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圆弧结构加工工装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87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47499.2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部件圆弧结构加工工装及加工方法,所述工装中,若干待加工的工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通过工件压装单元固定安装在工件安装板正面,工件压装单元上设有基准侧沿,基准侧沿为调整工件安装位置的基准,车刀位于呈圆形分布的工件的中心位置,所述车削卡盘与工件安装板背面连接;所述加工方法通过工件压装单元将若干工件呈圆周方向安置在固定安装板上,确定工件的加工位置后将其通过工件压装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车削卡盘带动工件旋转,并控制车刀沿轴向直线移动完成圆弧结构车削加工。本发明通过以车代铣及以车代镗的方式加工零件圆弧结构,加工效率高,零件圆弧表面加工质量好,加工灵活性强。

    伺服驱动压合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16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66672.4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压合装置,解决了压合专机压合过程的动力源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安装座、伺服电机、双向滚珠丝杠螺母副、双向滚珠丝杠螺母副驱动的两个凸轮滑块、滑块、称重传感器、外基准限位块、内基准限位块、接头式压注油杯、由V型凸导杆和V型凹导板组成的纵向导向机构、撞块、行程开关、轴、支撑型滚轮、直通式压注油杯等,本装置可根据产品压合工艺要求,实现凹模向上移动的不同位置需求,从而可完成多次翻边,实现压合,称重传感器会适时反馈给控制系统不同位置的压合力的状况。

    预翻边设备及预翻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081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45668.0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翻边设备,由底座、底部凹模部分、压料部分、翻转机构部分、平衡锁紧组件、镶块翻边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底部凹模部分由凹模、外板定位板、外板确认装置、内板确认装置组成,外板定位板固定连接在凹模的外沿位置,凹模底面与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外板确认装置及内板确认装置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面;其解决了有机器人套合需求的盆形压合产品,三个方向压合前角度在115度以上,不能通过一套压合模完成产品压合的问题。

    带型面镶块异形凹模孔的精确线切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8192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110457801.7

    申请日:2011-12-31

    Inventor: 邓燕 李悦 王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型面镶块异形凹模孔的精确线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凹模孔宽≥6mm,数控加工型面时精加工穿丝孔,按直边拉直,按穿丝孔对心,线切割凹模孔;凹模孔宽<6mm,数控加工型面时直接做一工艺孔,钻凹模孔穿丝孔,按直边拉直,按工艺孔对心,过尺寸线切割凹模孔;凹模孔宽<6mm,且无拉直面,数控加工型面时直接做两工艺孔,钻凹模孔穿丝孔,按两孔拉直,按其中一孔对心,过尺寸线切割凹模孔。其将镶块异形凹模孔按孔宽是否≥6mm及是否有拉直面分类,通过数控做出穿丝孔、工艺孔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利用孔自动对心功能,实现带型面镶块异形凹模孔的精确线切割。

    一种氢能源汽车整车气路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67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53590.1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能源汽车整车气路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储气装置、气体增压装置、输送装置、压力监测装置和整车注气装置,输送装置包括多根气管和电磁阀组,气体增压装置通过气管分别连通储气装置和整车注气装置,电磁阀组设置于气管上,压力监测装置设置于气体增压装置和整车注气装置之间的气管上,储气装置、气体增压装置、电磁阀组、压力监测装置和整车注气装置均电连接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气体增压装置将气体增压后注入总装后的整车气路、使用压力传感器对整车气路进行保压检测,通过压力值是否变化判断整车气路是否存在漏点,方便快捷、准确性高。

    带型面镶块异形凹模孔的精确线切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819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57801.7

    申请日:2011-12-31

    Inventor: 邓燕 李悦 王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型面镶块异形凹模孔的精确线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凹模孔宽≥6mm,数控加工型面时精加工穿丝孔,按直边拉直,按穿丝孔对心,线切割凹模孔;凹模孔宽<6mm,数控加工型面时直接做一工艺孔,钻凹模孔穿丝孔,按直边拉直,按工艺孔对心,过尺寸线切割凹模孔;凹模孔宽<6mm,且无拉直面,数控加工型面时直接做两工艺孔,钻凹模孔穿丝孔,按两孔拉直,按其中一孔对心,过尺寸线切割凹模孔。其将镶块异形凹模孔按孔宽是否≥6mm及是否有拉直面分类,通过数控做出穿丝孔、工艺孔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利用孔自动对心功能,实现带型面镶块异形凹模孔的精确线切割。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薄板零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581490.3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薄板零件制造方法,属于薄板零件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铝合金薄板坯料预热至固溶热处理温度范围内,在固溶热处理温度范围内保温一段时间,使铝合金薄板坯料能够完全被固溶热处理;步骤S2,将经过固溶热处理的铝合金薄板板料转移至淬火介质中,并在淬火介质中停留一段时间,以铝合金薄板坯料的临界冷却速率冷却铝合金薄板板料;步骤S3,将淬火后的铝合金薄板坯料转移至成形装备中,使铝合金薄板坯料在室温下完成铝合金薄板零件的成形;步骤S4,将成形后的铝合金薄板零件预热至人工时效温度范围内,在人工时效温度范围内保温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以获得最终态的材料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