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784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23955.8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基料的断面质量判定方法,该方法的冷轧基料是热轧带钢的主要产品,其断面质量主要包含凸度、楔形、局部高点,从断面检测仪表获得实测数据后,通过计算冷轧基料断面质量的多区间命中率及方差,并和设定的命中率阈值、方差阈值依次进行比较和综合,得到一等品、二等品或不合格品结论。本发明提出的冷轧基料断面质量判定方法充分考虑了下游用户对冷轧基料的真实需求,和传统的单一命中率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为冷轧基料的断面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939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92366.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连轧精轧工作辊窜辊的控制方法,属于冶金轧制自动化控制领域。所述工作辊窜辊的控制方法,以一个轧制单位为基础将轧制过程分为轧制前期和轧制后期,轧制前期工作辊窜辊采用同步等步长,窜动范围为窜辊设备极限值区间整个范围;轧制后期调整窜辊步长,后期窜辊步长大于前期窜辊步长,使工作辊在窜辊设备极限值附近的[L‑2L1,L]或者[‑L,‑L+2L1]范围内往返窜动来避开有害接触区(‑L+2L1,L‑2L1),并据此计算当前轧制带钢的窜辊位置。本发明将精轧过程中同一轧制单元的不同带钢采用不同的窜辊控制方式,改善轧制后期带钢的局部高点,延长精轧辊的轧制公里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1939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692366.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连轧精轧工作辊窜辊的控制方法,属于冶金轧制自动化控制领域。所述工作辊窜辊的控制方法,以一个轧制单位为基础将轧制过程分为轧制前期和轧制后期,轧制前期工作辊窜辊采用同步等步长,窜动范围为窜辊设备极限值区间整个范围;轧制后期调整窜辊步长,后期窜辊步长大于前期窜辊步长,使工作辊在窜辊设备极限值附近的[L‑2L1,L]或者[‑L,‑L+2L1]范围内往返窜动来避开有害接触区(‑L+2L1,L‑2L1),并据此计算当前轧制带钢的窜辊位置。本发明将精轧过程中同一轧制单元的不同带钢采用不同的窜辊控制方式,改善轧制后期带钢的局部高点,延长精轧辊的轧制公里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0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0918092.0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板带边中复合浪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浪形发生位置,沿着传动侧至操作侧的方向,将工作辊辊形依次划分为传动侧边部区域、传动侧肋部区域、中部区域、操作侧肋部区域以及操作侧边部区域;基于浪形发生位置和大小,确定相应位置的修正高度和修正宽度,分别设计传动侧边部区域、传动侧肋部区域、中部区域、操作侧肋部区域以及操作侧边部区域的辊形曲线,以减小浪形发生位置处的接触压力,消除板带浪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分段函数的方式设计了工作辊辊形,通过降低工作辊对板带边部位置和中部位置处的压下量,达到了消除板带边中复合浪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27753.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在农产品采摘领域中,提供一种农产品采摘机和农产品采摘方法,包括机械臂、升降组件、底板、工作台、转动组件和波纹管桶;升降组件的顶端安装工作台,升降组件的底端安装在底板上,升降组件带动工作台纵向升降移动;转动组件水平安装在工作台上;机械臂安装在转动组件上,机械臂支持自转;机械臂包括:收缩组件、夹具、切割组件和移动臂;收缩组件安装在转动组件上,转动组件的移动端安装在移动臂,收缩组件带动移动臂同时水平方向移动且高度方向升降;移动臂上设置夹具和切割组件,切割组件设置在夹具的上方。本采摘机工作效率高,减少了果实的掉落风险,降低了果实受损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991891.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微合金化高强钢冷轧基料全长组织均匀性方法,涉及冷轧微合金化高强钢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连铸坯进行热轧;S2:用热轧卷取机将热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S3:将热轧钢卷在卷取机上挂卷;S4:托辊上升与热卷接触,芯轴收缩并反转,将钢卷卸至托辊;S5:钢卷下机后正常进缓冷坑保温;S6:钢卷出缓冷坑后运至热轧平整机组矫直板形;S7:正常进行酸轧生产。本发明方法随着精轧出口温度和卷取温度的降低,提升了铁素体和珠光体的体积分数,使整体的相变进度提前;同时通过增加挂卷环节,钢卷外圈在卸卷前延长一段均匀冷却时间,有效缓解微合金化高强钢冷轧基料钢卷全长组织分布不均匀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85528.3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处理工艺的燃气消耗核算方法,属于能耗核算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物料跟踪系统的燃气消耗统计信息,确定每块钢板的燃气消耗量;依据确定的每块钢板的燃气消耗量,建立钢板燃气消耗数据样本库;对钢板燃气消耗数据样本库中的燃气消耗量进行特征值计算,得到不同品规钢板的燃气消耗标准值;依据不同品规钢板的燃气消耗标准值对钢板装炉加热段进行燃气消耗评估,得到燃气消耗评估结果。采用本发明,有助于准确评估和控制单块钢板的燃气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91891.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微合金化高强钢冷轧基料全长组织均匀性方法,涉及冷轧微合金化高强钢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连铸坯进行热轧;S2:用热轧卷取机将热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S3:将热轧钢卷在卷取机上挂卷;S4:托辊上升与热卷接触,芯轴收缩并反转,将钢卷卸至托辊;S5:钢卷下机后正常进缓冷坑保温;S6:钢卷出缓冷坑后运至热轧平整机组矫直板形;S7:正常进行酸轧生产。本发明方法随着精轧出口温度和卷取温度的降低,提升了铁素体和珠光体的体积分数,使整体的相变进度提前;同时通过增加挂卷环节,钢卷外圈在卸卷前延长一段均匀冷却时间,有效缓解微合金化高强钢冷轧基料钢卷全长组织分布不均匀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164674.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热轧二级系统并行的第二代通信网关确定方法,属于热轧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由MRS和NGS组成的网关系统,其中,MRS和NGS分别表示电文中转服务器和网关服务器;将MRS的其中一块网卡设置为MSC的IP地址后接入老L2交换机,用来模拟MSC与L1通讯;其中,MSC表示老L2服务器,L1表示基础自动化系统,L2表示过程控制系统;将NGS的其中一块网卡设置为L1所有IP地址后接入新交换机,用来模拟L1与MSC和PCS通讯;其中,PCS表示新L2服务器;MRS和NGS直连;在MRS配置电文中转功能,在NGS上配置MSC和PCS切换功能。采用本发明,能够在不修改原有L1和L2任何网络配置和程序的情况下实现新、老L2的并行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243272.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油膜力的热轧带钢油膜厚度计算方法,属于热轧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制定油膜测试方案,确定升速步长;轧机零调完成后,辊缝保持零点位置不变情况下,轧机升速进行油膜测试,采集工作辊转速和轧制力实测值;通过实测工作辊转速、工作辊和支撑辊直径计算支撑辊转速,实测轧制力与零调压力之差来计算油膜力;最后分机架整理出在不同支撑辊转速步长下对应的油膜力分段数据;生产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支撑辊转速和上述油膜测试数据采用线性插值计算出油膜力;最后由油膜力和轧机刚度计算出油膜厚度用于补偿辊缝。该方法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带钢加减速阶段厚差波动有效减少,厚度同板差控制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