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43717.9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7/16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桥耦合理论的大跨度拱桥动力系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空间杆单元与空间梁单元对铁路拱桥构件进行模拟,通过构建铁路拱桥有限元模型,得到铁路拱桥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以及刚度矩阵;读取车辆部件参数,并对应每个自由度位置,通过构建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得到车辆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以及刚度矩阵;采用结构动力学法根据获得的系统特性矩阵,分别构建铁路拱桥子系统运动学方程与车辆子系统运动学方程,并采用数值积分法求解铁路拱桥在静止和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从而计算铁路拱桥各构件的动力系数;该方法理论完备,能够准确计算不同构件的动力系数,以解决铁路拱桥构件动力系数确定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95238.4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4/00 , E01D19/00 ,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4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承式拱桥及其施工方法,其中中承式拱桥将主梁和主拱肋、边拱肋固结为整体,主梁不仅承担桥面荷载,还参与结构整体受力,无需额外设置体外系杆用于平衡拱肋推力,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体外系杆多次张拉,简化了施工流程,节省施工工期,也大大减小了工程投资;而且该中承式拱桥结构形式也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列车竖向活载作用下同样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主梁梁端转角小,也能够满足超高速度的行车要求,确保高速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79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07921.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00 , E01D2/04 , E01D101/28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包括若干预应力混凝土梁段,相邻预应力混凝土梁段之间连接中跨钢箱组合梁段,位于两端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段连接边跨钢箱组合梁段;中跨钢箱组合梁段和边跨钢箱组合梁段均包括钢箱梁,钢箱梁顶部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顶板混凝土桥面板;位于边跨钢箱组合梁段的钢箱梁底部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底板混凝土板。本发明所述的连续刚构,边跨钢箱组合梁段采用双层钢箱组合梁截面形式,即钢箱梁顶板和底板上均铺设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纵向连续,不设断缝,共同参与整体受力,梁端转角减小,从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轨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改善钢-混凝土混合连续刚构的收缩徐变和梁端转角。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56853.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格构式摇摆高墩,采用四个墩柱之间通过柱间桁架联结系连接,在正常使用及小震作用下,柱间桁架联结系处于弹性状态,将四个墩柱连成一个整体,协同工作,并为格构式摇摆高墩提供抵抗水平力的侧向刚度,保证铁路行车的舒适,承担了部分结构功能;在强震作用下,能够形成分级耗能,利用柱间桁架联结系屈服耗能来减小墩柱损伤,减小墩中高阶振型区的损伤;利用四个墩柱和柱间桁架联结系形成的整体的自重保证自复位功能,在正常使用及小震作用下,不提离摇摆,在强震作用下,桩基础以上四个墩柱和柱间桁架联结系形成的桥墩主体通过摇摆隔震,以减小墩底地震反应,其具有良好的隔震及自复位效果,能有效降低墩底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969570.1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高速铁路的中承式拱桥,包括主梁、主拱肋、边拱肋、刚性系杆、主墩和边墩,主梁架设于边墩之间,且主梁为连续结构,主拱肋架设于主墩之间,边拱肋架设于主墩和边墩之间,边拱肋一端与主拱肋固定连接,边拱肋另一端支撑主梁,刚性系杆固定于边拱肋与主拱肋之间。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超高速铁路的中承式拱桥,通过边拱肋和刚性系杆的配合,以及主梁连续结构的设计,使得中承式拱桥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列车竖向活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降低了主梁产生的梁端转角,能够满足超高速度的行车要求,确保高速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尤其适用于地形平坦、地质差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49622.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围堰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钢板桩的截面宽度和截面高度,获取双排引孔的引孔半径及位置关系;B、根据获取的引孔半径及位置关系,选用适配的钻机,搭建施工平台,对引孔的轴线进行放样,施工双排引孔;C、在双排引孔内填满砂或粉质土;D、在双排引孔内安装单排的U型钢板桩并合龙形成围堰,完成钢板桩围堰施工。本发明的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对引孔进行了优化设计,能够提高钢板桩安装的稳定性,适用于大孤石等坚硬的地质情况应用实施,同时所需钻头直径小,引孔时不易偏孔,成孔精度高,能够使用移动灵活的小体型钻机,提高连续引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9352.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拱桥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燕式无推力组合拱桥设计方法、设备、介质、施工方法。本方案采用主动控制的设计理念,基于桥梁在成桥或运营阶段内应力和位移的合理状态,通过调整主梁的下料长度,主动控制拱桥结构在成桥和运营阶段的内力、反力和位移状态,减小拱脚处的负弯矩、改善拱肋应力分布,优化主墩上双排支座的反力差值;相比于传统的被动设计理论,本方法在不额外增加结构尺寸和材料用量的条件下得到满足规范限值且分布更合理的主拱及边拱应力状态,工程投资少,且计算工作量小,利于加快设计速度。采用本方案的设计方法将有利于飞燕式无推力组合拱桥这一结构体系在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高速铁路桥梁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33062.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燕中承式拱桥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中的拱桥结构体系通过将主拱肋和边拱肋通过拱座固结,拱座与主墩之间采用支座约束,具体在一侧拱座与主墩之间设置至少两排固定支座,在另一侧拱座与主墩之间设置至少两排活动支座,该拱桥结构体系采用特定施工工艺施工桥梁改善了拱脚受力问题以及支座处支反力分布不均的问题,成桥后,能够以固定支座为支点,纵向释放水平位移,上述拱桥结构体系中的各部分均处于自平衡状态,主拱肋、边拱肋和主梁形成的整体上部结构通过支座支承于主墩,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不产生任何水平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15391.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置式桥梁附属连接预埋件构造及其设计方法和预埋组件。一种内置式桥梁附属连接预埋件构造,包括套筒和置于套筒内部的连接杆,套筒用于预埋于墩身内,套筒外端用于与墩身的模板内壁齐平,连接杆外端能够从套筒内拉出或弹出,连接杆外端用于连接桥梁附属构造;当连接杆外端能够连接桥梁附属构造时,套筒能够限制连接杆向套筒外移动。桥墩的模板施工和桥墩的浇筑均对套筒和连接杆的预埋无影响,保障了套筒和连接杆的有效性,当模板拆除后,能够直接将连接杆外端从套筒内拉出或弹出后连接桥梁附属构造,而连接杆外端连接桥梁附属构造时,因套筒能够限制连接杆向套筒外移动,保证了对桥梁附属构造的稳定连接,提高了后期施工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05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34207.5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桥梁的变直径拱肋,拱肋为包括钢管和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拱肋的钢管位于拱顶部分的外径小于位于拱脚部分的外径,由此,应力调节范围大,能满足设计需求,能够节省跨中区域材料,且缩短施工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