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高铁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准时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9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04271.1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高铁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准时性的方法,通过建立基本数据模块和列车运行仿真模块,设置奖励函数和额外单步奖励,设计神经网络结构,构建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训练模型;确定训练参数执行训练,得到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模型;本发明改进列车准时性奖励函数的设置方式,在保留原有全局奖励方法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在一轮训练过程中的每个单步中都能给予智能体准时性反馈的额外奖励函数,使奖励函数的引导性更强,解决准时性稀疏奖励难以获得的问题,提高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训练效率,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准时性要求。

    基于数字孪生的高速智能动车组自动驾驶能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1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1050.X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高速智能动车组自动驾驶能力测试方法,包括S1:通过对原始道路信息和动车信息处理,构建虚拟场景库和虚拟动车模型,建立数字孪生仿真测试场景;S2:用实地测试配合虚拟实验测试,完成动车闭环测试;S3:结合可视化动车运行信息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本发明基于真实交通数据构建多元环境特征数字化场景库,采用了评价分析与交互模块,可以收集与储存高速智能动车舒适度、节能性、准时性、停车精度等关键指标的相关影响参数。本发明在数字孪生虚拟环境中布置两个动车模型,一个基于自动驾驶算法更新动车姿态信息,另一个动车模型通过真实动车的运动映射更新动车姿态信息,由此来实现对未来状态预测与在线更新并行测试。

    一种高速动车组心理修正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51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205451.X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一种高速动车组心理修正量计算方法,属于智能动车组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兼顾总体设计尺寸与个人主观感受两个维度,采用加权求值的方法,将采集的司乘主观感受量化值与动车组可优化数据结合,最终得到某一功能尺寸的心理修正量,以实现在考虑司乘主观心理感受的情况下为动车组内部功能尺寸设计过程中提供心理修正量量化尺寸,将动车组尺寸设计过程中司乘心理主观感受考虑在内,从而提高司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与功能区的使用感受。

    一种动车组及其底架端部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203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1910141721.7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及其底架端部集成装置,底架端部集成装置包括:污物箱,污物箱为异形污物箱,用于盛放污物,且当污物箱安装在车辆底架端部时,污物箱能够与车辆底架端部贴合;污物箱吊点,污物箱吊点与车辆底架端部的牵引梁一体成型,污物箱通过污物箱吊点安装在车辆底架端部上。由于盛放污物的污物箱为异形结构,且污物箱安装在车辆底架端部时,污物箱能够与车辆底架端部贴合,因此,增大了污物箱的盛放空间;此外,污物箱吊点与车辆底架的牵引梁一体成型,避免了在牵引梁上开孔而造成的车辆底架传递纵向力的方向强度变差。综上所述,本发明提高了污物箱的盛放空间,且避免了车辆底架传递纵向力的方向强度变差。

    一种新型高速动车组前端开闭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7934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611114897.6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一种新型高速动车组前端开闭机构,包括固定承载罩、活动罩以及运动机构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承载罩为碳纤维材质,主要作用是为整个产品提供平台,所述的固定承载罩底部在产品成型前预埋金属嵌件,固定承载罩通过金属嵌件连接运动机构,运动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固定承载罩和活动罩外型的开闭机构。本机构能更好的适应更高速动车组的运营环境。所述活动罩行程槽可以根据固定承载罩和活动罩的外型进行修改,使得运动机构在仅更改活动罩行程槽中槽曲线形状便可满足不同外形前端开闭机构需求,大大缩短整个前端开闭机构的设计周期。

    一种新型高强塑性镁合金板材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953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1498.9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一种新型高强塑性镁合金板材,是在传统AT系镁合金的基础上,同时加入Zn和Ca元素,利用Zn和Ca在晶界处的分离共晶进一步降低晶界能量,诱导晶界的钉扎效应,降低了晶界的迁移率,抑制了晶粒的生长,从而进一步细化晶粒,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并且弱化了AT系镁合金的织构,提高了合金的成型性能。将双辊铸轧后的镁合金板材再进行异步轧制,利用辊速的差异使得镁合金板材的上下表面产生不同的变形量。最后经过累积叠轧,通过板材自身晶粒尺寸和微观结构的不同,在轧制的过程中产生不对称变形,形成片层结构,解决了铸轧板材的中心偏析现象和异质复合板材使用后的分离回收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