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板带局部高点的工作辊辊形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03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239086.8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板带局部高点的工作辊辊形及设计方法。工作辊辊形包括工作辊中部区域、局部高点消除区域和工作辊边部区域。设计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最大直径辊形高度设计中部区域的二次曲线;由局部高点的位置和大小给出局部高点消除区域的范围和修正高度;由局部高点消除区域曲线在工作辊辊身端部的特征值设计工作辊边部区域的二次曲线,结合曲线连续和平滑连接条件,得到全辊身的辊形曲线。设计方法采用分段函数的方式设计工作辊辊形,通过降低工作辊对板带局部高点位置处的压下量,达到减小轧辊不均匀磨损、消除板带局部高点的目的,对工作辊边部曲线进行倒角处理,减小倒角弧线的变化率,避免因曲线剧烈变化引起的辊形磨削精度降低。

    一种钢板淬火后板形区域化表征及缺陷分析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5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96596.8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淬火后板形区域化表征及缺陷分析判定方法,包括:将待检测钢板的测量区域划分成板头区域、板尾区域以及板中区域;采集所述板头区域、所述板尾区域和所述板中区域的平直度信息,并对采集到的平直度信息进行记录;其中,采集的平直度信息包括:每一边角处的横向、纵向以及与横纵向呈45°角所在方向的斜向平直度信息,板头中部区域的纵向平直度信息,板尾中部区域的纵向平直度信息,板中左半部区域的横向平直度信息,以及板中右半部区域的横向平直度信息;基于采集的平直度信息,实现对待检测钢板的板形缺陷的分析判定。本发明不但可记录和评价淬火后高强度中厚钢板的板形质量,还能更好地为工艺改进和精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高强度板带断面轮廓和高次浪形协同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1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434505.3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板带断面轮廓和高次浪形协同控制的方法,属于冶金机械、自动化及轧制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工作辊中部区域设计、高次浪形控制区域设计和工作辊边部区域设计,其中:工作辊中部区域覆盖了板带中部范围,高次浪形控制区域覆盖了高次浪形发生位置;所述工作辊中部区域设计中的辊形曲线采用三次曲线,所述高次浪形控制区域设计中的辊形曲线采用二次曲线,所述工作辊边部区域设计中的辊形曲线采用二次曲线,三个区域的曲线平滑连接组成工作辊辊形曲线。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满足高强度、薄规格板带的断面轮廓控制要求基础上消除高次浪形缺陷,弥补了传统板形设定模型和弯窜辊板形调节手段在解决复杂板形缺陷上的不足。

    一种热连轧冲击速降补偿系数计算方法及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3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324217.2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连轧冲击速降补偿系数计算方法及补偿方法,速降补偿系数计算方法包括:根据超前速度系数、电机功率、电机时间常数、轧辊转动角速和电机转动惯量计算得到冲击速降补偿系数。热连轧冲击速降补偿方法,包括:计算得到电机转速;根据电机转速,计算得到轧辊转动角速度;利用冲击速降补偿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冲击速降补偿系数;对冲击速降补偿系数做限幅处理;利用冲击速降补偿系数及带钢冲击前的轧辊线速度计算得到补偿后的轧辊线速度。热连轧冲击速降补偿方法有效补偿热连轧机组穿带咬钢时产生的冲击速降,避免冲击速降导致的带钢厚度超标,保证了热轧产品质量,补偿后的轧辊线速度准确性高,轧辊线速度补偿效果好。

    一种消除板带局部高点的多机架工作辊窜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875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385450.1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板带局部高点的多机架工作辊窜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轧制过程中,每个机架以一定步长、方向交叉地周期往复窜辊;轧制开始时相邻机架的初始窜辊方向不同,间隔机架的初始窜辊方向相同;在每个机架周期窜辊位置的基础上,叠加一个随机修正量,不仅使得相邻机架向相反方向窜动,而且使得间隔机架异步窜辊,即间隔机架的窜辊位置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从而保证各机架产生的磨损凹槽尽量错开,最大限度地削弱不良板廓在多机架间的遗传性。采用本发明的多机架工作辊窜辊方法可改善轧辊磨损,延长轧制公里,有效消除板带边部局部高点,进而提高精轧出口板带板形质量。

    一种高强度板带断面轮廓和高次浪形协同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1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34505.3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板带断面轮廓和高次浪形协同控制的方法,属于冶金机械、自动化及轧制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工作辊中部区域设计、高次浪形控制区域设计和工作辊边部区域设计,其中:工作辊中部区域覆盖了板带中部范围,高次浪形控制区域覆盖了高次浪形发生位置;所述工作辊中部区域设计中的辊形曲线采用三次曲线,所述高次浪形控制区域设计中的辊形曲线采用二次曲线,所述工作辊边部区域设计中的辊形曲线采用二次曲线,三个区域的曲线平滑连接组成工作辊辊形曲线。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满足高强度、薄规格板带的断面轮廓控制要求基础上消除高次浪形缺陷,弥补了传统板形设定模型和弯窜辊板形调节手段在解决复杂板形缺陷上的不足。

    一种工作辊的辊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9580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40875.9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辊的辊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所述工作辊用于加工热轧板带,所述工作辊沿待加工的热轧板带的宽度方向包括两边部区域及中部区域,对两所述边部区域采用三次CVC辊形曲线控制此区域的辊形,在待轧制的热轧板带宽度范围内形成预设的工作辊的两边部区域辊形曲线;对所述中部区域的肋浪的浪形大小设置余弦曲线,并将所述余弦曲线与所述三次CVC辊形曲线叠加,在待轧制的板带宽度范围内形成预设的工作辊中部区域辊形曲线。本发明在板带的宽度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工作辊中部区域辊形曲线,使得工作辊能够控制高次浪形,改善肋浪,同时几乎不影响原三次CVC辊形曲线对凸度的调节能力。

    一种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以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1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441373.7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自动化及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以及辊形设计方法,工作辊包括工作辊中部区域和工作辊边部区域;其中,所述工作辊中部区域与板带的中部区域相对应;所述工作辊边部区域包括板带的边部区域。该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直径辊形量,设计工作辊中部区域的二次曲线;基于板带边降大小,设计工作辊边部区域的二次曲线;将工作辊中部区域和工作辊边部区域的辊形曲线进行组合,得到工作辊的全辊身的辊形曲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