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680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69441.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大型高炉炉内透气性的装料方法,通过将不同种类、不同粒度的炉料进行混装,采用炉顶无料钟布料,依据高炉内炉顶料面或者料线下降位置,采用焦、矿混装的装料模式进行炉料循环入炉装料,投放4批次炉料作为一个循环,一个循环上料顺序为A批次→B批次→C批次→D批次,依次通过上料主皮带,单独将A批次、B批次、C批次、D批次4个批次炉料分别投入炉顶料罐中,后通过旋转溜槽,采用多环布料的方式,将炉料从炉墙边缘处到中心处,采取平铺的形式布置到高炉炉顶原有料面上。能够有效增加炉内炉料的孔隙度,改善炉内透气性,提升煤气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69400.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高炉喷吹用煤灰熔融性能的熔剂,以钢渣粉、除尘灰、生石灰、含钙类石头作为原料,分别研磨后混合制得;原料粒度和配入质量比例:钢渣粉20%~70%,粒度≤8mm;除尘灰10%~40%,粒度≤5mm;生石灰5%~20%,粒度≤5mm;含钙类石头10%~40%,粒度≤6mm。本发明通过利用钢铁厂二次产物,来进行低成本改善喷吹用煤会熔融性能的熔剂加工制造,可实现显著提升高炉喷吹用煤会熔融性能,再有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加入此种熔剂后,可实现低成本煤粉的大量配入,拓宽喷吹用煤范围,从而可以降低混合煤粉成本,提升炼铁生产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07427.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炉顶装料制度中,焦炭和矿石的档位和倾角设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料面迭代的高效中心加焦矩阵设定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无矿区占炉喉半径比例为40%~45%,计算最内环焦炭落点至炉喉中心距离:2)计算溜槽有效距离;3)计算炉料离开溜槽后的末速度V2;4)根据Lmin计算最小焦角α焦min;5)计算焦炭各档位倾角;7)计算矿石的最小倾角α矿min;8)计算矿石其他倾动角度;9)确定焦炭各环位布料圈数:10)确定矿石各环位布料圈数;避免靠近无矿区环位的矿石在布料过程中对焦炭形成的坍塌层,进而提高中心料柱的透气透液性能,可以大幅降低中心焦比例至15%。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比。
-
公开(公告)号:CN11199877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65799.9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料车自动走行定位系统及判定方法,系统包括安装在生产区装料筒仓顶端平台的走行轨道、激光测距传感器、装料车,位于远端工作区的交换机、电脑处理器,连接生产区测量信号与工作区电脑信号的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装料车位于走行轨道内,装料车自动记录走行距离,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走行轨道的一端,测定光束发出点到装料车之间距离。通过装料车走行距离、装料车与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距离进行双重校验,判定装料车与应装筒仓对位准确,确保装料车与该物料应该存放的筒仓一一对应和准确装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装料车走行距离不准确,容易造成筒仓料种混质,混料料种技术指标不达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999769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045655.6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风管及其制备方法。风管由金属外壳和内衬组成,其内衬的原料配比(重量百分比)为:高炉矿渣30%~50%、铬氧化物30%~60%、其余为Al或Mg金属,外加占以上总料重5%~10%的结合剂。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高炉送风管道模芯,并使模芯与管道内壁形成腔体,然后将混合好的物料捣入腔体形成捣打内衬,取出模芯,捣打内衬经烘干点燃,自蔓延烧结。本发明比传统浇注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热风冲刷和侵蚀,自蔓延烧结的内衬气孔率较高,导热系数较小,有效减少热风温降,减少高炉能耗,避免风管道局部或整体被烧红,同时还有效利用了高炉渣,提高了高炉渣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167182.0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煤气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采用多环矩阵布料方式,在炉喉的次边缘区域布入20%~30%的焦炭,同时将矿石平均分布于炉喉的边缘、中间环状带及次中心带,使次边缘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大于其它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形成以炉喉次边缘区域为主、炉喉中心为辅的煤气流分布。在高炉次边缘环状带形成稳定煤气通路,保证了高炉的透气性;同时避免炉缸中心堆积现象,保证高炉稳定顺行,产能提升;采用大角差布料,使煤气流在高炉内部平均分布,进而提高了煤气利用率,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7534.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流化床直接还原炼铁粘结失流的方法,将铁精矿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后,以粒度范围0.2~5mm为目标制粒,经干燥、筛分后进行500~1300℃,5~40min高温焙烧,获得固结颗粒料,通过喷涂包覆液的方式在焙烧后的固结颗粒料表面包覆涂层,包覆液喷涂量为固结颗粒料的5%~10%,涂层颗粒的包覆层厚度为0.01~0.1mm,将涂层颗粒料用于流化床还原系统进行还原,流化床反应温度控制在500~800℃,反应时间控制在30~60min,反应压力控制在300~700kPa,获得金属化率不低于90%的还原产品。本发明将铁精矿制得具有良好流化性能和还原性能的流化床还原炼铁原料,有效抑制流化床还原过程中粘结失流问题,从而解决铁精矿难以直接用于流化床还原的问题,有助于推动流态化气基直接还原炼铁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7512.2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流化床还原炼铁的方法,本发明流化床还原炼铁原料具有内核与包覆层结构,内核由铁精矿、粘结剂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铁精矿95%~99.5%、粘结剂0.5%~5%;所述包覆层由包覆液制得,包覆液由以下组分构成,其质量百分比为包覆剂30%~50%、添加剂3%~5%,其余为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化床还原炼铁的方法,包括配料混匀、颗粒料制备、流化床包覆干燥、氧化焙烧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化床还原炼铁的方法,通过将常规铁精矿原料进行颗粒化成型及表面包覆等一系列处理,再进行流化床还原时能够抑制或避免发生粘结失流问题,从而能够大规模使用流化床还原处理铁精矿,有助于推动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技术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70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0706948.9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21B5/00 , G06F111/10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高炉炉料直接还原率及其确定入炉焦比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有效炉容大型高炉,在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从而得出炉内炉料直接还原率,分析出高炉适宜的入炉焦比控制水平,从而实现高炉低耗高效化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14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00779.5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顶装焦炉生产焦炭耐磨强度的方法,结合煤干馏软化流动度区间不同温度段的受热特性,对炼焦煤进行分级分类,通过基准配煤试验及焦炭质量测定,试验煤种干馏软化特性变化与焦炭质量关系模型、确定修正参数。优点是:充分利用各煤种在煤干馏软化流动温度区间不同温度段的受热特性,使煤黏结性和结焦性在配合煤生产制备冶金焦炭高温干馏过程中作用最大化,在不大幅度增加优质炼焦煤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焦炭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