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驾驶员健康状态在途实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0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1702.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职业驾驶员健康状态在途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针对驾驶员健康状态的监测包括驾驶疲劳、驾驶适宜性、在岗健康趋势、活力、压力、心脏泵血功能、动脉硬化风险、驾驶倾性、行车风险趋势、低血压、高血压和心率。该方法周期性统计实际的指标数据,确定各个指标数据的临界生理参数阈值,并将实际的指标数据与各个指标数据的临界生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超过阈值则预警,使运营公司及时做出干预行动,减少因驾驶员意外身故和身体异常而引起的事故。本发明具有全面、实时、个性化的优点,适用于多种需要高度关注驾驶员健康的交通环境,有助于提升行车安全。

    一种可调式车辆限高警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19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65661.7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道路限高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车辆限高警示装置,包括:可移动底座,数量成对设置;伸缩机构,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一对所述伸缩机构之间形成用于供车辆通行的行车通道,激光测量机构,安装在所述伸缩机构的输出端位置,用于检测激光光束是否被通过所述行车通道的车辆遮挡;以及报警机构,用于当激光光束被车辆遮挡时,向外发送报警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实现的对限高高度的调整,能及时的提示人员该车辆是否满足前方的限高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各零件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过程相对简单,适合在紧急施工场所或有高度要求的场所使用;利用了惠斯通电桥的特性,可以降低背景光照的干扰。

    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344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616652.6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方法,属于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该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带、手环壳体及控制电路板,手环壳体上设置有手环带,手环壳体内部嵌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布设有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位置跟踪模块、显示触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存储模块及微处理器,本发明通过手环位置跟踪模块判断使用者是否乘坐在载具上,通过传感器判断使用者是否有疑似转动方向盘的动作。并向移动终端推送若干次消息,询问使用者是否判断正确。在经过若干次数据收集后,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自学习,实现对使用者行车状态的精确识别,为以后用手环识别疲劳状态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基于反应时间的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42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9289.3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应时间的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及检测装置,属于电子预警系统领域。将单片机连接到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反应时间采集模块、语音模块。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和反应时间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语音模块。单片机控制整个程序接收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反应时间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别进行驾驶员疲劳状态预判和终判,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语音模块向驾驶员发出相应提示和警告。本发明充分利用车辆现有设备,硬件上容易实现,可推广性较高。本发明方案较为合理,操作简单,检测过程为非接触式,对驾驶员正常驾驶干预较小。

    一种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9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15808.9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方法及系统,它属于网联混行环境下的交通安全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换道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针对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与网联人工驾驶车辆并存的驾驶环境,提出了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方法,更适用于车联网发展的进程。在单车换道决策中,通过计算临界安全距离,并与实际距离进行比较,可有效保证车辆换道过程的安全性。而且,针对隧道事故路段上游车必须换道的强制换道问题,在车辆能够安全完成换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道路资源,提高换道效率并减小对其他车辆的影响,从而提高隧道内的通行效率。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

    一种基于可穿戴式惯性测量单元的驾驶分心行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03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35591.4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式惯性测量单元的驾驶分心行为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驾驶员驾驶时的腕部加速度和腕部角速度;步骤二、根据所述腕部加速度和腕部角速度更新腕部的姿态角和腕部的四元数,并构建运动学特征向量;步骤三、将所述特征向量标准化处理后输入驾驶分心识别模型,判断驾驶员是否为驾驶分心状态,若驾驶员为驾驶分心状态,提醒驾驶员改善驾驶行为。通过可穿戴式设备进行驾驶员腕部姿态捕捉,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和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应用,当驾驶员做出对应的符合传感器数据的驾驶分心动作,就可以对腕部姿态数据进行处理并识别,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驾驶员改善其驾驶行为的目的。

    一种基于TOPSIS评价模型的车联网信息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71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84940.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OPSIS评价模型的车联网信息筛选方法,属于汽车智能交互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获取车辆驾驶数据并构建车载网联终端实时获取车联网信息,在不同驾驶场景下考虑不同车联网信息内容及提示方式对驾驶人进行提示,通过差异性检验、相关性分析确定评价指标,并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TOPSIS评价模型,对该场景下车联网信息提示方案进行评价,确定最优车联网信息提示方案,为智能网联环境下信息提示提供借鉴。

    一种基于车辆信任度的车辆纵向行驶安全距离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947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30600.1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车辆信任度的车辆纵向行驶安全距离预估方法,属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领域,通过引入车辆信任度概念,优化传统的车辆安全距离模型,车辆信任度的直接体现为驾驶人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对车辆的操控,间接体现为保持的安全车距的远近以及能否安全超车等行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涉及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无法实时保证安全距离符合驾驶人预期、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对车辆信任度的定义,即驾驶人所能发挥出的车辆性能的大小,提高了驾驶人对安全车距判断的准确性。

    基于无监督极限学习机多重聚类算法的疲劳驾驶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110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05880.0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无监督极限学习机多重聚类算法的疲劳驾驶判断方法,属于驾驶安全技术领域,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及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最佳分类簇数和各类别下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确定了在疲劳识别数据组中最佳的识别模型。再通过无监督极限学习机的特征提取非迭代算法,获得收敛于全环境最小值,得到输出矩阵;通过PCA算法充分利用了在无监督极限学习机特征提取下四种聚类算法对不同特征划分学习下的优势,将疲劳识别点识别准确度矩阵进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计算,通过归一化得分系数转化为平衡四种聚类算法在疲劳识别领域中的权重系数,使得训练集数据聚类的精度趋于平衡。

    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0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652899.0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它属于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方法难以对道路照明系统中的任意点照度进行连续准确的定量计算,导致无法对城市道路路灯的配置优化提供有效指导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的输入参数容易获取,可以对整个道路空间中的照度分布进行定量描述,提高对道路照明系统平均照度计算的准确性与连续性,便于对路灯的配置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也能够为建立照明与驾驶员视认特性的关系模型奠定基础。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