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结构、布局图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29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308673.6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集成电路结构、布局图方法和系统。IC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中的第一多个金属区段,位于第一金属层上方的第二金属层中的第二多个金属区段,以及位于第二金属层上方的第三金属层中的第三多个金属区段。第一多个金属区段和第三多个金属区段中的金属区段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多个金属区段的金属区段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三多个金属区段的节距小于第二多个金属区段的节距。

    非平面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16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446592.4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非平面半导体器件诸如为具有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电连接至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将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电连接至各种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和/或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其它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然而,在其它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与这些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隔离。这种隔离防止了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与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之间的电连接。

    集成电路、用于形成集成电路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39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176345.2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一种集成电路结构包括第一阱、以及第一注入集合和第二注入集合。第一阱包括第一掺杂剂类型、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相邻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第一注入集合在第一阱的第一部分中,并且第二注入集合在第一阱的第二部分中。第一注入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注入被配置为耦合至第一电源电压。第二注入集合中的每个注入具有不同于第一注入集合的第一掺杂剂类型的第二掺杂剂类型。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集成电路、用于形成集成电路的系统和方法。

    半导体装置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22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0480724.4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半导体装置结构。半导体装置结构包含介电层。半导体装置结构亦包含栅极堆叠结构于介电层中。半导体装置结构更包含半导体线,且栅极堆叠结构围绕部分的半导体线。此外,半导体装置结构包含接点电极于介电层中,且接点电极电性连接至半导体线。接点电极与栅极堆叠结构自半导体线朝相反方向延伸。

    集成电路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22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0669088.X

    申请日:2017-08-08

    Abstract: 一种集成电路包括衬底以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组功能胞单元(functional cell unit)。每一所述功能胞单元包括具有不同阈值电压的一对功能单元以及位于其所述功能单元(functional cell)之间的填充单元(filler cell)。所述第一组功能胞单元中的所述功能胞单元的数目等于或大于第二组功能胞单元的数目,每一所述第二组功能胞单元包括具有不同阈值电压且彼此贴靠(abut)的一对功能单元。如此一来,能够减小所述集成电路的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