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模块以及半导体模块用的导电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07812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480082980.2

    申请日:2014-1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具备导电构件,该导电构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与搭载在绝缘基板上的半导体元件的电极相接合,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与不同于电极的元器件相接合,导电构件由金属板构成,一端和另一端具有弯曲部,设置于一端的弯曲部在前端部分的长边方向上具有裂缝,不存在裂缝的端部接合部与半导体元件的电极相接合。其结果是,能实现兼顾了电流容量的增大和可靠性提高的半导体模块。

    车辆用旋转电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14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7966.4

    申请日:2017-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20 F28D15/025 H02K9/19 H02K11/33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高效地冷却旋转电机本体及电力转换装置的车辆用旋转电机。本发明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冷却旋转电机本体的冷却装置具备:环状的内部液体制冷剂流路,所述环状的内部液体制冷剂流路安装于所述旋转电机本体,并供内部液体制冷剂沿着所述旋转电机本体的外周循环;及外部液体制冷剂通过部,所述外部液体制冷剂通过部供外部液体制冷剂流通,所述外部液体制冷剂通过部利用位于所述旋转电机本体的铅垂上方的连接部与所述内部液体制冷剂流路连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将在所述电力转换装置产生的热放出的散热面,并安装于所述冷却装置,在所述连接部的铅垂下方的位置,所述散热面与所述内部液体制冷剂能够进行热交换。

    半导体模块以及半导体模块用的导电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0781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480082980.2

    申请日:2014-1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具备导电构件,该导电构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与搭载在绝缘基板上的半导体元件的电极相接合,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与不同于电极的元器件相接合,导电构件由金属板构成,一端和另一端具有弯曲部,设置于一端的弯曲部在前端部分的长边方向上具有裂缝,不存在裂缝的端部接合部与半导体元件的电极相接合。其结果是,能实现兼顾了电流容量的增大和可靠性提高的半导体模块。

    冷却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3430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564.7

    申请日:2015-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54 H01L23/3675 H01L23/42 H01L23/473

    Abstract: 冷却装置(10)在对电子部件(1)进行冷却的冷却板(3)形成开口部(3a),在开口部(3a)形成电子部件收纳部(4)。将冷却配管(6)以包围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外侧面部的方式配设,由此将电子部件(1)和冷却配管(6)配置在冷却板(3)上的大致相同高度而实现薄型化。另外,接合于冷却板(3)的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侧面部(4a)经由灌封材料(5)而与电子部件(1)的侧面部相接,使有助于散热的面积增大。

    电流检测装置及功率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0971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80037477.3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流检测装置(1)中,一个以上的磁屏蔽件(50a、50b、50c)的一个以上的第一板部分(51a、51b、51c)、一个以上的第二板部分(52a、52b、52c)以及一个以上的第三板部分(53a、53b、53c)与一个以上的突出部(36a、36b、36c)的侧面(30s)相对。一个以上的突出部(36a、36b、36c)、一个以上的磁场检测元件(40a、40b、40c)以及一个以上的导电部件(20a、20b、20c)分别被一个以上的磁屏蔽件(50a、50b、50c)所包围。因此,电流检测装置(1)小型且具有高电流检测精度。

    冷却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34305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564.7

    申请日:2015-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54 H01L23/3675 H01L23/42 H01L23/473

    Abstract: 冷却装置(10)在对电子部件(1)进行冷却的冷却板(3)形成开口部(3a),在开口部(3a)形成电子部件收纳部(4)。将冷却配管(6)以包围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外侧面部的方式配设,由此将电子部件(1)和冷却配管(6)配置在冷却板(3)上的大致相同高度而实现薄型化。另外,接合于冷却板(3)的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侧面部(4a)经由灌封材料(5)而与电子部件(1)的侧面部相接,使有助于散热的面积增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