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2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04190.9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钢木混合结构形成的圆弧模板及其安装工艺,圆弧模板包括大曲率半径模板以及小曲率半径模板;大曲率半径模板包括设置在弯曲处两侧的模板单体,每个模板单体均包括从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的若干横向槽钢分载梁、若干竖向双拼槽钢主梁、若干横向木工字次梁、圆弧造型衬板和覆膜胶合板;小曲率半径模板包括设置在弯曲处外侧的外模板单体以及弯曲处内侧的内模板单体,外模板单体包括从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的若干横向双拼槽钢主梁、若干竖向木工字次梁、圆弧造型衬板和覆膜胶合板,内模板单体包括从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的若干竖向双拼槽钢主梁、圆弧造型衬板和覆膜胶合板。本发明为今后类似弧形结构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4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680111.7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包括温度数据采集模块、温度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和冷却循环水控制模块,温度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各温度监测点温度数据,并传输至温度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温度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冷却循环水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冷却循环水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控制器。本发明实现现场温度信息实时显示,非常方便快捷;避免了人工读取、分析温度监测数据各种误差,智能分析温度数据:数据反映及时准确,通过实时混凝土温度数据监测,及时分析掌握对应的温控措施;提高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智能温控系统应用,实现了冷却水自动调整流向,减少了人工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07761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38577.6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施工技术。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沉管隧道止水带保护装置,包括槽型钢板,所述槽型钢板的槽宽大于相邻沉管管节的拼接缝尺寸,还包括将所述槽型钢板固定于沉管管节上的定位筋条,所述定位筋条为柔性材质制成,使槽型钢板的两侧边分别安装在拼接缝两侧的沉管管节上。该保护装置安装及拆卸简单,相对于铺设钢板的保护结构减小施工难度、节约工期;且可靠的槽型钢板结构及固定方式使止水带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有效保护止水带,槽型钢板也能重复利用,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44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84828.4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压力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注浆管和排气管,所述容器具有一个洞口,所述洞口设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设有注浆通孔和排气通孔,所述注浆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浆通孔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注浆机械;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孔连接,另一端设有读数球阀;所述排气管设有持压球阀,所述持压球阀与读数球阀之间设有压力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力注浆方法。本发明使用压力表能够准确测量容器中的注浆压力,精确控制容器中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损坏容器或者压力过小,不符合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82472.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运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水位结构的减载方法,对沉管隧道与人工岛暗埋段隧道对接的部分进行减载,在沉管隧道对接处顶部的钢圆筒缺口处,安装至少一个沉箱形成围护结构,使沉管隧道顶部至围护结构之间形成回填区,在每个沉箱的顶部浇筑沉箱盖板,对沉箱的顶部进行密封;在回填区将陶粒填料回填,回填完成后,在陶粒填料层上将碎石填料进行覆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水位结构的减载方法,从减小回填料的密度方面考虑来减小回填料的荷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用定量的回填料对变水位结构进行减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939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311828.9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钢圆筒振沉用共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振动梁和连系梁配合可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并满足激振力轴心传递要求的大型钢圆筒振沉用共振装置;该共振装置包括多个用于传递振动锤激振力的振动梁和多个用于使各振动锤激振力在钢圆筒筒口上均匀分布的连系梁;所述振动梁设置在钢圆筒筒口上,并沿所述筒口圆周方向等间距顺序排布;所述连系梁连接在相邻两振动梁之间。本发明采用振动梁和连系梁的设计,通过振动梁将激振力准确传导至大型钢圆筒,通过连系梁将各振动梁连接成一体,使激振力均匀施加在大型钢圆筒的上端筒口,并提供足够的刚度保证各振动梁同步振动;通过振动梁和连系梁配合使用可使共振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并满足激振力轴心传递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2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82472.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18 , E02D23/00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运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水位结构的减载方法,对沉管隧道与人工岛暗埋段隧道对接的部分进行减载,在沉管隧道对接处顶部的钢圆筒缺口处,安装至少一个沉箱形成围护结构,使沉管隧道顶部至围护结构之间形成回填区,在每个沉箱的顶部浇筑沉箱盖板,对沉箱的顶部进行密封;在回填区将陶粒填料回填,回填完成后,在陶粒填料层上将碎石填料进行覆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水位结构的减载方法,从减小回填料的密度方面考虑来减小回填料的荷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用定量的回填料对变水位结构进行减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81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81908.4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双层套管耐磨可自修复型混凝土溜管。本发明提供的溜管,包括内管和套在内管上的外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外管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间隙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衬板,所述衬板与内管和外管相连接封堵所述间隙。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双层管壁形成的中空间隙,在运输混凝土时,即使内管损坏后,输送过程中的混凝土会经过内管破损处进入并填充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封堵住破损处,形成一层新的保护壳,能够继续使用,提升了溜管的使用寿命,并且只要外管没有破损溜管就可以一直重复使用,能够所缩减混凝土运送的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内管为铸铁管,其耐磨性能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0464699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84392.9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5/08 , E02D2250/0061 , E02D2300/0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运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水区栅栏板快速定位安装装置和安装方法。其中,安装装置包括定位架,定位架的下端设置有与待安装栅栏板、形状尺寸相匹配的限位底座,在定位架的上端设置有作业平台和吊装机构,吊装机构与吊车连接。在安装栅栏板时,使用吊索具将栅栏板与限位底座固定在一起;并用吊车将固定有栅栏板的定位架运送至栅栏板的安装位置落下,吊车驾驶员可通过露出水面的定位装置来判断栅栏板在水下的位置,不需要潜水员配合进行定位,解决了潜水员在水下工作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同时,作业人员只需要在露出水面的作业平台上解除吊索具,即可将栅栏板与定位架分开,完成栅栏板的安装,栅栏板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0977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11827.4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圆筒振沉施工的驻位吊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锚定装置对运输船进行驻位并通过交叉设置的牵引缆等综合下锚方式实现浮吊船定点驻位吊装及吊物挪移的方法;包括载有钢圆筒的运输船到达驻位地点后,通过锚定装置对运输船进行四点系泊;浮吊船行至运输船侧身的吊取位置抛锚定位,并通过浮吊船船艏交叉设置的牵引缆与所述运输船艏、艉形成稳定连接;浮吊船吊取钢圆筒;通过锚缆巧妙实现调转浮吊船方向,控制浮吊船行至钢圆筒安装定位驳侧身的吊放位置抛锚定位;浮吊船通过定位驳将钢圆筒定点吊放至钢圆筒振沉设计位置,并通过定位驳实现钢圆筒振沉就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