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面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16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446592.4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非平面半导体器件诸如为具有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电连接至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将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电连接至各种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和/或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其它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然而,在其它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与这些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隔离。这种隔离防止了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与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之间的电连接。

    制作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2283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711103608.7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一种自对准通孔及利用由双重沟槽约束的自对准工艺形成所述通孔来制作半导体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沟槽及在所述第一沟槽中沉积第一金属。此后,所述工艺包括在第一金属之上沉积介电层,使得所述介电层的顶表面处于与第一沟槽的顶表面实质上相同的水平高度。接下来,形成第二沟槽且通过蚀刻介电层的被第一沟槽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的重叠区暴露出的部分来形成通孔。通孔暴露出第一金属的一部分,且在第二沟槽中沉积第二金属,使得所述第二金属电耦合到所述第一金属。

    用于FinFET器件的掩埋金属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152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446618.5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半导体器件包括:掩埋金属线,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中;第一介电材料,位于掩埋金属线的第一侧壁上,和第二介电材料,位于掩埋金属线的第二侧壁上;第一多个鳍,设置为邻近掩埋金属线的第一侧壁;第二多个鳍,设置为邻近掩埋金属线的第二侧壁;第一金属栅极结构,位于第一多个鳍上和掩埋金属线上,其中第一金属栅极结构延伸穿过第一介电材料以接触掩埋金属线,以及第二金属栅极结构,位于第二多个鳍上和掩埋金属线上。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用于FinFET器件的掩埋金属和方法。

    非平面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1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446625.5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非平面半导体器件诸如为具有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电连接至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将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电连接至各种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和/或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其它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然而,在其它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与这些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隔离。这种隔离防止了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与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之间的电连接。

    非平面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1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811446592.4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非平面半导体器件诸如为具有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电连接至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将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电连接至各种非平面半导体器件和/或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其它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然而,在其它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可以与这些各个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隔离。这种隔离防止了一个或多个金属轨导体与这些非平面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源极和/或漏极区域之间的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