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挂式房车制动力差动分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3464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54169.7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1708 B60T8/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挂式房车制动力差动分配装置,本装置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角度捕捉部分、托臂、滑动变阻器部分和液压分配部分。角度捕捉部分能够捕捉球头的水平转角,并将此转角转化为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装置共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变阻器阻值的改变直接导致液压分配部分中推拉式电磁铁行程的改变,从而导致液压腔中活塞位置的改变,此液压腔与挂车左右轮的制动器相通,活塞的运动使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发生变化,施加在左轮与右轮上的制动力不同,从而实现挂车制动力的差动分配。本发明采用机械传动、液压制动的方法,工作稳定,可靠性高,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轮毂电机环式电磁制动及分离式减震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4851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10711999.4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轮毂电机环式电磁制动及分离式减震一体化装置,由环式电磁制动装置和分离式减震装置组成,包括外转子、内定子、连接环、环式制动盘、摩擦片、电磁铁、回位弹簧、支架、主减震器、副减震器、橡胶垫圈、主轴、悬架,环式制动盘通过连接环与外转子相连,使用电磁铁作为动力进行制动,所需布置空间紧凑,合理利用轮毂空间,制动器和副减震器通过支架与内定子相连,轮毂电机的主轴和内定子分别通过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与车身相连,可以将地面传递到轮毂的震动通过与之相连的主轴直接传到车身,减少对轮毂电机的冲击,同时电机与车身之间的减震器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本发明适用于纯电动汽车轮毂驱动系统,提高了制动和减震的性能。

    一种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572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28687.2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用于在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对后车的行驶轨迹进行调整,并使后车按照期望的轨迹行驶。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安装在拖挂式车辆前后车之间,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工作位置和油泵的工作,来推动液压缸内活塞的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系的运动,改变前后车的折叠角,并实现对后车行驶轨迹的调整。本发明能够在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实现对前后车折叠角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后车行驶轨迹的调整,解决了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后车随意摆动、前后车折叠角和行驶轨迹难以控制的问题,便于驾驶员对拖挂式车辆的操控。

    一种包含负刚度装置的车辆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5434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95430.9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负刚度装置的车辆悬架系统,包括负刚度装置和空气悬架;负刚度装置分别对称布置在车身的左右两侧;负刚度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推杆、限位机构和弹性元件;缸体的底部与底盘车架铰接,活塞的一端安装在缸体内,活塞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一端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车身铰接;弹性元件设置在缸体内。本发明使车身在振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与悬架并联使用,减小系统刚度以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在车身振动幅度较大时,负刚度装置不工作,从而避免影响车辆行驶的平顺性。本发明负刚度装置工作与否灵活可调,与主动悬架共同使用,适应多种路况,可以在车身振动幅度较小时降低车身固有频率,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

    一种综合考虑制动协调、安全与节能的拖挂式房车跟随电磁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08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35553.9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考虑制动协调、安全与节能的拖挂式房车跟随电磁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房车上增加轮速传感器,结合主车车速得出房车车轮的滑移率,实现防抱死的房车同步制动;在房车两轮之间增加能量回收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车轮连接桥之间设置离合器,当需要电机介入时离合器结合,无需电机工作时离合器分离;实时监测主车加速度计信号,当其信号为负值时则离合器结合,电机启动能量回收模式向超级电容充电;进一步检测挂钩处受力应变,当受力为压应力时接入电磁制动器进一步制动;其中能量回收电机还能辅助驱动,当加速度计为正值、且挂钩处受力为拉应力时将离合器结合,利用超级电容驱动电机进行房车的辅助驱动,以应对主车动力不足。

    一种用于汽车坡道起步防后溜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9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05252.1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坡道起步防后溜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检测机构、执行机构和ECU,在汽车后轮车轴安装一个齿轮a,在车架上安装平行于后车轴的转动轴,转动轴上的齿轮b与齿轮a啮合,并通过电磁离合器与单向锁止装置结合。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手刹位置信号、坡度信号和后车轮的轮速正负信号,并将所检测的信号传送到ECU,驾驶员需要坡道起步时,电子控制单元检测手刹信号与坡度信号,轮速信号。在一定坡度基础上,当轮速为正的时候,防后溜装置断开。当轮速为负的时候使电磁离合器结合,单向锁止装置将后车轴反向锁死,防止后溜。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溜效果。

    一种用于房车的电磁制动器高精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843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86250.0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房车的电磁制动器高精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房车、牵引车、检测机构、执行器、供电电源、PWM控制器、线圈以及ECU。检测机构包括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载重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执行器包括可控开关a、可控开关b、可控开关c,该系统设置了三种不同阻值的线圈r1、r2、r3,分别与每个可控开关对应连接,当房车制动时,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到的信号来判断可控开关的开闭及PWM输出占空比大小,从而接入不同阻值的线圈以及产生相对应的等效电压。当检测到房车轻载、半载或满载时,分别接入线圈r1、r2或r3,PWM输出相应的占空比。本发明可以使PWM有效值以及制动力控制精度得到提高,也可以增加制动系统线圈部分的容错率。

    齿轮传动系统扭振测量试验中圆光栅采样频率的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556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30537.5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21 G01H9/00 G01M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齿轮传动系统扭振测量试验中圆光栅采样频率的设定方法,首先读取被试齿轮参数以及实验系统参数,计算低/高速齿轮对应圆光栅的所需采样频率,取两者中的较大者,再根据采集卡内置的采样频率分布情况,计算得到靠近采集卡分布频率Fc的采样频率Fd,判定圆光栅内存卡是否溢出,如果溢出则减小采集圈数,直至满足内存需求,最终输出齿轮传动系统扭振测量试验中圆光栅的合理采样频率。本发明实现了计及齿轮参数、光栅参数、工况参数以及采集卡内存因素,结合啮合基本原理、振动测量、数据采样相关原理,对齿轮传动系统扭振测量采样频率的快速计算方法,为齿轮扭振测量中高精度圆光栅采样频率设置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快速计算方法。

    一种电池寿命预警装置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942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91981.6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预警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有电流信号检验模块,ECU控制器及报警装置。电流信号检验模块对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流信号进行的检测处理,通过ECU控制器预测估算每一个过程,即每小时行驶工况下对电池造成的不可逆循环损耗。累加每阶段循环寿命损耗,得出电池的总循环损耗。以此为依据估计电池的剩余寿命,并在电池总循环损耗达到某预定值时进行报警。本发明直接观察电流循环对电池寿命的影响,不仅算法简单,而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对MCU的占用较少,由于精确到每个电流循环,相对地估计结果也更为精确,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风险,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