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的车底运用计划编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8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10637035.X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的车底运用计划编制方法,根据车次时刻表等相关信息,在满足车底的出入场与折返等作业约束下,构建车底接续网络;以最小化运用车数与走行车公里数为目标,构建网络流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生成初始的车次链集合;考虑车底运用均衡性目标,构建基于车次链的集合分割模型,求解确定各车底执行的车次链;基于列生成算法思路设计定价子问题,生成新车次链,并基于邻域搜索生成邻域车次链;再次求解基于车次链的集合分割模型,进行迭代循环。本发明旨在高效编制跨线运营下的列车车底运用计划,保证走行车公里数和运用车辆数最小的同时提升车底运用均衡性。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的车底运用计划编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8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7035.X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的车底运用计划编制方法,根据车次时刻表等相关信息,在满足车底的出入场与折返等作业约束下,构建车底接续网络;以最小化运用车数与走行车公里数为目标,构建网络流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生成初始的车次链集合;考虑车底运用均衡性目标,构建基于车次链的集合分割模型,求解确定各车底执行的车次链;基于列生成算法思路设计定价子问题,生成新的车次链,并基于邻域搜索生成邻域车次链;再次求解基于车次链的集合分割模型,进行迭代循环。本发明旨在高效编制跨线运营下的列车车底运用计划,保证走行车公里数和运用车辆数最小的同时提升车底运用均衡性。

    面向乘客出行服务的轨道交通路网韧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4371.4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乘客出行服务的轨道交通路网韧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特性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计算表征了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韧性吸收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韧性抗毁能力和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韧性恢复能力;最后,综合轨道交通路网的韧性吸收能力、韧性抗毁能力和韧性恢复能力,评估轨道交通路网韧性。本发明根据路网受到扰动前的可达性表征吸收能力,根据路网受到扰动时的性能损失表征抗毁能力,根据路网受到扰动后的修复速率作为恢复能力,通过挖掘不同阶段路网扰动对于乘客出行服务的影响,完善了韧性理论,识别了关键站点,提高了乘客出行效率和城轨交通运营服务水平。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异常大客流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610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870157.X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异常大客流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大客流发生场景的客流时空关系和所设定的关系敏感参数,构建被预测点影响客流源时空矩阵,并设置被预测点影响客流源时空矩阵中的元素值;对预测点影响客流源时空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被预测点的客流源特征;利用被预测点的实时检测客流数据计算被预测点的流量异常趋势;根据被预测点的客流源特征、流量异常趋势基于极限学习自适应预测异常场景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断面、换乘和出站异常大客流。本发明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异常大客流的精确预测提供方法,为异常大客流组织和疏导提供技术条件,提升路网运营服务水平。

    一种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应用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21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24784.X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应用方法及其系统,属于轨道交通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模型训练方法包括对故障文本进行预处理,得到字向量和词向量;字向量包括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字向量和分词任务的字向量;词向量用于判断一个句子中的连续的两个字向量是否关联为同一个词;建立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包括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子模型、分词任务子模型和对抗训练结构;将所述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字向量和所述分词任务的字向量交替输入至所述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所述对抗训练结构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利用该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进行命名实体类别的识别,具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和识别效果。

    基于末班车时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诱导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421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30579.0

    申请日:2013-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3492 G06F17/3087

    Abstract: 基于末班车时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诱导系统及其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指挥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人机交互子系统、路径可达范围搜索子系统、可达性展示子系统和主动步进子系统等。主动步进子系统将当前时刻和当前站点当作已知条件,系统计算、搜索,得到该时刻该站对全路网的可达性,在可达性展示子系统展示。乘客通过人机交互子系统输入查询条件,系统计算,将结果展示。本发明满足了不具备网络查询条件或具备网络查询条件但目的地不明确的出行信息获取;对于错过末班车不可达的路径,提供距离目的地最近的可达车站;提供乘客要到达目的地必须最晚出行的方案;根据查询或主动发布特定时刻从路网中某一车站出发能够到达的实时路网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