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8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0790.1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济南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压力传感器计量数据的校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压力传感器的原始输出信号及环境参数的同步采集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多源传感数据及动态环境特征;基于多源传感数据和动态环境特征,构建多误差耦合的综合误差模型,并通过在线参数辨识生成动态补偿系数;根据动态补偿系数和预设的置信度评估策略,对传感数据进行动态补偿校准,生成高精度压力值,高精度压力值用于表征真实环境压力测量值。采用本方法可以提高压力传感器校准中测试仪在多误差共存及复杂环境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升压力传感器计量数据校准的精度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8398.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温压表压力补偿方法,属于水下检测技术领域,该压力补偿方法包括将水下温压表接入标定装置,通入流体进行标定,控制水下温压表的实时标定温度Ti保持稳定;改变通入流体的实时标准压力Pi,获取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实时测定压力Pj;计算实时相对误差Erel;基于实时测定压力Pj和实时相对误差Erel,拟合相对误差E与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测定压力Pc的关系,将水下温压表接入生产管线,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测定压力Pc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补偿压力Pf作为计量结果。本发明可针对水下温压表的稳定工况温度和不稳定工况温度分别进行修改,得到对应不同温度的压力补偿算法,以可以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244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20719.4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深圳富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00 , B60C23/04 , G01L27/00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3/08 , G06N3/126 , G07C5/00 , G07C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轮胎压力学习故障测试方法;方法包括:实时采集胎压数据;对胎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生成异常指令;检测TPMS是否进行报警,并判断是否生成故障指令;若生成故障指令,则识别故障原因;基于故障原因,生成对应的维护建议;本发明能够确保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提高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著降低故障率,并且延长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进而为车辆行车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3800.9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模融合定位4G压力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涉及气体压力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三通分别密封连接空腔顶针、止逆阀和气压接口,气压接口与手持终端适配,机械表与三通适配安装,用于显示三通内部压力,机械表与手持终端信号连接;手持终端包括多模定位模块、4G传输模块、压力传感器和中央处理控制器,多模定位模块、4G传输模块、压力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基于4G传输功能和多模定位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融合定位和远传;既能顶针插入管腔,也可以通过管道转接口接入,实现各种管道气压数据的采集;在传感器前端安装机械压力表实现设备采集传感器的校核,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02013.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大量程缓冲机构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外壳,设置有内腔;管接头,一端与外壳的一端连接,管接头的另一端内设置有多层板缓冲器;压力芯体,设置在管接头的另一端并位于内腔中;电路板,与外壳和压力芯体连接。通过安装多层板缓冲器,多层板缓冲器通过螺纹安装,便于拆卸和维护。缓冲器的层板数可根据实际工况设定,实现在压力突变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敏感膜片的保护,满足机载液压系统大量程压力传感器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3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77075.7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压头和第一传递介质;第一套筒包括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容置孔,容置孔的孔底设置有贯通第一套筒的第一筒孔;第二套筒包括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抵接;第二端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二套筒的第二筒孔,第二筒孔与第一筒孔同轴设置;压头能够移动的设置在第二筒孔内;第一传递介质设置在第二筒孔内。本发明所述的金属基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通过第一传递介质传递压头的压力并形成密封,对密封性要求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操作更简单、测试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03033.7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成都思创睿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K1/00 , F16K37/00 , F16K27/02 , F16K31/60 , F16K1/46 , F16K41/12 , F16L19/02 , G01L9/00 , G01L19/00 , G01L19/08 , G0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痕量气体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痕量气体分析的减压阀,进气管右端连接至高压采集端的压力感应膜片;高压采集端的压力感应膜片连接至高压调节腔的左后端;低压采集端的压力感应膜片连接至低压稳压腔的右后端;出气管左端连接至低压采集端的压力感应膜片;气体经由进气管的第一进气口进气,依次经过高压采集端的压力感应膜片、高压调节腔、低压稳压腔和低压采集端的压力感应膜片,再通过出气管的第二出气口排出。本发明建立了高压采集端、高压调节腔、低压稳压腔和低压采集端,最终达到第二出气口的整个结构,仅包含一条气体流路,无其他旁路结构,确保了气体流动的持续性,大大加快气路吹扫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5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5047.0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L25/00 , A61B5/08 , G06F18/2134 , G06F18/2131 , G01L27/00 , G01L1/25 , G01L11/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压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力检测探头的高精度压力感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压力检测探头在预设时长内的压力感知数据;获取所述压力感知数据的非平稳度指标;根据所述压力感知数据的非平稳度指标,获取所述压力感知数据的不可预测度指标;获取所述压力检测探头的检测稳定度指标;根据所述不可预测度指标和所述检测稳定度指标,获取所述压力感知数据的精度补偿系数;根据所述精度补偿系数对所述压力感知数据进行修正,得到补偿后的压力感知数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基于压力检测探头的压力感知方法的压力检测精度,从而提高压力检测数据对医疗诊断的支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64753.1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苏州市维明精工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表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装置,涉及压力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传输机构、密封机构以及检测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底板、偏转座、密封推板以及密封夹板,通过密封机构使得压力表仅需要按压即可将压力表与密封机构密封连接,随后利用传输机构将压力表传输至检测机构下方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完毕后将合格以及不合格的压力表自动输送至收集箱一或收集箱二中,进而无需人工更换即可实现压力表气密性的自动化检测,有效提高压力表气密性检测效率,且密封机构中密封夹板的夹紧程度可调,即在密封垫一老化形变时密封夹板可增大偏转角度,确保密封夹板能够有效将压力表的连接端密封,进一步提高压力表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0731.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安徽新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量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差压传感器零点追踪自校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差压传感器零点追踪自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环境数据采集:通过检测模块获取当前环境参数。本发明通过设置自动清零和自校准机制,无需用户手动干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且通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引起的漂移,并进行补偿,有效保持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采用滤波算法进行计算,能够全面消除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漂移,保护和延长了芯片的使用寿命,此外设备的状态能够通过显示模块实时反馈,使得用户能够清晰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情况,从而提高对设备的使用信心和满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