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多种车型焊装用的悬挂式点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02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11960.0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于多种车型焊装用的悬挂式点焊装置,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有悬挂架、转动件、点焊机体、第一焊钳和第二焊钳,所述悬挂架转动式连接有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内转动式连接有所述点焊机体,所述点焊机体固接有所述第一焊钳,所述点焊机体转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二焊钳。本发明通过摄像头靠近焊缝,将焊缝的位置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使得显示器的位置始终保持在上方,方便工作人员随时通过显示器得知焊缝的位置,避免显示器会随着点焊机体一起移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焊缝进行焊接。

    一种基于新型金属有机框架的超分子复合载药纳米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24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1423.4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杨英威 李鑫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新型金属有机框架的超分子复合载药纳米系统,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高水稳定性的新型金属有机框架(AZO‑MOF),AZO‑MOF通过与超分子大环结合构筑了超分子复合材料。AZO‑MOF表面的偶氮单元与环糊精(β‑CD)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复合载药纳米系统,有效阻止了药物的过早释放;原位修饰的客体分子能有效避免后修饰的繁琐过程;超分子复合物可以在受到不同类型的外部刺激后解离,包括乏氧响应和竞争客体响应,从而以可控的方式释放出金属有机框架内部的药物;偶氮的乏氧响应性也能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且本发明为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及高效治疗提供一种简便通用的方法。

    一种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9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15808.9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方法及系统,它属于网联混行环境下的交通安全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换道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针对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与网联人工驾驶车辆并存的驾驶环境,提出了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方法,更适用于车联网发展的进程。在单车换道决策中,通过计算临界安全距离,并与实际距离进行比较,可有效保证车辆换道过程的安全性。而且,针对隧道事故路段上游车必须换道的强制换道问题,在车辆能够安全完成换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道路资源,提高换道效率并减小对其他车辆的影响,从而提高隧道内的通行效率。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网联混行环境下隧道事故路段的协同换道。

    基于铰接点阻尼力与差动制动协同的拖挂式房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93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45976.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铰接点阻尼力与差动制动协同的拖挂式房车控制系统,涉及拖挂式房车的操纵稳定性领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决策控制模块及下层执行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各种传感器,用于采集行车数据并发送至所述决策控制模块;所述决策控制模块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电磁继电器及电流控制器;所述下层执行模块包括电磁制动器及可调阻尼杆。所述决策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行车数据确定所述可调阻尼杆的阻尼系数及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进而控制铰接点阻尼力及差动制动的横摆力矩;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多执行器协同控制解决了拖挂式房车蛇形摆尾失稳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可能导致的房车速度波动大、能量损耗高等问题。

    网联混行环境下基于风险耦合作用势的安全车距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43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0991.8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网联混行环境下基于风险耦合作用势的安全车距规划方法,属于车辆智能交互及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包括:通过车联网云端数据库和本车车载传感器获取本车前车信息,确定两车间的安全车头时距;将安全车头时距和本车速度输入到纵向风险修正距离公式中;基于本车速度、前车速度和质量分别计算两车速度差和前车车辆状态风险因子;并将上述各部分统一输入到风险耦合作用势值的表达式中;最后结合势值安全阈值反推本车的临界安全跟车距离。本发明提出的风险耦合作用势模型可对网联混行环境下由车辆属性、运动状态和驾驶人类型导致的前车对于本车的风险差异性进行精准解析,进而为不同类型和运动状态本车的安全跟车距离提供合理的规划方法。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识别车辆可行驶区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1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911188373.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汽车环境感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识别车辆可行驶区域的方法。具体包括采集点云数据及有序化、分割地面点云、拟合左右道路边界、寻找最危险点形成初期安全行驶区域、修补初期安全行驶区域,形成最后的安全行驶区域等六个部分。本发明采用栅格化的思想处理道路边界数据,有效降低异常点所占的权重,有利于拟合出更符合实际的道路边界。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拟合道路边界,相比常用的最小二乘法,该方法最大限度的去除噪声点与异常点的影响,有利于拟合出真实的道路边界。运用最危险点的思想,只关注会造成危险的点云,成功将数量数十万的点云数据化简为数百个点云,极大的减轻了计算量,显著的提升了实时性。

    一种基于传感器融合的目标检测及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6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30797.6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融合的目标检测及追踪方法,包括:通过车载传感设备获取周围目标物的状态信息,分别对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对所述车载传感设备所包括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进行外参数标定;采用匈牙利算法对所述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各自采集的数据进行目标匹配;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完成数据匹配的目标进行追踪,得到周围多目标的运动轨迹。该方法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融合丰富了目标物信息,解决了单一传感器检测目标信息不够充足的问题;通过实施追踪技术解决漏检、遮挡问题,且便于多目标分析;整套方案检测精度较高,实时性好。

    一种基于LeakyRelu激活函数的卷积神经网络单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997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845921.0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LeakyRelu激活函数的Faster RCNN卷积神经网络单目标识别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elu激活函数即LeakyRelu激活函数,该函数更好地保留了图像数据信息,更有利于对图像特征的提取。将该函数应用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对图像中的目标物进行检测与提取的领域,使检测准确率得到了提高。该方法提高了现有的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算法检测的准确率,解决了目前采用relu作为激活函数的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与检测上所带来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