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阈值校准方法、装置以及止鼾枕

    公开(公告)号:CN119555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67148.3

    申请日:2024-11-05

    Inventor: 张启飞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阈值校准方法、装置以及止鼾枕,该阈值校准方法首先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第一信号,其中,第一信号表征止鼾枕的压力值,将第一信号按第一步长,顺序截取m个第一时间窗口的信号,得到m个第二信号,再获取m个第二信号的信号能量值,最后根据m个信号能量值确定目标阈值,其中,目标阈值用于确定止鼾枕的状态,止鼾枕的状态包括在枕状态和离枕状态。因此,该阈值校准方法根据止鼾枕的压力值,自动校准目标阈值,提高目标阈值的精确性,进而减少止鼾枕状态的误判率,提高止鼾枕状态确定的精确性。

    一种多维力传感器的现场快速标定组合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59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3689.X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维力传感器的现场快速标定组合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有工作台以及顶板,工作台顶部和顶板底部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连接有标准力传感器,标准力传感器连接有钢丝绳,两根钢丝绳共同连接有加载组件;被测工业机器人末端沿X轴或Y轴方向移动或被测工业机器人末端旋转时,加载后的钢丝绳与加载前的钢丝绳存在夹角,所述装置还包括有角度识别组件。通过被测工业机器人末端的运动,实现对被测工业机器人本身的多维力传感器的加载及标定。与现有的多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相比,本发明的装置无需从被测工业机器人上拆除多维力传感器,避免引入人为的安装误差。并且,还简化了多维力传感器的标定工作,减少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一种多量程自动测试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2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850002.X

    申请日:2024-12-16

    Inventor: 李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量校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量程自动测试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测试装置中每个电气比例阀的第一端均接入气源,每个电气比例阀的第二端与其对应的前端汇流排的第一端连接;每个前端汇流排的第二端与所有气源路线的第一端连接;每个后端汇流排的第一端与所有气源路线的第二端连接,每个后端汇流排的第二端接被测设备。通过设置多个电气比例阀、多个前端汇流排、多条气源路线以及多个后端汇流排,为压力仪表测量提供了多条气体路径,通过控制电气比例阀开度来调整气压大小,为不同气源路线提供不同气压,可同时测量几种不同量程的压力仪表,并且可同步实现压力量程多点位的校验。

    一种推力测量天平倾斜角度校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7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86708.1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推力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测量天平倾斜角度校准装置及方法;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下的推力测量天平校准方法往往只针对垂直或水平状态进行,对于倾斜状态下的校准缺乏有效手段,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推力测量天平在倾斜角度使用时因受力面方向改变导致的初始零点变化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推力测量天平倾斜角度校准装置及方法,包括根据灵敏度系数和初始零点值,对推力测量天平进行修正,得到校准后的测量值;本发明通过根据输出值和已知力,计算推力测量天平在各方向上的灵敏度系数,并根据灵敏度系数和初始零点值,对推力测量天平进行修正,得到校准后的测量值,以消除倾斜使用带来的初始零点变化,提高测量精度。

    一种螺栓拧紧实验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892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249106.0

    申请日:2020-04-01

    Inventor: 张迎辉 何卫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拧紧实验加载装置,包括电动机、被测行星减速器、第一联轴器、扭矩传感器、第二联轴器和模拟拧紧加载端。其中,被测行星减速器的输入端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被测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联轴器的一端相连;第一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扭矩传感器的输入端相连;扭矩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的一端相连;模拟拧紧加载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转动与平动的转换机构和非线性弹簧,转动部分转动连接于壳体上,第二联轴器的另一端与转动部分的一端相连,非线性弹簧设置于平动部分与壳体之间。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解决螺栓拧紧装置的扭矩性能、疲劳、可靠性等实验中需要反复加载、重复试验且扭矩为非线性变化的难题。

    一种扭矩测量系统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807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462260.6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扭矩标定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扭矩测量系统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扭矩测量系统的标定装置包括主轴机构以及在其两侧对称设置的标定组件。主轴机构包括主轴,主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待标定的扭矩测量系统中的测试件,测试件测量主轴两端的扭矩T实测。标定组件包括陪试齿轮箱、扭矩仪和扭力杆,陪试齿轮箱的低速级与主轴的端部连接,扭矩仪的一端与陪试齿轮箱的高速级连接,另一端与扭力杆连接,位于主轴机构一侧的扭力杆固定,另一侧的扭力杆用于施加扭矩,扭矩仪测量陪试齿轮箱高速级的扭矩T高。该扭矩测量系统的标定装置能够实现对扭矩测量系统的精确标定,保证标定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并联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的负载精确受力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44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0676.5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一种基于并联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的负载精确受力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光跟踪仪测量安装于球窝上的反射靶球,标定力传感器安装倾角。2)基于关节力传感器的六维力解算模型,对并联调姿机构基座安装倾角进行自标定;3)姿机构按激励轨迹运行,采集观测数据,完成负载动力学参数在线辨识;4)动力学模型补偿由负载引起的非接触力,以实现末端负载的受力感知。本发明为需要机器人受力感知的场景(如主动柔顺和人机协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力解算方法,仅依靠并联机器人关节三维力传感器即可实现,无需额外安装六维力传感器,从而节约测力成本,并通过倾角补偿和参数辨识显著提升测力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