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129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806841.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Inventor: 陈娟 , 隗靖昆 , 吴昶霖 , 刘浩 , 王豪 , 崔朗福 , 张庆振 , 贾龙 , 陈昌 , 陈伟 , 向刚 , 刘永 , 杨哲森 , 刘京涛 , 周建明 , 马力伟 , 高梓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样机接口、设计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核心单机虚拟样机接口、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设计方法包括:在Simulink中搭建1553B总线模型、总线控制器模型、远程终端模型、总线监视器模型,总线控制器、远程终端、总线监视器通过1553B总线模型连接,各个控制系统核心单机通过端子与终端子系统的数据交互模块进行数据的打包与解包,将终端子系统的数据打包发送给总线,总线数据解包传输给终端子系统,该总线接口模型可以对simulink中控制系统核心单机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通信的仿真。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控制系统核心单机虚拟样机接口、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Simulink搭建1553B虚拟接口模型能够解决系统级模型中缺少单机模型间数据通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42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447804.9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英 , 王世会 , 赵雄波 , 郭波涛 , 李悦 , 呼吁 , 许琦 , 王琦 , 韩利军 , 杨广慧 , 陈伟 , 韦闽峰 , 宋鹏飞 , 王栋 , 成锐 , 张昕 , 周辉 , 秦东辉 , 汪冬瑾 , 江存胜 , 刘建敬 , 马征 , 赵星宇 , 孙德胜 , 杨俊峰 , 陈红岩 , 包亮 , 傅绍文 , 马力伟 , 王嘉贤 , 曹健 , 张兴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长期在轨多模智能集成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向控所述制模块实时输入飞行器敏感的飞行数据,其中,该数据包括可供飞行器控制直接使用的具有历史相关性的多维结构化浮点数据和相对应的传感器模块的物理表征量;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飞行器敏感的飞行数据,并根据飞行器敏感的飞行数据处理得到状态数据和动作数据,并将状态数据和动作数据传输给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根据状态数据和动作数据输出运行指令,实现飞行器控制。本发明通过对飞行器长期在轨多模式状态智能控制,可动态的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473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1178.7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数转换方法、单元、数模转换器、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采样的Vtmp;确定当前的Vtmp与thresh之间的关系;若当前的Vtmp大于thresh,则确定当前的bit_cnt的值为1,Vtmp=Vtmp‑thresh;若当前的Vtmp不大于thresh,则bit_cnt的值为0;bit_cnt=bit_cnt‑1;若当前的bit_cnt+1大于1,则重新执行确定当前的Vtmp与最大阈值电压thresh之间的关系的步骤及后续步骤;若当前的bit_cnt+1小于1,则将所有转换位的值组成转换后的值,并输出转换后的值。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有效提升模数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1268.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IPC: G06F30/367 , H02M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路图级仿真的DCDC电源模块行为级SPICE模型,涉及数字仿真模型设计技术领域,包括PGOOD模块、TRACK模块、RUN模块、CTRL模块、FB模块、COMP模块和输出接口模块;所述PGOOD模块分别与所述TRACK模块和所述COMP模块相连,所述TRACK模块分别与所述FB模块、所述CTRL模块相连,所述RUN模块与所述CTRL模块相连,所述FB模块与所述输出接口模块相连。本申请的适用于电路图级仿真的DCDC电源模块行为级SPICE模型还原了某电源模块的全引脚功能,使用该模型进行仿真,可以实现受外部电阻配置输出电压值、工作模式选择、软启动配置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4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594356.0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子导航装置信息同步方法,飞行器主导航装置产生秒脉冲信号,并发送给子计算机;飞行器主导航装置将秒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刻的UTC时间,更新到主导航装置的导航信息当前帧中;飞行器主计算机每周期向主导航装置取主导航信息并发给子计算机;子计算机收到主导航装置发送的秒脉冲信号后,立即产生中断,计时t0;并接收主计算机发送的主导航信息;置接收到的第一帧的主导航信息的时间为t1;如果同步成功,则计算时延为t1‑t0;子计算机在主、子导航信息使用时时延的影响;如果同步失败,下一秒继续同步。本发明的主、子导航装置信息同步方法可精确地得到主导航数据到达子计算机的时延,为子计算机扣除时延的影响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94356.0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子导航装置信息同步方法,飞行器主导航装置产生秒脉冲信号,并发送给子计算机;飞行器主导航装置将秒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刻的UTC时间,更新到主导航装置的导航信息当前帧中;飞行器主计算机每周期向主导航装置取主导航信息并发给子计算机;子计算机收到主导航装置发送的秒脉冲信号后,立即产生中断,计时t0;并接收主计算机发送的主导航信息;置接收到的第一帧的主导航信息的时间为t1;如果同步成功,则计算时延为t1-t0;子计算机在主、子导航信息使用时时延的影响;如果同步失败,下一秒继续同步。本发明的主、子导航装置信息同步方法可精确地得到主导航数据到达子计算机的时延,为子计算机扣除时延的影响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6835.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Inventor: 陈娟 , 隗靖昆 , 吴昶霖 , 刘浩 , 王豪 , 崔朗福 , 张庆振 , 贾龙 , 陈昌 , 陈伟 , 向刚 , 刘永 , 杨哲森 , 刘京涛 , 周建明 , 马力伟 , 高梓晰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学科仿真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虚拟样机技术条件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系统模型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模型;步骤二,分析子系统模型的功能确定建模方式;步骤三,建立接口约束文件;步骤四,根据接口约束文件和子系统模型搭建模型;步骤五,通过接口约束文件连接形成整体系统模型,进行多学科联合仿真;步骤六,将按照接口约束文件建立的子模型的虚拟样机模型替换原有的模型,进行模型的替换和验证。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虚拟样机技术条件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方法,实现多学科搭建虚拟样机建模及联合仿真,通过制定接口约束文件,实现系统模型的拆分和组合搭建以及子系统模型的快速替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42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447804.9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英 , 王世会 , 赵雄波 , 郭波涛 , 李悦 , 呼吁 , 许琦 , 王琦 , 韩利军 , 杨广慧 , 陈伟 , 韦闽峰 , 宋鹏飞 , 王栋 , 成锐 , 张昕 , 周辉 , 秦东辉 , 汪冬瑾 , 江存胜 , 刘建敬 , 马征 , 赵星宇 , 孙德胜 , 杨俊峰 , 陈红岩 , 包亮 , 傅绍文 , 马力伟 , 王嘉贤 , 曹健 , 张兴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长期在轨多模智能集成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向控所述制模块实时输入飞行器敏感的飞行数据,其中,该数据包括可供飞行器控制直接使用的具有历史相关性的多维结构化浮点数据和相对应的传感器模块的物理表征量;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飞行器敏感的飞行数据,并根据飞行器敏感的飞行数据处理得到状态数据和动作数据,并将状态数据和动作数据传输给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根据状态数据和动作数据输出运行指令,实现飞行器控制。本发明通过对飞行器长期在轨多模式状态智能控制,可动态的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3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1632121.4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IPC: G06F30/367 , H01M6/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绝缘下降的热电池等效电路包括:激活回路和热电池内部等效电路;热电池内部等效电路,包括热电池激活回路电阻和热电池输出回路,热电池激活回路电阻分别与激活回路的输出端和热电池输出回路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激活回路和热电池内部等效电路来模拟热电池激活后的绝缘特性,可以用来测试相应热电池在激活后的工作情况,验证控制系统是否存在潜通路,有效避免了现有测试方式因需要多次激活热电池,导致试验成本提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1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6841.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Inventor: 陈娟 , 隗靖昆 , 吴昶霖 , 刘浩 , 王豪 , 崔朗福 , 张庆振 , 贾龙 , 陈昌 , 陈伟 , 向刚 , 刘永 , 杨哲森 , 刘京涛 , 周建明 , 马力伟 , 高梓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样机接口、设计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核心单机虚拟样机接口、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设计方法包括:在Simulink中搭建1553B总线模型、总线控制器模型、远程终端模型、总线监视器模型,总线控制器、远程终端、总线监视器通过1553B总线模型连接,各个控制系统核心单机通过端子与终端子系统的数据交互模块进行数据的打包与解包,将终端子系统的数据打包发送给总线,总线数据解包传输给终端子系统,该总线接口模型可以对simulink中控制系统核心单机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通信的仿真。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控制系统核心单机虚拟样机接口、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Simulink搭建1553B虚拟接口模型能够解决系统级模型中缺少单机模型间数据通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