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2428.6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6N3/126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移动船台的停靠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涉及船舶停靠调度规划技术领域,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船舶停靠顺序和船台分配,基于气隙空间和停靠高度的快速匹配以最小化总作业时间;该方法中基于双编码染色体综合考虑船舶顺序和泊位分配,辅以贪婪算法优化初始种群,合理调度进出港船舶与可移动船台气隙升降的作业流程,考虑了船舶到达时间、装卸时间、停靠高度区间以及船台泊位编号、所在地潮汐参数、气隙高度区间等多种因素,并通过遗传算法中对双编码染色体适应性交叉、变异等操作,提高调度效率和方案质量,优化船舶停靠安排,提高港口效率,降低等待时间和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53721.5
申请日:2024-11-03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海采矿系统协同作业实验平台,所述实验平台包括软管、座底移动平台、水面移动平台、水面水下定位基站、测试水池;所述水面移动平台和座底移动平台放置于所述测试水池中,两移动平台之间通过所述软管进行连接;所述水面水下定位基站安装在所述测试水池的四个顶点区域,用于接收所述水面移动平台的信标数据及座底移动平台发出的水声定位信号,实现对移动平台的有效定位。本申请是由管路配合将终端控制与移动实验平台进行搭配,实现了采矿车集群分别在各自水平面方向上的运动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3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8985.7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V20/58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1S13/86 , G01S1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场冰山识别预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利用船载雷达和摄像机分别实现远处和近处冰山的数据采集,并分别进行深度学习算法识别,更精细地识别冰山更多的参数,包括位置、轮廓和速度等,生成近场冰山数据,完整覆盖识别船舶近场冰山;将近场冰山数据和气象数据在冰山预报模块中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对冰山的漂移进行预测,形成极地船舶近场冰山分布场,对船舶航行进行预报,克服了现有冰山识别方法中覆盖场域不完整、识别结果不精准、空间分辨率低和时间分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331370.7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FPSO的液舱自主装配载流程执行方法及系统,应用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通过智能装配载工作站基于FPSO的货油舱和/或压载舱的目标装配载方案生成装配载任务队列;根据货油舱和压载舱的基本调载操作,生成调载解析规则表,并将调载解析规则表部署于PLC控制器中;智能装配载工作站向PLC控制器依序发送装配载任务队列中的装配载任务指令;PLC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装配载任务指令缓存至待执行任务队列中;PLC控制器基于调载解析规则表,依序执行待执行队列中的装配载任务指令,以完成货油舱和/或压载舱的目标装配载方案,本发明可以提高FPSO装配载操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160346.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跨域的可升降自动化立体堆场,包括堆场堆存区域、地面运输区域、地下运输区域。堆场堆存区域由多层箱层结构构成,一部分层位于地面以上,形成地上堆场堆存区域,一部分层位于地面以下,形成地下堆场堆存区域。水平运输转工具可对集装箱进行装、取作业,并可在水平输转通道、地面运输区域、地下运输区域内跨域运行,垂直输转工具可容纳水平输转工具进入,进行跨层升降运输。地面运输区域设置有地面水平输转工具缓存区;地下运输区域包括多条地下输转通道,在地下输转通道上扩建地下水平输转工具缓存区。通过堆场综合管理系统,充分协调调配资源,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提供策略,有效保障堆场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1370.7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FPSO的液舱自主装配载流程执行方法及系统,应用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通过智能装配载工作站基于FPSO的货油舱和/或压载舱的目标装配载方案生成装配载任务队列;根据货油舱和压载舱的基本调载操作,生成调载解析规则表,并将调载解析规则表部署于PLC控制器中;智能装配载工作站向PLC控制器依序发送装配载任务队列中的装配载任务指令;PLC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装配载任务指令缓存至待执行任务队列中;PLC控制器基于调载解析规则表,依序执行待执行队列中的装配载任务指令,以完成货油舱和/或压载舱的目标装配载方案,本发明可以提高FPSO装配载操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86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17989.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V20/10 , G01B11/06 , G06V10/36 , G06V10/422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厚度检测方法、检测装置、训练方法及训练装置,该厚度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图像;提取待识别图像的图像特征信息;通过神经网络对待识别图像的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出目标物体形状;基于获取待识别图像时的参数,对目标物体形状的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修正,得到目标物体在现实中的形状尺寸;对目标物体形状的图像进行滤波,平滑目标物体的轮廓边缘;提取目标物体的轮廓边缘形状,在该轮廓边缘形状内提取最大内切圆,计算该最大内切圆的直径,得到目标物体的厚度;能够在满足识别的实时性的基础上,自动、准确地完成对目标物体的观测,提升了识别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411253.8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获取船舶的目标航向;步骤S2,获取船舶的当前运行状态;步骤S3,将当前运行状态传输至基于逆最优控制设计的逆最优控制器,形成最优舵角控制指令;步骤S4,根据最优舵角控制指令控制船舶的舵机,而后返回步骤S2。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将逆最优控制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技术领域,针对船舶航向控制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理想场景和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与之对应的最优控制器,使得控制船舶的运行航向在尽可能靠向目标航向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所需的能量消耗尽可能的少,达到一种综合最优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57233.1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3K17/08 , H03K17/08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数字量输出模块,包括动态自锁保护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动态自锁控制信号以及反馈电压输入端的电压调节保护信号的电压;输出单元,包括:输出MOS管,栅极被配置为接收数字量控制信号以及保护信号,漏极与数字量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MOS管被配置为当保护信号被使能时而被截止。该模块能够在数字量输出模块输出的电流大于预定电流阈值时,使得输出MOS管进入关闭且锁定状态,该模块能够在输出MOS管锁定状态下自主退出锁定状态,该模块通过控制MOS管的锁定及退出锁定两种形态,从而实现动态调整的过程,该过程有效降低MOS管在过流时所承受的功率,该模块还具备完整的断线以及短路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374313.3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互式模拟培训保障系统,包括:注册跟踪模块,获取现实场景中的各装备的空间位姿信息,根据装备的空间位姿信息生成三维模型的增强现实虚拟场景并通过预设的三维引擎运行;模拟维修模块,预设一动作脚本库,用于跟踪并捕捉用户进行模拟维修时所产生的维修操作,并匹配于动作脚本生成对应的操作指令,进行人机交互模拟维修;维修辅助模块,预设有关联于所述维修设备的维修数据组成的维修数据库,用于根据操作指令查找维修数据库中的维修数据并生成对应的辅助维修信息对模拟维修提供辅助维修依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升培训效率,保障现场操作及维修的及时性与可靠性,提高装备保障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