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肋-孔网络相变储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3778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1551590.1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肋‑孔网络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封闭的保温外壳,中心有中心管道,侧面设置有环形管道。中心管道外围设置有若干个主肋结构,主肋结构由若干纵向布置的矩形金属肋片焊接而成,横截面为树杈形状,主肋结构内以及相邻两个主肋结构之间设置有孔网络结构,孔网络结构的横截面为网状,主肋结构与孔网络结构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有效的减少储能装置中的低导热率区域的面积,进一步提高相变储能装置的储能效率,可有效提高相变储能装置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速率,保证储能装置高效运行。

    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拉索表面缺陷实时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11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73554.8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拉索表面缺陷实时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检测机器人、安装在检测机器人上的四个检测相机、图像分割器、图传单元、远程主机。方法为:一、通过识别系统装置采集待测拉索表面缺陷数据集,并对拉索缺陷对象进行标注,建立数据集。二、把拉索缺陷数据集送入Mask‑RCNN深度学习网络训练并生成权重文件。三、检测机器人在拉索上运行,检测相机获取当前拉索图像并合成图片后,通过图传单元发送给远程主机。四、远程主机接受图像进行识别测试,载入训练获得的权重。五、通过Mask‑RCNN网络获取拉索缺陷识别的图像后,远程主机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缺陷像素图像。六、远程主机输出保存原始图像和缺陷识别图像,在原始图像中标注缺陷评级信息。

    一种用于金属面爬壁机器人的磁吸附提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3676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93175.4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兴松 李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面爬壁机器人的磁吸附提升系统,包括四组提升子机构,两组提升子机构位于机器人对称两侧,每个提升子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通过轴承与所述两个支撑架底端连接的磁铁旋转架、固定在所述磁铁旋转架上的旋转架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磁铁旋转架上的磁铁、与旋转架固定座轴承连接的提升杆、与所述提升杆连接的H型中间杆和连架杆、与所述H型中间杆连接的主动杆。该提升装置可以满足金属面爬壁机器人的磁吸附稳定性,保证了连杆之间的旋转平稳性和快速性,实现了金属面爬壁机器人的磁吸附状态和磁力脱离状态的快速切换,在吸附状态时实现了吸附的稳定性,在释放状态时实现了磁吸附的消除。

    一种基于二维标签的无人机定位及目标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742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81721.8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标签的无人机定位及目标跟踪方法,包括:使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对云台相机进行标定;使用虚拟视觉识别系统AprilTags库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二维标签的检测;进一步计算出相机的外参数和二维标签相对于相机坐标系的三维坐标及旋转关系,由于二维标签的空间坐标事先已知,从而得到无人机的坐标;根据所得到的二维标签与无人机的三维空间距离,通过闭环控制自主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跟踪。本发明具有过程简单、成本低、精度高和鲁棒性好等特点,识别速度能够满足高速实时控制的需求,且能够自主地完成无人机对目标的准确跟踪。

    一种重力平衡辅助搬运安装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6763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1431698.3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平衡辅助搬运安装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姿态保持机构、机器人纵轴、可调刚度弹簧组件、弹力传递绳索和底盘。所述机械臂通过转动副与机器人纵轴连接;所述姿态保持机构通过转动副与所述机械臂连接;所述机器人纵轴通过转动副与所述机器人底盘连接;所述可调刚度的弹簧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器人纵轴内部;所述弹力传递绳索可将所述可调刚度弹簧组件的弹力传递至机械臂。本发明工作时无需外部能源提供,只需调整所述可调刚度弹簧组件的刚度便可平衡所搬运不同重物的重力,操作者只需提供很小的外力用于克服机械臂关节摩擦力,即可对重物位置进行调整,可用于解决重型零部件搬运或安装过程位置调整困难的问题。

    一种基于纵向安全间距模型的实时换道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00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842508.0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纵向安全间距模型的实时换道决策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决策方法实时性差、时变交通环境不适用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建立考虑与周围车辆碰撞风险以及前车突然减速行为的纵向安全间距模型;假设主车和周围车辆加速度保持不变,对主车和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计算预测时域内主车与当前车道前车的纵向间距,提出基于纵向安全间距模型的重规划决策方法;根据当前时刻,主车与周围车辆的位置关系、速度关系,设计势场法来选择出最优目标车道;采用样条曲线方法规划出安全轨迹,实现主车从初始车道到目标车道的安全、平稳切换,实现智能驾驶汽车在时变交通环境下的安全行驶。

    一种共驾型智能汽车人机控制权限个性化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00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842486.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驾型智能汽车人机控制权限个性化转移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权限转移过程中人机冲突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提出基于样条曲线方法的柔性化权限转移策略,采用影响驾驶员权限转移过程的个性化预瞄时间和反应时间对所设计的权限转移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不同驾驶员的操纵偏好。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控制权的平稳过渡,提高共驾型智能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一种草坪修护机器人定位定向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87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701640.0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坪修护机器人定位定向方法及系统,属于草坪修护机器人领域,该方法包括:开启GNSS基准站和流动站,等待获得固定解后,记录机器人位置A0;控制机器人直线行走一段距离,记录机器人位置A1;根据机器人两点位置A0和A1计算其初始航向H0;开启陀螺仪模块、里程计模块和融合定位模块,并把陀螺仪的初始值设置为机器人的初始航向H0,获取机器人初始状态X0;根据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机器人状态信息数据XSi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机器人状态进行融合估计,得到融合后状态的最优估计值X,并更新预测协方差矩阵;间隔一段时间判断若机器人直线行走且GNSS信号良好,重新计算机器人航向并更新赋值给陀螺仪模块。该方法抗干扰性强,定位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