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96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20345.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流压缩机性能模型构建方法,涉及轴流压缩机的仿真模拟设计领域,包括:S1、对基元级轴流压缩机的各部件进行分体建模;S2、计算各部件的效率损失,以通过反计算的方式得到基元级轴流压缩机的实际压升系数;S3、基于实际压升系数核算基元级轴流压缩机模型的出口气体参数,以完成对基元级轴流压缩机的参数评估和性能预测;S4、基于参数评估和性能预测的结果对各部件的组合进行参数配置,完成基压级轴流压缩机模型的封装;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流压缩机性能模型构建方法,解决了传统轴流压缩机仿真模型无法进行级间分析,只能进行设备整体分析,性能预测方法粗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4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20344.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F30/27 , G01M9/02 , G01M9/08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的试验排程优化方法及试验排程优化系统,涉及风洞系统试验领域,包括:建立风洞系统试验系统机理模型,根据系统组成定义其模块化架构,描述任务执行与设备响应机理;采用离散过程规划算法或者排程算法构建排程算法模型;通过排程逻辑驱动程序调用排程算法模型、风洞试验系统机理模型;与软件平台进行关联和/或集成,构建组态化的可视化监控界面;通过图形界面应用软件,集成排程逻辑驱动程序,封装数学模型和机理模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理模型的试验排程优化方法及试验排程优化系统,通过风洞试验运行的机理模型与试验排程优化设计结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计算量大、耗时长、试验计划制定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6013.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 B05B13/04 , B05B12/00 , G01B17/00 , G01B17/02 , G01B11/00 , B08B3/02 , B08B3/08 , B08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模型的荧光油膜喷涂系统,包括部署在五自由度运动机构Z轴的喷头自适应组件、油膜/清洗剂供应组件和可视化系统组件以及部署在工控机上的喷涂自适应控制模块,喷头自适应组件用于根据设定的喷涂参数,调整喷头与飞行器风洞试验模型之间的距离及运动路径,并通过油膜通路进行油膜喷涂;油膜/清洗剂供应组件,用于分别储存油膜和清洗剂,具有压力恒定控制功能,还用于根据液位高度提供报警功能;可视化系统组件,用于拍摄喷头喷涂过程并将拍摄图像发送至工控机;喷涂自适应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喷头的运动状态,并发送指令控制喷头到指定位置,用于发送指令控制喷头工作,还用于显示喷涂过程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49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1338684.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匀加速运动的捕获轨迹(CTS)试验速度控制方法,包括:S1、基于与六自由度机械手相配合的电机速度匀加速模型、编码器实时反馈值,通过位置控制方法中目标位置对六自由度机械手的目标运动速度进行计算;S2、对限定运动时间进行尺度变换,以得到变换后的六自由度机械手运动速度;S3、基于六自由度机械手的加速度,解算得到六自由度机械手的实际运动速度;S4、控制六自由度机械手按照实际运动速度进行运动,当六自由度机械手运动下一时刻后,返回至S1直到完成整条轨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匀加速运动的捕获轨迹(CTS)试验速度控制方法,能避免了推导外挂物模型运动速度与六自由度机械手速度间的对应关系,有效地消除试验过程中的累计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118807.6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6/22 , G06F16/2455 , G06F16/2458 , G06F16/25 , G06F16/27 , G06F16/28 , G06F1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实时数据高效采集存储系统,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包括:分布式采集层,其包括多个分别接入多种风洞数据源的节点服务器;多采多存层,其包括多个中心服务器;采存中间件,其服务端分别部署在多个中心服务器上;所述采存中间件的客户端分别部署在多个节点服务器上;分布式存储层,其包括与多个中心服务器进行连接的数据库群;本发明支持风洞多类型多协议方式的数据分布式采集和分布式存储,实现系统对大批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数据的高效并行存储,最终实现风洞实时数据从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的全数据链路贯通,为风洞试验管理系统与风洞现场信息系统的融合,风洞全链路贯通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58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627327.0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机翼风洞试验模型弹性变形的单目视频高精度测量方法,利用机翼风洞试验模型的相邻两截面间相对变形属线弹性小变形的特性,本发明基于叠加原理,从翼根出发依次算出各截面的转角与变形时标记点的Y坐标值,再用现有单目视频测量方法,将变形时标记点的Y坐标值带入共线方程,依次得出各截面上标记点的变形数据。本发明极大地减小了机翼风洞试验模型弹性变形的单目视频测量误差,只需采用单个相机,即可取得多目视频测量的精度,既降低了测量设备的硬件成本,又避免繁琐的多目视频测量的同名点匹配工作,尤其适于在相机安装位置受限的环境使用,因此具有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0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1268388.9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一种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及加载方法,该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包括一个力系监测头、一个加载头外筒、一个锥套、一个测量基准架以及一个压盖,该力系监测头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该加载头外筒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二开口,且该加载头外筒是中空式,该锥套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内部,并且该锥套具有一个容纳腔,以供容纳一个天平,该测量基准架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前端,该压盖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以用于将该锥套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内部,并且在该外筒和该测量基准架分别在制作后组装在一起,能够降低该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的制造难度和节约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03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5854.0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模型绕流密度投影场的视频测量方法,通过测量非平行光经过扰动流场的偏折角,建立了扰动流场折射率与偏折角间的量化关系,使用解析表达式直接计算扰动流场对应位置的密度投影量值,计算复杂度远远小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密度投影场分析方法,还避免了离散数据微分运算可能带来的误差放大和峰值丢失的问题,为密度投影场的定量分析提供一条新途径。使用该方法进行风洞试验模型绕流密度投影场测量时,解决了传统纹影和阴影技术定量化不足、干涉测量技术抗干扰能力差、波面传感器空间分辨率不够及现有BOS技术的缺陷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20351.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阎成 , 王博文 , 黄叙辉 , 刘大伟 , 马世鹏 , 邓晓曼 , 李聪健 , 洪兴福 , 彭鑫 , 田富竟 , 李多 , 徐涛 , 方亮 , 高鹏 , 张昌荣 , 张胜 , 张文 , 桑博 , 唐小力
IPC: G06F30/28 , G01M9/02 , G01M9/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数字化运维系统,涉及风洞气动试验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数字化运维系统内核构建的服务层;通过设备基础信息库和运维历史数据库构建的数据层;通过运维应用桌面端、三维演示桌面端、运维应用网页端构建的交互层。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数字化运维系统,用来实现风洞试验准备阶段的智能匹配、分析、处理和管控等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数字化运维系统,实现风洞试验准备阶段的智能匹配、分析、处理和管控等功能;试验运行阶段的态势监测、故障诊断业务功能,支撑风洞的数字化运维业务功能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0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0290.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C21/00 , G01C21/16 , G01M9/06 , G01P15/125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大量程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高精度姿态测量方法,属于风洞试验中姿态与轨迹测量的传感器领域;方法包括:S1、试验模型内置大量程(以解决振动冲击所致的削峰误差)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测量其俯仰与滚转角;S2、按高精度角度分辨率设计加速度计的最小电流;S3、确定最大量程、瞬态测角量程对应的最大电流;S4、建立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将加速度计输出电流转换为抗干扰的时序脉冲信号;S5、创建时序脉冲信号的滑窗俯仰与滚转角度计算法,解决兼具大量程、高精度与高测姿数据更新频率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导了“滚转机构置于俯仰机构上的模型支撑方式”的迎角与侧滑角计算公式,实现了高振动噪声环境下的高精度姿态实时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