶行为进行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准确率的问题,其构建了道路线形分类器及对应的疲劳模式分类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采集车辆的道路视频和驾驶行为信息,分别提取不同的道路曲率(直道和弯道)下驾驶人的驾驶行为特征参数,根据道路线形分类器输出结果确定当前道路线形,并调用对应的疲劳模式分类器,即可实现对驾驶人疲劳状态的辨识,本方法实现了疲劳驾驶的实时准确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