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6636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0910166696.4

    申请日:2009-08-28

    Abstract: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不会使结构复杂化及运算负荷增大,能够高精度地判定由变速时联接的摩擦联接元件的μ-v特性为负斜度引起的颤振的发生。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备:变速控制机构,其通过使第三离合器联接且使第二制动器释放来进行变速;颤振判定机构,其判定由自激振动引起的颤振的发生,其中,变速控制机构具有惯性阶段判定部,当惯性阶段时间比显示出起因于负斜度特性的现象时的值时,颤振判定机构判定为发生了颤振,所述惯性阶段时间比是将下述现象数值化后的时间比,所述现象为,伴随着第三离合器的相对转速因惯性阶段的进行而减少,由第三离合器所具有的μ-v特性为正斜度特性或负斜度特性引起并以不同形式表现出的现象。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66363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66696.4

    申请日:2009-08-28

    Abstract: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不会使结构复杂化及运算负荷增大,能够高精度地判定由变速时联接的摩擦联接元件的μ-v特性为负斜度引起的颤振的发生。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备:变速控制机构,其通过使第三离合器联接且使第二制动器释放来进行变速;颤振判定机构,其判定由自激振动引起的颤振的发生,其中,变速控制机构具有惯性阶段判定部,当惯性阶段时间比显示出起因于负斜度特性的现象时的值时,颤振判定机构判定为发生了颤振,所述惯性阶段时间比是将下述现象数值化后的时间比,所述现象为,伴随着第三离合器的相对转速因惯性阶段的进行而减少,由第三离合器所具有的μ-v特性为正斜度特性或负斜度特性引起并以不同形式表现出的现象。

    自动变速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08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7232.7

    申请日:2016-03-18

    Inventor: 吉野润 八木干

    Abstract: 一种自动变速器,为4个行星、6个摩擦元件的结构,通过六个摩擦元件中、三个同时联接的组合实现前进9速的变速级。该自动变速器中,追加第四制动器(B4),该第四制动器(B4)相对于变速箱(TC)可固定将第一行星齿轮(PG1)的第一齿圈(R1)和第二行星齿轮(PG2)的第二行星齿轮架(C2)连结的第一连结构件(M1)。而且,通过七个摩擦元件中的、包含第四制动器(B4)的联接的三个同时联接的组合,追加至少一个变速级,实现前进10速以上的变速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