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599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254522.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张满弓 , 钱家昌 , 贾飞 , 吴涛 , 蔡琛 , 黎焕敏 , 张向东 , 游卓 , 陈猛 , 赵爱国 , 张昊 , 胡旭 , 何鹏 , 张安付 , 赵志高 , 陈虹 , 李钊 , 王鹏 , 严浩 , 张康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Mullins效应参数的优化反演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软化效应表征技术领域。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首先开展含Mullins效应材料的力学试验,提取加载、卸载载荷‑位移信息;然后开展含Mullins效应有限元仿真计算,设置输出加载、卸载载荷‑位移信息;再基于Isight软件搭建关联商用有限元软件的参数优化流程;最后运行优化程序,反演获得Mullins效应参数。本发明为实际应用表征Mullins效应参数提供了明确可行的流程,建立了针对橡胶软化效应的一种高效、快速的参数反演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8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493310.4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非线性超材料隔振器,属于超材料和减振降噪技术领域。隔振器由结构件和隔振部件组成,隔振部件起隔振和缓冲作用,采用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高分子材料,隔振部件内部具有由超材料单胞周期性排列而成超材料结构,超材料单胞的几何外形类似于半个六边形,超材料结构是由超材料单胞在垂向和水平方向周期阵列得到;结构件采用金属材料,结构件与隔振部件之间采用机械锁固与胶结的复合方式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隔振器的准零刚度非线性特征,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隔振器的固有频率,有效提高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54565.1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张满弓 , 吴涛 , 陈猛 , 钱家昌 , 蔡琛 , 黎焕敏 , 张向东 , 游卓 , 贾飞 , 赵爱国 , 张昊 , 胡旭 , 何鹏 , 张安付 , 赵志高 , 陈虹 , 李钊 , 王鹏 , 严浩 , 张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Mullins效应参数的球压痕表征方法,属于压痕实验技术领域。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包括:首先通过在球压痕实验中引入无量纲函数来建立压痕实验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含Mullins效应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上述关系的显示表达,然后开展压痕实验获得实际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最后根据无量纲函数的显示表达以及压痕实验所得载荷-位移曲线反演得到材料的Mullins效应参数。本发明的表征方法可以利用球压痕实验快速、原位、多尺度和局部表征材料的应力软化力学性质,降低了传统拉伸压缩实验的复杂性,相应提高了所得Mullins效应参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89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59894.4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锁能式位移补偿减振接管,属于舰船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减振接管包括锁能骨架、填充泡沫、内壁涂层和船用法兰;锁能骨架为两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内部加工有镂空的五边形单胞,在圆筒形结构的表面上沿周向排列的两圈五边形单胞形成一组单胞环,两圈单胞环中的五边形单胞顶边相对且互相嵌入但不相交;单胞环在圆筒形结构的表面沿轴向均匀分布;填充泡沫填充于五边形单胞之中,内壁涂层均匀分布于填充了填充泡沫后的锁能骨架的内圆周面上,船用法兰连接在锁能骨架的左右两端。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强减振接管的轴向压缩位移补偿能力,同时提升接管承载稳定性及抗冲击性能,并实现一定的管路低频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599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54522.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张满弓 , 钱家昌 , 贾飞 , 吴涛 , 蔡琛 , 黎焕敏 , 张向东 , 游卓 , 陈猛 , 赵爱国 , 张昊 , 胡旭 , 何鹏 , 张安付 , 赵志高 , 陈虹 , 李钊 , 王鹏 , 严浩 , 张康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Mullins效应参数的优化反演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软化效应表征技术领域。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首先开展含Mullins效应材料的力学试验,提取加载、卸载载荷-位移信息;然后开展含Mullins效应有限元仿真计算,设置输出加载、卸载载荷-位移信息;再基于Isight软件搭建关联商用有限元软件的参数优化流程;最后运行优化程序,反演获得Mullins效应参数。本发明为实际应用表征Mullins效应参数提供了明确可行的流程,建立了针对橡胶软化效应的一种高效、快速的参数反演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6799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1002.0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材料隔振器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一种超材料隔振器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侧定板、转接板、激励传递部件、侧动板、千分表以及锁紧螺杆;本装置通过对待测超材料隔振器进行预压缩,以位移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特定载荷的模拟加载。在测试隔振器侧向力学性能时,采取双隔振器侧挂对装的方式来抵消因激励产生的水平分力,保证激励方向始终垂直。传力杆保证激励准确施加于待测超材料隔振器,同时在不改变加载量的情况下,实现测试方向快速转换。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超材料隔振器实际服役时的载荷,预先获得更为准确的隔振器服役性能参数,为新型隔振器的研制、选型提供设计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5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93312.3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材料力学性能统一表征方法,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首先测量样品的尺寸参数;然后利用静动态综合试验获得样品的力-位移-时间曲线数据,其次在基于化学反应的材料弹性本构模型中输入试验过程参数,再将力-位移-时间曲线数据导入基于化学反应的材料弹性本构模型,最后通过优化算法自动拟合本构模型中的各项参数。本发明通过一个统一的模型解释了材料和结构的多种静动态力学性能,可以解决工程应用中复杂非金属结构的多种力学性能因交错在一起而造成分别试验和预测时的不准确和脱离工程实际的问题,拓宽了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并为力学超材料技术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88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1910493310.4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非线性超材料隔振器,属于超材料和减振降噪技术领域。隔振器由结构件和隔振部件组成,隔振部件起隔振和缓冲作用,采用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高分子材料,隔振部件内部具有由超材料单胞周期性排列而成超材料结构,超材料单胞的几何外形类似于半个六边形,超材料结构是由超材料单胞在垂向和水平方向周期阵列得到;结构件采用金属材料,结构件与隔振部件之间采用机械锁固与胶结的复合方式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隔振器的准零刚度非线性特征,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隔振器的固有频率,有效提高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893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359894.4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锁能式位移补偿减振接管,属于舰船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减振接管包括锁能骨架、填充泡沫、内壁涂层和船用法兰;锁能骨架为两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内部加工有镂空的五边形单胞,在圆筒形结构的表面上沿周向排列的两圈五边形单胞形成一组单胞环,两圈单胞环中的五边形单胞顶边相对且互相嵌入但不相交;单胞环在圆筒形结构的表面沿轴向均匀分布;填充泡沫填充于五边形单胞之中,内壁涂层均匀分布于填充了填充泡沫后的锁能骨架的内圆周面上,船用法兰连接在锁能骨架的左右两端。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强减振接管的轴向压缩位移补偿能力,同时提升接管承载稳定性及抗冲击性能,并实现一定的管路低频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679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710031002.0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材料隔振器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一种超材料隔振器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侧定板、转接板、激励传递部件、侧动板、千分表以及锁紧螺杆;本装置通过对待测超材料隔振器进行预压缩,以位移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特定载荷的模拟加载。在测试隔振器侧向力学性能时,采取双隔振器侧挂对装的方式来抵消因激励产生的水平分力,保证激励方向始终垂直。传力杆保证激励准确施加于待测超材料隔振器,同时在不改变加载量的情况下,实现测试方向快速转换。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超材料隔振器实际服役时的载荷,预先获得更为准确的隔振器服役性能参数,为新型隔振器的研制、选型提供设计参考和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