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7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95234.X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小平 , 严晓平 , 罗晓军 , 刘丹 , 邓文 , 万猛 , 陈丁 , 张成林 , 刘康 , 代岳龙 , 魏宝亮 , 孙延波 , 周杰 , 陈丹 , 张佳星 , 鲁涛 , 张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起重受限条件下超高塔区梁段安装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在下塔柱上安装主梁拼装支架;S2、将支座吊装至中塔柱上;S3、在主梁拼装支架上完成0#块主梁的拼装,牵引至设计安装位置,牵引支座至支座安装位,完成支座与0#块主梁固结;S4、对0#块主梁进行临时限位固定;S5、对1#块主梁与0#块主梁进行连接;S6、悬拼2#块主梁,对2#块主梁对应的1#斜拉索进行安装和张拉,完成塔区梁段的安装。本申请通过在下塔柱构建主梁拼装支架,采用先拼装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塔区0#块主梁,采用先吊装后偏转移动的方式安装支座,解决了超高斜拉桥塔区吊装受限的难题,降低了塔区主梁安装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76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19710.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2B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控制点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墩柱座上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竖板,竖板的内侧设有滑槽,两个竖板之间滑设有滑动单元,竖板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卷扬机,滑动单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C型卡板,C型卡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和滑槽滑动连接,支撑板的上设有棱镜组件,棱镜组件一侧耳设有挂钩,挂钩通过钢缆和卷扬机连接,固定架的一侧还设有固接板,固接板通过插杆和塔柱连接。本发明减少了司镜人员在不同测量点来回走动查看的不便,能大幅提高超高墩(塔)柱的测量的效率,且整体测量精度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34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811555042.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变宽预制桥梁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在标准中梁的两侧设计中梁可调部分,在标准边梁接近侧部设计边梁可调部分,根据标准中梁的数量n、标准中梁的宽度A、标准边梁的宽度B、直线段中梁可调部分宽度a、直线段边梁可调部分宽度b和直线段湿接缝宽度c与直线段桥梁宽度L对应关系,通过调节a、b、c和n来调整直线段桥梁宽度;根据标准中梁的数量ni、标准中梁的宽度A、标准边梁的宽度B、变宽段中梁可调部分宽度ai、变宽段边梁可调部分宽度bi和变宽段湿接缝宽度ci与变宽段桥梁宽度Li对应关系,通过调节ai、bi、ci和ni来调整变宽段桥梁宽度。具有操作性强、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34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55042.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变宽预制桥梁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在标准中梁的两侧设计中梁可调部分,在标准边梁接近侧部设计边梁可调部分,根据标准中梁的数量n、标准中梁的宽度A、标准边梁的宽度B、直线段中梁可调部分宽度a、直线段边梁可调部分宽度b和直线段湿接缝宽度c与直线段桥梁宽度L对应关系,通过调节a、b、c和n来调整直线段桥梁宽度;根据标准中梁的数量ni、标准中梁的宽度A、标准边梁的宽度B、变宽段中梁可调部分宽度ai、变宽段边梁可调部分宽度bi和变宽段湿接缝宽度ci与变宽段桥梁宽度Li对应关系,通过调节ai、bi、ci和ni来调整变宽段桥梁宽度。具有操作性强、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988045.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土搅拌桩结合钢板桩的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筑岛上的多个钻孔,钻孔内浇筑有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内插设有钢板桩,多个钢板桩连接形成封闭空间,封闭空间内设有用于稳固的支撑体系;钻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之间设有重叠区。本发明结构紧凑,能解决坚硬地质施工时难以沉桩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施工过程有效防水挡土,施工质量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12178.1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超长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导管提升的防卡装置,包括导管架,导管架上设有料斗,料斗底部连接有多个导管,多个导管包括多个第一导管和多个第二导管相互首尾连接,第一导管上设有多个可拆卸的拱形弹簧片。多个拱形弹簧片呈现灯笼状,多个导管在提升或者下降过程中,圆弧形的拱形弹簧片与钢筋笼接触触碰后,也能顺利的沿着钢筋笼往上提,过程中导管不会接触到钢筋笼。多个导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快捷。有效的保证了桩基灌注的流畅性,使桩基在灌注的过程不至于出现卡管而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大大减少了因卡管而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节省了施工时间,有效的避免了桩基灌注时的安全风险,减少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8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88045.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土搅拌桩结合钢板桩的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筑岛上的多个钻孔,钻孔内浇筑有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内插设有钢板桩,多个钢板桩连接形成封闭空间,封闭空间内设有用于稳固的支撑体系;钻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之间设有重叠区。本发明结构紧凑,能解决坚硬地质施工时难以沉桩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施工过程有效防水挡土,施工质量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3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2064.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切峡谷大跨斜拉桥的建造方法,在辅助墩墩顶梁面上设置临时扣塔,扣塔与边跨及次边跨通过临时扣索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取消边跨合龙段。施工阶段优化施工组织,使施工流向优化为“边跨‑次边跨‑0#、1#梁段‑中跨”的顺序,0#、1#梁段施工与索塔施工搭接,标准节段采用整段钢梁拼装,缩短标准节段施工工期,整体缩短上部结构施工关键线路。缩短了大跨斜拉桥建造周期,使安装时间缩短,准确度较高,能够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大跨斜拉桥施工。该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加快安装速度,使同类型斜拉桥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91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062243.8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墩柱模板偏位、控制垂直度的校核装置及其校核方法,用于对墩柱安装位置的垂直度进行检测和校核,所述墩柱模板偏位、控制垂直度的校核装置包括,激光标靶装置,其设置与位于所述墩柱安装位置的正上方,以及安装在激光标靶装置正下方位于墩柱安装位置的激光垂准仪,所述激光垂准仪利用激光垂直照射至所述激光标靶,以确定激光垂准仪所在所述墩柱的安装位置;所述激光标靶装置包括,激光标靶,其为具有一靶心的平面,所述靶心设置在所述平面的正中,以及围绕该靶心为原点向周向外围扩散形成靶向坐标;其中,所述激光标靶上还设置有第一水平测量装置,用以测量所述激光标靶的水平度。可广泛应用于施工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7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3146.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 E01D19/14 , E01D19/00 , E01D6/00 , E01D2/00 , E04G19/00 , E04G21/16 , E04G21/18 , E04G21/14 , E04G21/12 , E04G21/32 , E04G13/00 , E04G11/28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倾角变截面超高索塔中上塔柱的施工方法,中塔柱及上塔柱形成为倒Y型,施工方法包括:中塔柱起始节段利用中塔柱爬模的模板施工,其余标准节段利用爬模施工,中塔柱交汇处搭设托架,利用爬模外爬架施工交汇段;上塔柱施工时,先进行支架架体调整,然后整体安装钢锚梁,再通过液压爬模施工上塔柱。本发明通过设计下塔柱爬模拆除方法以及合理设计施工工序实现下塔柱及中塔柱的连接处顺利转换施工,工艺提升了结构稳定性,操作方便,整体防护完善,大大提高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