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1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15199.0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眼动特征驱动的协作机械臂遥操作控制系统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眼动仪和全局摄像头校准;构建及训练动作意图识别模型;所述动作意图识别模型以眼动特征作为数据输入,以动作意图作为数据输出,建立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模型;根据眼动特征进行动作意图在线识别和预测,提取动作意图识别;根据动作意图识别命令机械臂执行动作。该方法使得操作者能够以自然和直观的方式操控机械臂,不需要频繁切换操控模式,也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不自觉眼跳产生的机械夹爪的不可控运动现象。同时,该方法完善了对于机械夹爪在抓取放置时的细节姿态控制,这对于残疾人群体,特别是上肢功能障碍者,提高了操控的效率和便捷性,从而增强了其独立完成日常活动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1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46169.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学超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变厚度的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该结构由内凹三角形蜂窝结构单个胞元经过若干次横纵阵列而来,单个胞元由对称布置的两块第一直壁梁和两块第二直壁梁首尾相接而成,对称轴两侧各有一条第一直壁梁和一条第二直壁梁,且第一直壁梁与第二直壁梁呈锐角相接。每块直壁梁的厚度沿直壁梁长度方向是变化的,厚度的分布趋势通过贝塞尔曲线来定义,直壁梁厚度的整体趋势较均匀厚度分布相比呈现中间变厚两边变薄。本发明能够提高蜂窝结构的设计自由度和吸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21235.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7/10 , G06F111/04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增材制造的分区域式梯度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考虑增材制造的分区域式梯度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构建设计空间内不同区域下零件的最小化柔度各向异性拓扑优化模型;利用泰森多边形划分所述设计空间,并规划区域内的不同打印路径,利用拉丁超立方设计进行均匀随机采样获得样本点,进行有限元计算和灵敏度分析,利用移动渐近线方法进行设计变量的更新,并对所述最小化柔度各向异性拓扑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Kriging近似模型拟合及精度验证;基于所述Kriging近似模型,通过多岛遗传算法获得刚度最优下的划分区域数目、最小柔度值和打印最佳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0169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10355.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苏州欧菲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方向焊缝跟踪激光视觉传感器、传感方法及焊接装置,涉及焊接自动化领域。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安装架、滤光片、激光器和至少3个摄像头,摄像头围绕焊枪安装孔并周向均匀分布,摄像头用于拍摄激光器所发激光形成的激光闭合条纹图像;滤光片位于摄像头前端,允许通过的光的波长与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的波长相同;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传感器外壳内的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连接摄像头并用于接收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对所有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拼接,以形成包含完整激光闭合条纹图像的输出。焊接装置应用全方向焊缝跟踪激光视觉传感器和传感方法可以实现空间复杂焊缝的跟踪检测,无需调整焊枪方向,即可实现全方向的自动化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17493.9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及其多尺度并行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涉及车轮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单一尺度的轮胎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中存在的设计空间受限、计算成本高昂以及相连结构连接性差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坐标转化将轮胎圆环设计域映射至矩形设计域,降低优化成本。在结构多尺度优化中引入多类微结构,并基于SIMP方法和能量均匀化方法,构建非充气轮胎结构多尺度并行拓扑优化设计模型,也有效解决了考虑非设计域的连续体结构力学性能拓扑优化设计问题,实现了非充气轮胎宏观结构与微观单胞构型的并行拓扑优化,以充分发挥多孔结构的优势,使得非充气轮胎具有高比刚度、冲击吸能、轻质及可设计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65716.7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8/21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测度的逐点加权混合代理模型的建模方法,其步骤包括:抽取训练样本;构建四种子代理模型并进行超参数优化;根据LOO交叉验证误差和GMSE误差,确定每个样本点的局部基准模型以及全局基准模型,并确定全局权重系数;样本密度的确定;局部精度的估计;局部权重系数的确定;获得基于局部误差测度的初步混合代理模型;获得基于混合测度的逐点加权混合代理模型。本发明所提出的的法保证每个预测点都应尽可能地由其对应的具有最佳预测能力的局部子代理模型进行预测,局部拟合精度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与具有最佳全局拟合精度的全局基准模型再混合,进一步提高了逐点加权混合代理模型的全局拟合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18760.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增材制造各向异性的最小化频率响应拓扑优化方法,属于结构拓扑优化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增材制造各向异性的最小化频率响应拓扑优化方法包括:S1,通过变厚度薄板法来获得指定体积约束下的自由材料分布,并基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使用准静态Ritz矢量方法来减轻有限元计算的负担,以实施频率响应分析;S2,对S1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灵敏度过滤,并采用两种OC优化策略来更新单元的相对密度和纤维角度;S3,对S2中通过两种OC优化策略更新后的设计变量是否收敛进行判断,若不收敛转至S1,否则输出包含单元密度和纤维角度的最优结构拓扑构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1532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64849.2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10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响应力学超材料结构逆向设计方法,涉及超材料结构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解决了力学超材料设计中耗时长计算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改变力学超材料中最小周期单元的形状参数,调节超材料结构因外力而发生的单元内部旋转量,并得出超材料的非线性力学响应;引入神经网络模型来经济高效地描述力学超材料的几何参数与其应力应变响应间的关系;将神经网络与进化策略结合,对力学超材料的结构进行有效识别并得到目标非线性力学响应,从而构建力学超材料结构的逆向设计模型,设计出更有效的能量吸收系统,软体机器人,可穿戴结构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741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6511.3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式焊接机器人现场作业的快速标定系统及方法,涉及机器人焊接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移动式焊接机器人现场作业标定耗时长、精度低、对操作者技能要求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操作者操纵多轴机器臂使特殊形貌焊枪移动至待焊工件旁;操作者通过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获取具有特殊外形焊枪与待焊工件的三维模型;使用三维点云处理程序在三维模型内识别机器人工具坐标系并计算坡口在机器人工具坐标系下的位置,从而完成坡口位置标定。无需操作者熟练掌握机器人标定方法和要点,仅要求操作者手持三维扫描仪获取焊接现场三维点云模型,即可在程序算法辅助下,自动快速准确完成标定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62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40862.8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组装的拼接式微流控芯片,由可拼接的不同模块的微流控芯片组成。在芯片壳体四周分布着接头与卡扣,通过接头与卡扣的组装实现拼接。芯片的流出为公头,流入为母头。公头利用圆柱凸台与母头过渡配合实现自定位,橡胶圈放置于圆柱凸台,模块间的拼接通过挤入空腔时橡胶圈的变形保证密封性。通过不同模块的微流控芯片的拼接,便可自由灵活实现多种功能,可有效减少微流控芯片的生产成本。目前可选的模块库中已有压电泵、螺旋分选、检测、混合器、浓度梯度生成器、压电阀、液滴生成器、微柱分选等模块。通过组合,可轻易实现细胞分选、液滴生成、溶液混合等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