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8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34711.6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天平时间相关数据修正的高速连续式风洞运行方法。该高速连续式风洞运行方法包括:确定试验马赫数M;获取天平初读数;获取目标马赫数M下的0°迎角天平读数;进行重复性试验;获取天平末读数;进行重复性试验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分析,寻找重复性试验数据关键车次;获得天平时间相关数据修正结果。该高速连续式风洞运行方法,能够有效消除高速连续式风洞长时间运转带来的温度变化和时间变化所引起的天平零点漂移,压缩机一次启动可以连续吹风多条极曲线,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效率,对于发挥高速连续式风洞优势,降低频繁关车重启对压缩机造成的影响,提高试验效率,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34109.5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稳定段压力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包括:标准压力源,其输出端连接风洞中的压力传感器;网络交换机,其分别连接有数据采集仪、串口服务器、上位机;所述数据采集仪与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与压力传感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充分覆盖风洞中所有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区间,方便移动,集成度高,能够快速的接入风洞系统,能够在不影响原有数采系统下对风洞众多压力传感器进行快速批量离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93256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300756.2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杜宁 , 袁平 , 芮伟 , 于丰 , 易凡 , 张健 , 金志伟 , 张林 , 饶正周 , 秦建华 , 龙秀虹 , 马永一 , 郁文山 , 苏北辰 , 陈龙 , 蒋婧妍 , 杨兴锐 , 严翔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暂冲型引射式跨声速风洞流场控制结构及方法。该控制结构将风洞流场控制分解为主引压力控制和总压静压控制两部分,由设定值计算模型、主引控制器、流场控制器三个模块构成。在主引压力控制部分,采用主调压阀控制主引压力。在总压静压控制部分,通过主排气阀和栅指控制总压和静压。设定值计算模型由一维变截面管道非定常欧拉方程组构成,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风洞模型求解主引压力设定值和静压设定值。使用分段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构成主引控制器,调节主引射器出口处的主引压力。以模型姿态前馈动态矩阵控制方法为核心构成流场控制器,调节稳定段的总压和试验段的静压。该控制方法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试验阶段马赫数的变化控制到了0.001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04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30341.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张鹏 , 吴军强 , 张林 , 魏志 , 孙检平 , 杨兴锐 , 曹宇晴 , 孙宁 , 谢艳 , 杨国超 , 蒋鸿 , 蒋婧妍 , 杨振华 , 姚波 , 金志伟 , 杜宁 , 殷造林 , 陈星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风洞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精准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静态时,给同量程、同类型的多个传感器输入多组标准值并得到其对应的测量值数组,随后程序判断测量值是否在风洞试验要求的测量精度范围内,将对应的多组测量值之间的相互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建立神经网络差值预测模型,在试验状态下,通过神经网络差值预测模型,得到预测差值数据,再将其与计算实时差值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实行表决法,将超过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值进行否决,对符合预测标准的测量值进行求和取平均,得到传感器测量最优值,从而提高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118807.6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6/22 , G06F16/2455 , G06F16/2458 , G06F16/25 , G06F16/27 , G06F16/28 , G06F1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实时数据高效采集存储系统,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包括:分布式采集层,其包括多个分别接入多种风洞数据源的节点服务器;多采多存层,其包括多个中心服务器;采存中间件,其服务端分别部署在多个中心服务器上;所述采存中间件的客户端分别部署在多个节点服务器上;分布式存储层,其包括与多个中心服务器进行连接的数据库群;本发明支持风洞多类型多协议方式的数据分布式采集和分布式存储,实现系统对大批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数据的高效并行存储,最终实现风洞实时数据从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的全数据链路贯通,为风洞试验管理系统与风洞现场信息系统的融合,风洞全链路贯通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95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06904.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型倾角测量装置的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包括地面校准装置和模型校准装置;地面校准装置为固定在地面的地面测试平台;模型校准装置为安装在试验模型内腔的模型测试平台。校准方法基于校准装置,校准对象为模型倾角测量装置,模型倾角测量装置集成有石英倾角仪和振动传感器;校准过程中模型倾角测量装置通过RS‑422通讯协议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本发明的模型倾角测量装置的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获得了石英倾角仪的静态校准公式和滤波截至频率,获得了振动传感器的带通截至频率,实现了动态环境下风洞模型俯仰角的高精度测量的模型倾角测量装置的校准,为开展相关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04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230341.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张鹏 , 吴军强 , 张林 , 魏志 , 孙检平 , 杨兴锐 , 曹宇晴 , 孙宁 , 谢艳 , 杨国超 , 蒋鸿 , 蒋婧妍 , 杨振华 , 姚波 , 金志伟 , 杜宁 , 殷造林 , 陈星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风洞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精准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静态时,给同量程、同类型的多个传感器输入多组标准值并得到其对应的测量值数组,随后程序判断测量值是否在风洞试验要求的测量精度范围内,将对应的多组测量值之间的相互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建立神经网络差值预测模型,在试验状态下,通过神经网络差值预测模型,得到预测差值数据,再将其与计算实时差值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实行表决法,将超过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值进行否决,对符合预测标准的测量值进行求和取平均,得到传感器测量最优值,从而提高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9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206906.5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1米量级高速风洞试验的模型倾角测量装置。本发明的适用于1米量级高速风洞试验的模型倾角测量装置基于高精度石英倾角仪,集成了振动传感器、陀螺仪和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多物理量敏感与数据融合补偿算法,实现了1米量级高速风洞试验环境下模型倾角的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的适用于1米量级高速风洞试验的模型倾角测量装置能够适用于工况恶劣复杂的高速风洞试验环境,有效减小了振动误差和干扰加速度导致的模型倾角测量误差,具有测试精度高、量程范围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242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890627.8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多执行器系统的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控制对象的曲率要求,确定所有作用点对应液压执行器的绝对伸长量;然后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定位装置安全准确地运行至目标值误差范围内;接着通过调节液压换向阀控制各液压执行器对控制对象进行逐步成型或复原操作,同时通过相应的安全联锁控制逻辑对各操作步骤进行约束;最后,控制对象按要求完成成型与复原。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适用于采用液压缸作为执行器且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定位装置进行精确定位的固定长度特种金属柔性板弯折控制系统,通过一体化控制方法,改变了现有金属板料弯折成型控制方式,突破了传统模具构型的局限,实现了控制对象的精确成型和安全复原。
-
公开(公告)号:CN10558868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05583.3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7/007 , G01M9/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扫描阀测压系统故障自动诊断检查的方法,是为了实现对电子扫描阀测压系统进行快速的、智能化的诊断检查,及时发现并定位测压系统中设备的故障。采用本方法,实现了对电子扫描阀测压系统的自动识别和智能诊断,特别是能对全封闭测压模块的快速定位和故障诊断,提高了测压试验的质量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