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34305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564.7

    申请日:2015-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54 H01L23/3675 H01L23/42 H01L23/473

    Abstract: 冷却装置(10)在对电子部件(1)进行冷却的冷却板(3)形成开口部(3a),在开口部(3a)形成电子部件收纳部(4)。将冷却配管(6)以包围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外侧面部的方式配设,由此将电子部件(1)和冷却配管(6)配置在冷却板(3)上的大致相同高度而实现薄型化。另外,接合于冷却板(3)的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侧面部(4a)经由灌封材料(5)而与电子部件(1)的侧面部相接,使有助于散热的面积增大。

    板式热交换器及热泵式供热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5116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80090742.X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板式热交换器(1)层叠有多张第一传热板(30)或第二传热板(40),第一传热板(30)或第二传热板(40)具备:形成有使流体流入流出的流入流出孔的板部(39、49);在板部(39、49)的一面侧延伸,并在与板部(39、49)的一面侧相邻的板部(39、49)之间形成用于供流体流动的流路的第一外周壁部(31)或第二外周壁部(41);以及安装在流路内的第一内翅片(38)或第二内翅片(48)。第一内翅片(38)或第二内翅片(48)载置于板部(39、49)的一面的、与流路内的第一流体流入流出孔(32、35)、第二流体流入流出孔(43、46)分离的位置。

    冷却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3430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564.7

    申请日:2015-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54 H01L23/3675 H01L23/42 H01L23/473

    Abstract: 冷却装置(10)在对电子部件(1)进行冷却的冷却板(3)形成开口部(3a),在开口部(3a)形成电子部件收纳部(4)。将冷却配管(6)以包围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外侧面部的方式配设,由此将电子部件(1)和冷却配管(6)配置在冷却板(3)上的大致相同高度而实现薄型化。另外,接合于冷却板(3)的电子部件收纳部(4)的侧面部(4a)经由灌封材料(5)而与电子部件(1)的侧面部相接,使有助于散热的面积增大。

    便携式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9409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80030696.1

    申请日:2005-08-23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搭载有电子设备的第1壳体(3);搭载有含有显示部的电子设备的第2壳体(1);在上述第1壳体的正面与上述第2壳体的背面重合的状态下,在各自的一端侧的从宽度方向中央偏离的位置处旋转自如地连结的铰链(11)。相对于下部壳体和上部壳体重合的便携式设备,可通过一次的变形动作完成具有对称性且接近人体工程学的良好的美观性的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