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9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682795.X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旋摆动液压缸,包括缸体、输出转轴、缸盖及活塞及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位于缸盖中并与缸体固定连接,第一套筒上沿其径向方向上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缸盖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输出转轴内设置有相对其轴线对称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一油道位于第一套筒内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二油道位于第一套筒的一端与第二通道相连接。本发明由于采用螺旋摆动液压缸内部油道以及旋转密封,使得油路通过螺旋摆动液压缸直接连接到关节的两端,因而不需要软管就给机械手或机械臂摆动关节远端的液压用户供油,避免了液压油软管随摆动关节摆动时缠绕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65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375787.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对称型五模材料低频声波发射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声学通信、声学探测和声学超材料技术领域。装置包括金属圆台筒、五模声学超构材料、无指向性换能器和声信号发生装置;五模声学超构材料和无指向性换能器固定安装在金属圆台筒内,换能器前端面距离五模声学超构材料表面的距离介于三分之一倍工作波长和两倍工作波长之间;无指向性换能器的线缆穿过后盖连接声信号发生装置;无指向性换能器将声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声信号转换为无指向性声波,五模声学超构材料将无指向性声波进行能量汇聚,金属圆台筒起到对无指向性声波的波形调控和波前导引作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波长等于或大于出口直径的低频声波的定向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11599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54522.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张满弓 , 钱家昌 , 贾飞 , 吴涛 , 蔡琛 , 黎焕敏 , 张向东 , 游卓 , 陈猛 , 赵爱国 , 张昊 , 胡旭 , 何鹏 , 张安付 , 赵志高 , 陈虹 , 李钊 , 王鹏 , 严浩 , 张康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Mullins效应参数的优化反演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软化效应表征技术领域。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首先开展含Mullins效应材料的力学试验,提取加载、卸载载荷-位移信息;然后开展含Mullins效应有限元仿真计算,设置输出加载、卸载载荷-位移信息;再基于Isight软件搭建关联商用有限元软件的参数优化流程;最后运行优化程序,反演获得Mullins效应参数。本发明为实际应用表征Mullins效应参数提供了明确可行的流程,建立了针对橡胶软化效应的一种高效、快速的参数反演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043632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525632.9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种可在海底作业的深海无人潜航器及其使用方法。种深海无人潜航器,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潜航器主体(1)、推进模块(2)、前机械臂(3)和后机械臂(4)。本发明可通过可调浮力的潜航器主体(1)使无人潜航器在深海中实时调整运动方向;通过推进模块(2)的推力在深海中快速下潜、上浮以及巡游;通过前机械臂(3)和后机械臂(4)的上下摆动在深海中慢速巡游及实时调整左右运动方向。本发明同时具备大范围的快速运动能力、小范围准确移动定位能力以及抗洋流稳定能力,具有下潜、上浮时间短,稳定性强的特点,满足深海科学考察、环境监测、管道检测、取样、应急搜救等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799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1002.0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材料隔振器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一种超材料隔振器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侧定板、转接板、激励传递部件、侧动板、千分表以及锁紧螺杆;本装置通过对待测超材料隔振器进行预压缩,以位移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特定载荷的模拟加载。在测试隔振器侧向力学性能时,采取双隔振器侧挂对装的方式来抵消因激励产生的水平分力,保证激励方向始终垂直。传力杆保证激励准确施加于待测超材料隔振器,同时在不改变加载量的情况下,实现测试方向快速转换。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超材料隔振器实际服役时的载荷,预先获得更为准确的隔振器服役性能参数,为新型隔振器的研制、选型提供设计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1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1577433.X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对称型宽频声学金属水材料设计方法,属于声学超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金属水材料是由五模式单胞周期性排列组装形成的旋转对称圆柱形,其截面构型图中沿圆周方向的单胞数量为2N+1以及沿轴向方向的单胞数量为M,先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其工作频率上限f、高度上限h以及直径D,基于f、h以及D根据公式计算获得N、a以及M,a为单胞的六边形边长;所述金属水材料的单胞的宏观等效体积模量E和宏观等效密度ρ分别取为水的体积模量和密度,利用均匀化理论公式计算得到单胞的质量块半径r以及连接杆厚度t;基于M和a根据公式计算获得所述金属水材料的实际高度h实,则获得对于频率小于等于f有效的旋转对称型宽频声学金属水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0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454319.8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质量弹簧共振系统的振动能量俘获装置及其设计方法,该装置包括:磁性振动单元、感应体、磁性筒体和盖板;两个盖板分别安装在磁性筒体的两端;磁性振动单元内设有磁性振子;磁性振动单元安装在磁性筒体内;磁性筒体内圆周面的磁极与磁性振动单元的磁性振子外圆周面的磁极相反;感应体包括:绝缘套筒和金属线圈;金属线圈绕装在绝缘套筒外部;感应体安装在磁性振子与磁性筒体之间;金属线圈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盖板后,与外部的储能装置或负载电性连接;感应体的金属线圈与磁性振子—磁性筒体之间的磁感线发生相对运动时,金属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本发明能够将质量弹簧共振系统产生的剧烈振动的动能进行俘获收集和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26105.X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F1/3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舱内动力模块的轴承法兰隔振装置,属于超材料减振降噪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内法兰、外法兰和隔振体;隔振体通过嵌入式粘接的方式安装在由内法兰和外法兰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内法兰和外法兰之间在轴向和径向留有安全间隙,隔振装置通过其上的内法兰和外法兰分别与外部的动力模块安装法兰和动力舱外壳刚性连接,隔振体由内法兰、外法兰、动力模块安装法兰和动力舱外壳共同限位;振动发生时,隔振体通过自身形变吸收振动能量,当内法兰和外法兰之间相对位移达到预设极限后,两者经由隔振体形成刚性限位。本发明能够满足回转零件的隔振空间要求,此外,该隔振装置装配定位准确、零件互换性好、安全性高且隔振频率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25954.3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F1/3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声学探测模块自振动的隔振装置,属于超材料减振降噪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连接法兰、过渡法兰、隔振体、限位法兰和插接法兰;过渡法兰的一侧与连接法兰固定连接,过渡法兰和插接法兰具有凹槽的一侧相对布置,隔振体的两端分别嵌入过渡法兰和插接法兰的凹槽中并固定,过渡法兰下端面与插接法兰上端面之间留有间距;限位法兰具有外螺纹的一端和插接法兰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限位法兰的另一端位于由连接法兰和过渡法兰形成的环形空间内,使得限位法兰与连接法兰和过渡法兰之间具有径向限位和轴向限位间隙。本发明能够实现均匀的减振和隔振效果,同时可维持较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09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25967.0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推进电机的卡箍式隔振装置,属于超材料减振降噪技术领域。隔振装置包括卡箍环和隔振器,所述卡箍环包括上卡环和下卡环,所述隔振器采用具有周期性结构的超材料制成;所述上卡环和下卡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隔振器固定连接在上卡环和下卡环的固定连接处,所述上卡环和下卡环之间留有平行间隔。本发明的隔振效果优异、所需安装空间小、使用寿命周期长、隔振频段可控制、容易装配,其结构可以普遍推广使用于各式样的圆柱形艉部电机、制作工艺成熟的水下航行器艉部隔振装置,用以提高对水下航行器振动声辐射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