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546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595515.5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入射角实时测量系统、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属于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总成,其包括感光板,所述感光板上通过支撑杆连接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感光板几何中心的垂直投影重叠,当太阳照射在所述遮光板上会在感光板形成阴影区域,所述感光板包括:透光层和基底层,所述透光层和基底层之间设置有感光层,所述感光层由若干光敏电阻阵列而成,若干所述光敏电阻与微电路集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微电路集成模块与终端电性连接。本专利能够快速反应测得太阳与人眼的角度,来实现智能遮阳板的快速智能区域遮光,以此推动智能遮阳板技术上车应用;驾驶员视野范围得到最大的保护,提高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0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13959.8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膜电极、电池和车辆,所述自支撑膜电极提升现有材料体系的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生产能耗,厚度可调控,重构适应离子传输和电子传导体系的面密度和孔隙率,以及适于电化学稳定性的自支撑膜粘结剂,结合自支撑膜的电极结构特点,对所述的自支撑膜电极进行失效监控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51655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84478.1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监控方法,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监控方法逻辑实现和集成的装置,以及包含所述电池安全监控系统的车辆。在保证充电、放电和通信等基本功能实现基础上,结合电池的电化学特征,设定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监控目标值,获取实际运行场景的电池管理系统状态,通过故障诊断辨识影响电池管理系统正常工作的失效和危险,判断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异常是否达到安全监控目标值,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监控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监控模块和执行器模块,解决了过压、过流和过压等不安全管理问题,降低危害发生概率,提高车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44108.6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42 , B60L58/26 , B60L58/27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池总成,下箱体总成与车身底盘一体集成,所述下箱体总成的下箱边壁围设有容纳腔;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下箱体总成的容纳腔内;集成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下箱体总成容纳腔内;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式采集所述电池模组的数据信号,与所述集成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式交互数据,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上方;电池上箱体设置在电池模组和下箱体总成上部;所述下箱体总成与上箱体总成之间的间隙区域填充有冷却液,其中,所述上箱体通过密封面与下箱体总成固定连接。电动车辆的集成度明显提高;电池冷却效果明显提升,电池安全性能明显提高;电池零部件数量明显减少,重量减轻,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01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1150243.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获取安全模型和安全监控目标;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目标检测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根据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值,确定安全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车辆动力电源的安全监控,保障不同运行场景下动力电源系统的安全,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54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595515.5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入射角实时测量系统、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属于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总成,其包括感光板,所述感光板上通过支撑杆连接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感光板几何中心的垂直投影重叠,当太阳照射在所述遮光板上会在感光板形成阴影区域,所述感光板包括:透光层和基底层,所述透光层和基底层之间设置有感光层,所述感光层由若干光敏电阻阵列而成,若干所述光敏电阻与微电路集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微电路集成模块与终端电性连接。本专利能够快速反应测得太阳与人眼的角度,来实现智能遮阳板的快速智能区域遮光,以此推动智能遮阳板技术上车应用;驾驶员视野范围得到最大的保护,提高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0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413959.8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膜电极、电池和车辆,所述自支撑膜电极提升现有材料体系的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生产能耗,厚度可调控,重构适应离子传输和电子传导体系的面密度和孔隙率,以及适于电化学稳定性的自支撑膜粘结剂,结合自支撑膜的电极结构特点,对所述的自支撑膜电极进行失效监控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0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73914.6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装置及电动车辆,该液冷装置用于传导电池单体的热量,液冷装置包括承载板及侧板,承载板被配置为承载电池单体,承载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连通,并形成用于流通冷却液的第一流道,承载板能够由电池单体的底部传导热量,侧板连接于承载板,当电池单体承载于承载板上时,侧板与电池单体的侧壁贴合,侧板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通,并形成用于流通冷却液的第二流道,侧板能够由电池单体的侧面传导热量,从而增加电池单体的不同位置的温度均匀性,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使得具有该液冷装置的电动车辆的保养成本得到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1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1243629.8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冗余供电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及与其连接的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一储能模块及第二储能模块,分别外接至少一个车辆负载装置;第一控制模块监测各车辆负载装置的第一供电参数,确定第一供电参数低于相应冗余阈值的第一车辆负载装置,并确定与第一车辆负载装置连接的目标储能模块,向目标储能模块发送冗余供电控制信号,目标储能模块接收到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的冗余供电控制信号时向对应连接的第一车辆负载装置进行冗余供电。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车辆依赖同一冗余供电模块,当系统发生单点失效时冗余供电失效的问题,增强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50243.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获取安全模型和安全监控目标;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目标检测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根据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值,确定安全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车辆动力电源的安全监控,保障不同运行场景下动力电源系统的安全,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