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2184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25954.8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1/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集成电路放大系数工艺改进方法,包括常规工艺制作BJT与JFET相兼容的双极集成电路的基本电路的步骤、在基本电路上制作电极引线步骤、以及后续工艺整理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电路上制作电极引线的步骤为:1、接触孔一次光刻及刻蚀;2、孔氧化;3、淀积氮化硅;4、接触孔二次光刻及孔二次刻蚀,5、溅射纯铝,6、光刻刻蚀形成电极引线(25)及压焊点。本发明且具有如下优点:(1)能有效的释放氮化硅介质膜的应力,使其与此类双极电路的特性相匹配;(2)有效预防PNP管放大系数的衰减,稳定PNP管放大系数;(3)技术途径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84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425954.8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1/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集成电路放大系数工艺改进方法,包括常规工艺制作BJT与JFET相兼容的双极集成电路的基本电路的步骤、在基本电路上制作电极引线步骤、以及后续工艺整理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电路上制作电极引线的步骤为:1、接触孔一次光刻及刻蚀;2、孔氧化;3、淀积氮化硅;4、接触孔二次光刻及孔二次刻蚀,5、溅射纯铝,6、光刻刻蚀形成电极引线(25)及压焊点。本发明且具有如下优点:(1)能有效的释放氮化硅介质膜的应力,使其与此类双极电路的特性相匹配;(2)有效预防PNP管放大系数的衰减,稳定PNP管放大系数;(3)技术途径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53151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5350.9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1/68 , H01L23/544 , G03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544 , H01L21/6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电路P+外延图形的转移对准光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双面光刻机对硅片正面用Ⅰ号掩膜版光刻电路图形及对准标记a;(2)将正面光刻的图形中进行砷注入,形成N+图形及对准标记a;(3)用Ⅱ号掩膜版在硅片1的背面光刻对准标记b;(4)在硅片正面生长P-外延层;(5)将硅片1背面的对准标记b与Ⅲ号掩膜版对准标记对准,用Ⅲ号掩膜版在P-外延层上光刻电路图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硅片正面对准符号转移到背面的技术,以背面对准符号作为前步图形套刻的参考点,解决P+埋层外延图形漂移的对准问题,套刻精度能达到2.5µm。
-
公开(公告)号:CN102915974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25955.2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1/8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通过其中栅区预氧化、沟道区注硼、栅区注磷、以及退火工艺,实现一种用于双极与栅自对准P沟JEFT兼容的集成放大器制造方法。克服了现有的非自对准栅形成的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大,源端电阻和漂移区长度都偏大,器件取决于沟道区及漂移区的图形尺寸与掺杂浓度等缺陷。本发明的栅自对准结构的P沟JEFT管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了栅区与源/漏区自对准,减小了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及源端电阻和漏端的漂移区长度。(2)栅自对准结构P沟JEFT管输出动态电阻大、跨导与夹断电压一致性好,失调与漏电流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4497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15458.4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9/732 , H01L29/06 , H01L21/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2 , H01L29/0684 , H01L29/66234 , H01L29/662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由集电极纵向PNP管,包括P型衬底,P型衬底中心设有N-阱,N-阱外侧的P型衬底上设有外P+埋层,N-阱中心设有内P+埋层,P型衬底上方覆盖有N-外延层,N-外延层由外向内嵌有外P+隔离区、N+隔离区与内P+隔离区,外P+隔离区、N+隔离区与内P+隔离区间隔设置,外P+隔离区的底部与外P+埋层的顶部相接,N+隔离区的底部与N-阱的顶部相接;内P+隔离区的底部与内P+埋层的顶部相接;N-外延层中心还设有N-基区,N-基区上设有N+基区,N-基区中心设有P+发射区;发射极与N-阱通过深磷短接,接器件工作电压,使N-阱与P型衬底、内P+埋层形成的PN结构处于反偏状态,实现器件纵向集电自由,克服了传统纵向PNP管集电极必须固定在最低电位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15974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425955.2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1/8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通过其中栅区预氧化、沟道区注硼、栅区注磷、以及退火工艺,实现一种用于双极与栅自对准P沟JEFT管兼容的集成放大器制造方法。克服了现有的非自对准栅形成的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大,源端电阻和漂移区长度都偏大,器件取决于沟道区及漂移区的图形尺寸与掺杂浓度等缺陷。本发明的栅自对准结构的P沟JEFT管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了栅区与源/漏区自对准,减小了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及源端电阻和漏端的漂移区长度。(2)栅自对准结构P沟JEFT管输出动态电阻大、跨导与夹断电压一致性好,失调与漏电流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